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难民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試論蔣故總統的歷史評價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6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95-04-20
    关键字: 蒋介石 国难 抗日 难民 南京

    面对主观客观多重障隔,能够着力之处,无非是尽量从当事人身处的时代,设身处地,找出一些线索而已。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始终在艰难困苦之中,蹒跚摸索.今天的青年人,可能认为「国难」两字,只是教科书上的词汇。对于在那一段岁月中长大的人,这两个字却是活生生的事实—那是惊悸与绝望,那是泪水与死亡。抗战前夕,日本军队已深入堂奥;东北、冀东,一片一片土地失去,一群一群难民逃离家乡,日军的坦克任意辗过中国人的麦田、日军军舰的炮口,褪尽炮衣,指向上海的街道。抗战期间,一个一个

  • 文章王修先生创办香港难民子弟学校成功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5期  作者:楊先鐸  出版时间:1975-04-10
    关键字: 王修 香港难民子弟学校 教育

    止,约略统计:总数当在二百万人以上,在这一庞大难民数字中,其适龄入学难童,相信最少也有二十万人,其中有能力受敎育者,究在少数!虽然香港学校很多,但是眞正为贫苦难胞子弟设想,不收学费的,那只有王修先生主办的这一间,谈到这间学校的诞生,还有一页辛酸史,早在民国四十四年秋,王先生住在香港东华医院难民栖留所内,其时一般难胞,谋生尙且不遑,自然对其子女敎育问题,更无法顾及,只好任令嬉游,形同野马,王先生有见及此,乃商请东华医院主席冯锦聪先生,在栖留所内,拨出一角

  • 文章大隧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期  作者:曾克耑 出版时间:1976-12-31
    关键字: 大隧道案 惨案研究 空袭 避难民众 题咏

    管制之无方。而日机之空袭与避难民众秩序之混乱,要为重要因素。「大隧行」中完全归咎于「卫卒又不令隧中人出」,非甚公允也。本案经过,本刋曾载有「抗战时期重庆大隧道窒息案经过」一文,辑入「四川与对日抗战」一书中(商务印书馆发行)。本诗为有关「大隧道窒息案」仅见之题咏,特录载于此,以志此日本军阀屠戮我同胞血海深仇之尚未报也。城头吹角声乌乌,平冈错落县虬珠,鬼车气骄凌行都,惨雾沉冥气不纡。寒月朦胧阴胡,显贵自飞摩托车,滴膏滴血说何迂,纵横驰道忘艰虞。娉婷娇拥语喁喁,谈

  • 文章今日的鄧伯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4期  作者:陳允中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汉玉 张耀青 难民 日机轰炸 艰难生活

    道士唸了半天经,希望超度他能早日超升天国。朱光中的七期刚过,日本的飞机接着三天不断的轰炸金城江,挤在这里的难民,都纷纷逃向贵州去;这时人多车少,莫说买不到车票,就是能买到票,票价也吓死人!大槪由金城江到贵州,大人一张票要一根大条子,小孩子灭半。张耀靑那里有许多钱呢?最后看到日机轰炸的次数越来越多,住在金城江的人,一天少一天,吃的米、烧的炭,也一天缺货一天,为了求生,只得带了两个孩子步行,准备每天走一二十华里,约莫走了半个多月,像蜗牛似的慢步,终于走到独山

  • 文章泰北难民村近况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石炳銘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泰北 难民 今昔对比 各界关怀 台湾政事

    泰北约八十个华人难民村,经过卅多年来胼手胝足的挣扎奋斗,加上近二十年来中华救助总会(原中国大陆灾胞救助总会)的积极援助,原始的面貌已有重大改变,如果你曾经在十或廾年前到过难民村,今天再旧地重游。你会明显的觉察到今昔的不同。第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改变,莫过于村村寨寨都涌现了不少亮丽的新民居。茅草屋逐渐消失了,代之而起的尽是较美观而耐久的砖墙瓦顶房屋,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是与难民生活的日趋改善有关,同样値得大书特书的是中华救助总会郭哲理事长的爱心关怀。他本着

  • 文章癸巳六秩自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署理海州知州沈筠生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沈筠 太平天国运动 苏北区域历史 难民

    編按:此一遺稿係沈筠生先生於淸光緖十九年所作,敷叙咸豐九年蘇北因太平軍動亂逃難情形,及其個人以後仕宦生涯,榮枯得失中不乏經驗敎訓之處。曾於光緖三年至六年間由上元縣令調署海州知州,對我故鄕舊事及蘇北政風民情多有記述,爲難得之文史資料,經本社委員尹方推介,商得遺稿持有人,卽作者之曾孫沈賢荃先生同意發表。編者特加標點幷分段標題,以利閱覽。淸貧坎坷 力學不倦予忽忽六十矣,撫今思曩,愾焉興懷。爲仿太史公自叙之例,述一生梗概,以告我後昆。予八九歲時,性情傲岸,不與羣...

  • 文章憶南昌·感師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鍾文郁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同乡会 飞机场 难民 师范学校 九一八事件

    瑞金 钟文郁我生长在瑞金县壬田区雅池湖村,数代农耕,苦不堪言,民国二十年秋,闻红军(中共)将到瑞金建中央政府,大家忙于逃命,我才十四岁,虽家无地方干部,也无钱放高利息,只好跟随全区的叔叔伯伯约百余人,先逃往广东省境约一年后,再由汕头经上海至九江到南昌,住进了瑞金同鄕会,当时生活困难,幸中央政府在蒋前主席(中正)领导之下,计划在南昌郊区兴建一座模范飞机场,以防范日本军继「九一八」侵华之后,再侵略我华中地区,因此我们逃难来南昌的难民,经核定凡二十岁至六十

  • 文章張如橒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张如橒 人物事迹 救济难民 祭挽文字

    组织沭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吴筱柴,因系兼任中国国民党江苏省第八区党务督导员,经常奔走于鎭江与海州之间;而副议长吴荫瑞,迄未履任。先生以驻会参议员身份,主持会务,时値五县市逃避共祸之难胞涌至,先生以议会名义,会同海属之民众团体,电请徐州绥靖公署,将日寇搜刮集中于新浦,尙未运回日本之食粮,用以救济难民。又协调行政院救济总署苏宁分署海区工作队队长滕延年,发放粉及办理粥厂,得救者何止万人。民国卅六年春,国军收复沭城,议会随党政机关返沭,监督县府各项施政计画及预算执行

  • 文章救濟黔桂邊境難胞經過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6期  作者:谷正綱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黔桂边境 难民救济 战时救济工作 工作经过

    今天奉命报吿黔桂边境难民的救济与安置情形,在未报吿到工作实施的经过以前,先把正纲对于此次救济难民的认识和准备以及难民实况,简单作个说明:正纲系于去年十一月五日奉命,七日首途赴黔,至本月二十二日返渝,计共七十余日,曾两次到军事前线黔桂边境,及一次返回遵义督导,在此七十余日中,工作未尝一日间断。在工作开始以前,正纲即遵照主席的指示,一再考虑到此次工作努力的方向,乃本着下列三点认识去努力:一、对为国家民族牺牲的难胞,政府应尽力救济,以尽政府的职责。二、以对难民

  • 文章向龔團長承業致敬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汪詠黛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龚承业 追思悼文 泰北难民 救助事业

    当泰北美斯乐兴华中学师生,以及来自台湾的访问团朋友,齐声唱完中华民国国歌时,校长杨成孝神情哀凄地含泪对着麦克风说:「现在请大家为我们的大家长——台湾救总龚团长,默哀一分钟。」虽然台湾救助总会派驻的「泰北工作团」已于二〇〇四年结束,但二〇余年来,龚承业团长带领着工作团,将台湾及其他华人地区的爱心、善款送至泰北,让将近百来个华人难民村的村民生活,从赤贫改善到小农经济;即使龚承业团长已经功成身退,但他仍年年不定期回到泰北,关怀这里的中文教育,不断帮忙找资源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