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铁路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德學事功 俱垂典範——紀念凌竹銘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凌竹铭 铁路专家 粤汉铁路 南洋大学

    陆沦胥,大家先后播迁来台,然后又再得经常晤敍,同时使我对竹铭先生为学治事精勤不息的精神,及其待人接物平实眞挚的态度,有了益加深切的认识,也增添了我对其钦佩的敬意。二、铁路工程两杰之一近代中国自从有了铁路以来,出了两位杰出的铁路工程人才,先是詹天佑先生,继之者便是凌竹铭先生,他们都是广东人。不过詹比凌早生三十余年,所处环境亦略有差异。詹先生是淸朝首批派赴美国留学的幼年学生,接受美国学校长期的敎育;凌先生却是由本国自行培植出来的,只被派往美国一家桥梁公司作过

  • 文章憶宋崔二校長並略談鐵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胶济铁路中学 往事回忆 学生时代回忆

    以我为鄕村小子,无法进入较好学校,为免万一落第失学,先令至靑岛市立李村中学一试。该校位于郊野,交通不便,投考者少,录取机会当多。恍忆报名者约二百余人。共招二班,计八十名。揭晓之日,我竟「解名尽处是孙山」,虽不理想,较之「余人更在孙山外」者,可称徼天之幸。继续报考靑岛素负盛名之「胶济铁路中学」。家严不抱甚大希望,自己亦无若何把握。闻投考者将近七百,以七所水准颇高之铁小为主。另有慕名来自各省市者,京、沪、平、津类皆有之,遥远之四川、广东各有一名,计收三班一百二十

  • 文章膠濟路沿途特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郭漢廣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胶济铁路 沿途特产 风景名胜

    天地间万事万物,由于水土之不同,制做技术之各异,自亦各具特色,风味不一,故橘逾淮为枳,味经易牙,即成珍品。而横贯吾鲁之胶济铁路,全长三百九十四公里,水土自然不同,而沿途所产,当然林林总总,美不胜收。兹仅就笔者所知,聊擧数端。兹先从起点站靑岛说起,靑岛地据胶州湾口,一切海产,至此就格外肥硕,尤以白鳞、黄花、加级、海蜇,其鲜美程度,迥非他处所产可比。胶州「卡」(其读音如此)子——圆滑雪白,观其外貌,就令人垂涎三尺,吃起来则是香甜酥脆,十分爽口。高密烧鸡

  • 文章京张铁路与怀来的名产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期  作者:傅金泉 出版时间:1977-06-01
    关键字: 京张铁路 怀来 名产 沙酒 怀鱼 狼山糕

    京张铁路,即今日平绥铁路之北平至张家口段。京张铁路,系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南起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二〇二公里。由詹天佑任总工程师。淸光緖三十一年九月动工,宣统元年五月十七日完工,历时三年又八个月。全部工程费白银六九三万余两。该两项工程,以南口至康庄段最为艰钜,为了穿越八达岭,开凿了四座燧道,全长一六四五公尺。于宣统元年八月十九日,假南口举行通车典礼,一时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盖兴建之初,西洋工程师对此工程,均望而生畏,其预算费额惊人,亦非国库所能负担

  • 文章會務與鄉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温州同乡会 奖学金 丧讯 金温铁路

    省长书记等高级要员躬亲主持通车典礼。「金温铁路」六月十一日亦告完竣,半个月的时光,双喜临门,举行两项大典,在这虎年家家纳福,给吾温七百万市民带来无上的喜悦。尤其此项庞大工程,自由温州龙湾经青田、丽水、缙云、永康、武义,抵达金华西站衔接浙赣铁路,全长二百五十二公里,构成立体交通网,今后便捷怎知建造艰辛,就道途桥梁有一三五座,其中五〇〇米以上特大桥就有六座;百米以上大桥三十五座、中桥七十座。又隧道九十四座,如石笕岭隧道,竟长三点五公里,另涵洞九百十三座,计长十六点八

  • 文章口蘑風味憶張垣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平绥铁路 中山公园 赐儿山 云泉寺 蘑菇

    一 张垣风貌从北平乘平绥铁路车出南口、居庸关,便可见一片塞外风光出现在眼前。这儿因地倚长城,既有关塞雄奇之美,又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感。每当夏秋之间,但见翠岩红叶,冬日则冰雪嵯峨,景皆动人心魄。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原万全县地),习称张垣。这儿北蔽长城,南环洋河,河水由北而南,直贯全市,南流而汇于永定河。市东、西有山对峙,形胜天成。张家口是我国陆路的大商埠,为内地各省通蒙古的要道,也是军事据点及商业重地之一。由张家口有公路可通达外蒙古的库伦

  • 文章我和騰鰲堡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邱玉欽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腾鳌堡 南满铁路 永安桥 农商重镇 小学任敎

    记不得东北文献第几期我对腾鳌堡有过简单的介绍,年前到台北走谒王委员大任,始悉王委员祖父与腾鳌有一段渊源,乃又联想到同学莫委员寒竹的尊翁也曾在腾鳌堡有一段时期的逗留,而本人恰巧也去腾鳌堡高等小学服务过一个时期,而这个高等小学出身的竟有四个人在台湾,并且都小有名气,于是我又提起笔来再谈一下腾鳌堡。腾鳌堡是海域县北最大的市鎭,在南满铁路未通车前这里是从牛庄(现营口)通往沈阳的第一站,所以市廛栉比,商业繁盛,加以住户大多为殷实的农家,可以说是农商重鎭,铁路通车后

  • 文章粗談東北交通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許景春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东北的交通 火车 马车 东北的铁路

    谈东北的交通,以我这个关里人来说,好比圣人门前卖文章,眞称得上,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何况我又不是交通上的内行人呢。好在我写我知道的,不知道槪不出丑,以保其眞。东北交通的工具,称得上骨干的,当推火车和马车,其他的交通工具,如飞机,汽车(东北人称电车,眞正的电车,东北人加以「摩」字),内河航运,都是无法与火车和马车相比。下面逐次介绍。火车:提起东北的火车,套句小说的用语,在我国交通历史上,赫赫有名,大大有功。东北的铁路,有一万余公里,约占全国总长度

  • 文章憶鄕情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康鎭藩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乡情 东三省 地方人文 铁路 节气

    境有伊通门,俗谚云「过了半拉门,一半生畜,一半人」,临蒙古境牧场。食的方面 锦州的卤虾小菜。山海关的豆腐脑。沟帮子的燻鸡。厉家窝棚的糖葫芦。熊岳的苹果。铁岭的棒子黑山县地瓜。北鎭的香水梨。他如白肉血肠,酸菜火锅,均称地方美食。东三省三宗寳,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以长白,抚松,安图,所产最盛,乌拉草以朝阳鎭,牛庄所产较多。貂乃野兽,多在长白,兴安岭一带山上。走火车,以此地出产运往彼地出售,在铁路未普遍通行前。冬季出行运货,俗称走火车,要搭帮,一行几十

  • 文章廣西航業聯營社——對抗戰時期交通運輸的貢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9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交通概况 铁路建设 航业联营社

    一、抗战前广西的交通运输槪况民国二十六年卢沟桥事变以前,广阔的华南地区,只有一条官民合办的粤汉铁路,是由政府招商募股建筑的。笔者年少时,曾见先父保管一张以卢钦先公蒸尝名义认购的股票,金额五百银元(据说当时可买良田二百亩),是前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发行的。盖因清朝末年,中日甲午之战,曾赔给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三千万两;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之乱,引发英、美、法、日、意、俄、德、奥八国联军入侵,再赔军费白银四万万五千万两,国库已经空虚到一无所有了,各项重大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