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除夕回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门除夕之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詹國祥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除夕回忆 家乡回忆 除夕

    壬午年,除夕。颜驷、曾广德,两位「道长」,由五岳山、仙居顶,连袂而来,同八外祖父在佛堂上表,祈祷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化除瘟疫劫、疯魔劫、刀兵劫、水火劫,保佑年年收成好,岁岁庆平安。佛光普照,一开始,八姥娘跪在中央,我与幺舅一左一右,对着神,三跪九叩,诵金刚经、大悲咒、万佛经……,作了一百多个揖,磕了三百多个头,好不容易六舅来催我去写表—他家里王母娘娘也要拜,我这匹野马才算脱缰了。六舅在恋陈二小姐,三十夜晩要去送情感,怕舅母知道,拉我去写祝文,到后始知

  • 文章五十年前後的故鄉春節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顧振民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春节习俗 除夕 守岁 接财神 灯会

    为春节揭开序幕,接着制年糕做酒酿咸鸡等准备,这些大部份都是家庭主妇们去操劳,多数男主人会同出外囘来那批邻亲集中在鎭上小茶馆里喝茶、聊天、玩小牌,顿时小鎭市显得非常热闹。我鄕有个惯例,除夕晚全家人必须在家守岁,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这『年夜饭』必须吃干饭,而且可以吃剩一点,表示吃存有余,除夕晚所有外门必须打开,表示接喜顺风,每室须燃烛照明,那晚爆玉米、爆谷花,用饴糖揑制成糖团,供孩子们零食、沐浴试新衣鞋,顺便家长们叮嘱孩子说:『明天是大年初一,见长辈要拜年

  • 文章追憶故鄕年俗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傅玉良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年俗回忆 秋收冬藏备新年 清扫贴纸 赶集采货 除夕拜神 除夕守岁 串亲拜年 奇闻异事

    由来已久。故鄕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已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临到除夕前几天,必须返囘婆家去,如无家可归者,除夕及元旦二天,应到较远房的亲戚家躲避。除夕那天,每一家都应将保存的历代祖宗神像,取出挂在正厅,神桌上摆着柑橘三牲祭品等,由长辈率同年轻子弟焚香点烛,向祖先像前跪拜,礼成放炮。一家之主妇(祖母在堂者以祖母为主妇,否则由母亲接代。)则在厨房,把米煮成半熟,盛在饭甑里,着子弟抬到祖宗堂前,由她亲自在热气腾腾的饭上虔诚而小心的插上葱蒜与鲜花,叫做「插岁饭。」此

  • 文章壬申除夕书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湯儀南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除夕 往事回忆 零雁断鸿 九州 诗词作品

    壬申除夕书事家家灯火坐残更,吉语讴歌诡太平,饫眼辛酸叨喜乐,抚时覊客转沈吟;弥天劫火空今古,渡海亲朋半死生,块磊一腔消未得,强持颜色作逢迎。遣怀四首㈠衣上征尘鬓上霜,不堪回首说红羊,枕边夜夜还鄕梦,碧水云山共短长。㈡零雁断鸿五十年,栖栖海角看风烟,伤时怀抱知多少,得似秋潮灔灔添。㈢行边王粲怕登楼,惨雾愁云覆九州,梁燕失巢惊岁晚,西畴夙愿未能酬。㈣海上春风久未归,扁舟簪绂两相违,新亭又见云迷阵,失队孤鸿作倦飞。

  • 文章臘鼓聲中話新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过年 儿时的回忆 民间习俗 压岁钱 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祭灶 除夕守岁 正月初五小年

    在今天下午烙祭皀火烧,(即小的圆烧饼,内包麦芽糖)供奉皀神,作为他的干粮,希望他上天后多说好话,以便纳福降吉,所谓「上天言好事,囘宫降吉祥」,就是指此而言的。祭皀火烧,亦称团圆饼,因其形圆,代表团圆,复因麦芽糖作饀,表示黏在一起,所以全家老幼,连同牲畜,都要分尝,即令家人出门在外,也要为他保存,或设法托人带去,以示永不分离。农业社会安土重迁,于此可见。从二十三日到除夕为止,男婚女嫁,不用择日,每天都可办喜事,而且可以不请亲友,以免铺张浪费,故名曰「偸娶」,多半是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