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陕西村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陝·老西兒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吳俊傑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陕西村 老陕 老西儿

    自从前些时候,省府督学徐秉琰先生在彰化秀水鄕发现了陕西村以来,在台湾的陕西籍人士,一个个莫不兴奋万状,尤其是居住在秀水鄕陕西村的人们,更因为找到了他们的根而感奋莫名。好几次的聚会,掀起了一片寻「根」的热潮。许多睽违了二、三十年的同学老友不期而遇了;许多沾亲带故却素昧平生的远亲在交谈之下也序上谱儿了。谁也没料到,散居各处的陕西老鄕竟有这么多人,而且緜延繁衍,携子带孙地从宝岛四面八方蠭拥到这块小小的「圣地」——陕西村来聚会,眞不知羨煞了多少他省人;老陜有福

  • 文章我協助「同鄉」尋「根」小記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徐秉炎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陕西村 陕西同乡 寻根

    台湾光复了三十多年,大家都知道闽南人最多,客家人次之,谁都没有想到还有很多三百年前来自大陆北方各省的同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从资料中我首先发现了「陕西国小」四个字。在台湾「陕西」被用为国小名称必然有其来历。由于好奇心驱使,我决定进一步追查与访问。果然未出所料,「陕西国小」附近,又发现了「陕西村」与「乌面将军庙」也看到了许多陕西村的人们,情不目禁的脱口而出:「你们都是陕西人」因为他们的下颚骨都很宽大,这是陕西一带人们的脸型的特征。轰动一时感意外我发现

  • 文章寫給陝西同鄕一封信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馮廷珩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同乡信函 陕西村文物馆 兴建捐资 捐资改建

    各位鄕长:好久不见你好,彰化秀水鄕陕西村文物馆兴建,当初我是第一个发起人,各位鄕长支持,热心捐献,文物馆终于落成了!落成典礼的那天各位到陕西村去参观,大家心中都有说不出愉快!曾已何时?本月七日(十月二十三日)乌面将军生日大拜,我到文物馆一看,面目全非了!学校捐的桌椅全不易而飞了!门窗的玻璃也被打破了!叫人看了实在痛心!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叫别人笑我们五分钟的热度,当初是我发起的,我以台北市一级平民的身份,捐了贰仟圆,现在我再来

  • 文章陝西變閃西才眞誤人子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徐秉琰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陕西村 报道误导 学者商榷 于右任 彰化 马信

    近日阅报得知有些记者先生对「陕西村」发生兴趣而大肆渲染,似欲借此炒出个英雄来,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发现的当时以至现在,都有蛛丝马迹可循,因以鄕情所关而蒐寻相关资料。数经大老和相关人士之硏究,一致认为就地建座「陕西文物馆」确有必要,而且鼎力促成。至于学校使用课本内容问题,按我国学校现有课本,其编审、出版乃为政府主管部门权责,这点常识不能没有。阅遍报导中所说,也无非假借、臆断、访问、传说、联想的语词,这与解决历史问题是沾不上边的。既然官方和专家们都已注意此一

  • 文章彰化陕西村文物馆之今昔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徐秉琰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陕西村文物馆 灵骨塔 管理委员会 展馆规划

    当初发现陕西村的时间是在民国六十六年六月,文物舘的兴建,至今也有八年之久。当年,旅居台省的陕西同鄕,人人热情奉献,出钱出力,成果的确丰硕,壮丽美观的三楼文物舘终于完成,这是陕西人精神团结的表现,这是历史文物的成品。陕西村发现的消息,当时轰动一时,甚至于传遍中外,但是日子久了,却无人再去关心了,弄得文物舘几乎面目全非,门窗破坏,桌椅失落,字画照片损毁,刘司令官赠送的珍贵图书到处散落,舘内满地脏乱,眞使人有「惨不忍睹」之感,舘外庭院的花木也枯萎凋零,我到

  • 文章彰化陕西村文物馆发展协进会筹备会纪录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陕西村文物馆 发展协进会筹备会 会议纪要

    感谢。本次会议的目的有三点:一、是我们陕西同乡希望能将原陕西村文物馆重新整修并充实其内容,使我陕西光荣史实重现,爰经依照国家人民团体组织法,拟妥中华民国陕西省台湾区文物馆发展协进会组织章程草案,请大家前来共同研商如属可行,协进会自可立即成立并展开工作。二、是大会成立之后必须推定第一届理监事和常务理监事,以便会务之推行。三、是要讨论今后工作推展时的几个议案,稍后讨论议案时,请各位多多提供宝贵意见,以竟全功,谢谢各位。(附代说明的,本会原系以发展辅导委员会名义

  • 文章「對馮廷珩鄕長呼籲」的迴響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何子文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来信回复 冯廷珩 陕西村文物馆 建设问题 回应反馈

    抒读陕西文献六十一期七十八页及西北季刊第四期一八五页先后刊有冯鄕长给同鄕一封公开信,情词恳切、诚挚感人,但此一提议与陕西村的文物馆兴建创设之原意大相迳庭,期期以为不可。依公开信中所说要把文物馆三楼松林图书馆辟一半作为寄宿舍,安置床位十个,以供同鄕中退役军人而未领退役金者住宿。我们先不管这一构想的动机心态如何,是否合理、行不行得通,兹客观的就事论事,安排退役军人未领退役金者,而领过退役金到目前花得精光一贫如洗者又如何呢?流落在台湾单身一人无依无靠者恐也

  • 文章陕西村风光宜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蔡天來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陕西村文物馆 蒋公铜像 于右任铜像 马信 乌面将军庙

    位于彰化县秀水鄕有一村叫陕西村,风景宜人,每日游客如织,村内有塑造 国父铜像、先总统蒋公铜像及于故院长右任铜像,还有庄严宏伟的文物舘,系三楼建筑物,一楼为乌面将军庙,二楼为文物舘,三楼为松林图书舘,还有公园、社区活动中心等等,非但游览的好去处,甚至带给我们深深了解台湾人均来自大陆的历史意义。陕西村系陕西人蕃衍在台湾的「根」,在陕西村之墓碑雕刻着银同二字,实为临潼,上所刻之籍贯,就是铁证。陕西村的乌面将军庙,神尊系名叫马信,系陕西人氏,顺治十三年任台州协鎭

  • 文章爲革命元勳于右任先生恭塑銅像啓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于右任 恭塑铜像 陕西村文物馆 春节团拜 铜像供奉馆

    台北市有规模宏大之 国父纪念馆,有内容充实之先总统 蒋公中正纪念堂、福建同鄕建有林森纪念馆、河北同鄕建有河北大楼,内有溥泉(张继)纪念堂、七十年旅台同鄕看报纸新闻,发现彰化县秀水鄕有一陕西村惊奇又亲切,各县市同鄕相约,齐集陕西村,如会亲一样的去访问老鄕亲,为了纪念鄕谊,提议捐款建一美仑美奂陕西村文物馆。两百万元,一呼而得,尤以曾松林先生独捐一百万元,为鄕亲们所钦敬,文物馆落成,时隔八年,因管理委员会无大力经费支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移交地方管理之一

  • 文章孔章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王孔章 人物介绍 生平事迹 陕西村文物馆

    施政建设,仗议执言,为民造福,议坛掦芬。迄今地方父老,仍感念不已。君为挽救社会颓风,倡导固有文化道德,曾以图文,诠释中国古训「弟子规」一书。并于公余,蒐集启蒙书多种,教育子弟,并自费印制赠送亲友、学校。对追逐名利,伦理式微之颓风,导正功效,难以道理计也!徐督学秉琰发现彰化县秀水乡有陕西国小、陕西村、乌面将军庙消息传遍陜人,旅台同乡于民国六十一年十一月在中市召开会议,公推先生负责筹建陕西村文物馆。由设计、策画、募款,历经四年,完成一座三层楼之宏伟建筑,流芳百世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