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防卫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長城、思故鄉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8期  作者:侯殿藻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永宁 侵华 防卫 抗日 明长城

    儘管世界科學已經進步到將人送上月球,但是我們中國人每逢提到萬里長城,仍然覺得驕傲,長城雄峙大陸北方,盤山越巔,蜿蜒矗立於高山峻嶺之上,其正式大規模建築的年代,是西元前二百一十四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統一六國後的第七年,在此以前的一百餘年,已有了長城的雛形。戰國時代,北方的燕、趙、秦都築有此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把這些長城連接起來,再予以增修,而成爲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秦以後,兩漢、北魏、北周、隋朝都有增修,但後來又漸漸崩壞。今天我們所見的長城...

  • 文章女孩子如何避免色狼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7期  作者:厚田樹芸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女性防卫 防卫建议 安全防范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鄕賢立法委員,魏佩蘭女士,由中央日報刋載曾在立法院提出的「女孩子遭遇暴徒劫持時,如何應付的質詢案」及其全文,筆者深表贊佩。茲再補述幾點「女孩子如何避免色狼」的蠡見,以供婦女大衆的參改。一、消極方面:(一)當妳出門時,不要穿得奇裝異服,畫妝的鮮艷耀目,花枝招展。否則,自然會引起路人注目,歹徒非念。(二)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對鏡塗胭抹粉,亂動眼珠。這樣會招人輕視,甚至懷疑妳的行爲。(三)晚間沒有重要的事,最好不要外出,一定要出門的話,還是邀家人或友人陪同。無人...

  • 文章凝聚的民族向心力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3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75-05-01
    关键字: 民族向心力 唐君毅 讲学 政治方向 文化防卫

    「整个亚洲的历史文化,无论是日本,或是越南,追寻着根源,全是植基在中国文化上,而整个的亚洲国家,也就是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区。」唐敎授说:「越南的被赤化,这是违背越南传统文化精神的,这是个不幸的大悲剧,从此他们丧失了维护民族灵魂本能的权利。」尽管东南亚局势在逆转,唐敎授认为,大家不必惊惧。他说:「分析各国的实力,除了政治、军事上有防衞力量外,最最重要的是,在文化和思想上,拥有坚强的吓阻力。」文化的防卫力很重要他指出:「在亚洲地区中,对共党吓阻力量最大的就是中华民国

  • 文章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迁到彰化员林后与我有关的几件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劉曉武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人物回忆 澎湖

    民国四十二年到五十年我有几件颇感满意的事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本系山东流亡长江以南八所联合中学及临时中学集体到台湾澎湖从军,凡是十六岁以上男生皆编入四十军三十九师;分为一一五及一一六两个步兵团,余下的小男生及女生一千多人,完全由敎育部,部款部办之学校,仅仅借用澎湖防卫司令部之名,也合乎东南长官公署陈诚长官之主张:不准大陆流亡学生入台设校。校长原为山东省敎育厅厅长徐轶千先生兼任,自三十八年七月一日至三十九年二月底,以病辞职。敎育部改聘澎湖防卫司令部司令官

  • 文章員林·故鄕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孫英善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员林 澎湖防卫司令部 山东联合中学 师生会

    員林不見使人愁。只要想到了員林,就會興起那股無法揮去的濃厚鄕愁。自從離開員林,三十多年來,走遍了天涯海角,看盡了五花八門的繁華世界,畢竟「月是故鄕圓」,永遠忘不了員林的樸實風貌,以及那種師徒若父子,同學似手足的往日情懷。每次回臺北,恨不得立刻跳上南下的快車,回到那朝思暮想的小鎭。但每次都是來去匇匇,夾在現代人的奔忙行列裡,格守着那機械式的旣定行程表,身不由己的在無休止的追和趕之中。因之,每次都是抱憾而歸。今年初回國,終於得償宿願。與當年流亡的老友,張玉法...

  • 文章澎湖防衞部子弟學校槪況曁訓導工作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柳西銘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澎湖防卫部子弟学校 午夜持抢追捕歹徒 训导工作 学校概况

    一、寫本文的動機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五日,臺灣省立員林崇實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擴大舉行創校四十週年慶祝大會,及新建學生活動中心落成典禮合倂舉行,該校前身,卽民國三十八年七月教育部創立的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學校,民國四十二年春遷校於此。嗣後屢易校名、及改制,始有今日崇實高工。是日參加慶祝的貴賓,曾任職的教職員、及歷屆畢業生,人數眾多,校友分別多年,一旦相聚,喜氣洋洋,快何如也。尙校長午宴款待,筵開二百席,美酒佳餚陳列滿桌。筆者一席計十人,都是在澎防校同甘苦共患難...

  • 文章悼念恩師王校長志信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冉亦文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王志信 往事回忆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追思怀念

    先生终生从事敎育工作,敎化学子无数,生活淡泊,以九旬高龄,甫自完成长达数十万字的「回忆录」撰稿,无疾而终,可谓功德圆满,修得正果,了无遗憾。然而,我获悉后却难抑悲痛,泫然泪下!难以割舍这份情同父女的感情。自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您接任「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副校长那一天开始,与您结缘,得您照顾,受您敎育,历五十年,我获得的恩泽、眷顾与敎导,远超过一般师长,甚至我早逝的父亲。澎湖两年,我们这一班同学,在您艰辛创办的学校里,得到亲切的呵护,生活安定,衣食无缺

  • 文章員林實驗中學校友通訊錄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張俊傑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员林实验中学 建校四十年 建校历史 山东流亡学校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昌潍临中师生于七月七日到达。各校师生依教育部令到达澎湖后,在澎防部李司令振淸等长官指导下,十七岁以上男同学集体从军,其余幼年男同学及全体女同学筹备成立「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继续教育。三、实中前身——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济南第一、二、三、四、五联中,及烟台联中,昌潍临中,与海岱联中八校从军所余之男女同学,在师长领导下,遵照教育部令,于三十八年七月一日组织成立「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并奉东南长官公署转来教育部电令,派山东省教育厅长徐轶千先生兼任校长,原

  • 文章回首來時路,常懷感恩心(中)七、馬公兩年,完成高中學業〔三十八年七月至四十年七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冉亦文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编兵入伍 学业经历 校园生活 告别高中

    经过三个月的顚沛流离,三十八年七月到了澎湖的马公岛,起先借住马公小学的敎室,后来迁入新建的简陋校舍,在敎育部设立的『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过了两年安定的学生生活。虽然生活的物质条件很差,精神上也时常恐慌难安,但是在老师们的爱心呵护、谆谆敎诲下,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心里充满感激。回想起来,澎湖两年是我一生中最艰苦,漫长,充实,也是影响我一生行事、处人、命运最深远的阶段。其间的有关事迹,已经有许多师长、同学在『山东流亡学校史』、『山东文献』中发表过文章

  • 文章(專載)山東同鄉會平反澎湖冤獄案暨要求發還員林實中眞相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盛士畊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学生冤案 联名提请议案 冤案平反 平反准备事项 澎湖防卫部子弟学校 学校接管 冤案影件

    壹、平反澎湖冤狱概况一、冤狱之由来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局势逆转。山东十余所流亡在江南之中学凡八千学生,随政府南下至广州,当时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适有澎湖防卫司令部派罗延瑞副师长来广州告称:「其司令官李振清中将祖籍山东,愿以同乡之谊,接全体师生去澎湖」,经与敎育部官员及山东省主席秦德纯、敎育厅长徐轶千,召集各学校校长会商达成协议:八千学生及所有老师一同去澎湖,年在十七岁以上者,半训半读,十六岁以下者及女生另立学校受敎。于六月下旬第一批抵达澎湖渔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