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重建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先賢劉公(祠)堂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鄭立于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刘绍宽 建祠工程 重建

    当时中堂悬挂刘公遗像,前有供祭祀的长桌,桌上有牌位、烛台、香炉、侧室还藏有刘公的著作及其他地方文献及许可赠送的「万有文库」等图书。落成典礼那天,仪式颇庄严、肃穆,到会数百人,人群一直排到祭坛那两株开淡黄色花、结荚果的皂荚树。刘公门生马星野、金嵘轩等人也来了,会后留影纪念。随后每逢清明,都有不少人前来瞻仰祭祀。重建后的刘公堂于一九九八年呈现在人们面前。那大约是原「圣泉」那个位置,七楹,四周环以廊道。当中凹进的三楹,前有两根圆柱,仿佛还留着昔日一点影子。中间大门

  • 文章雷峰重建槪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9期  作者:喻伯福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雷锋 雷锋寺 重建

    此处系灵山,会有众民求。」一千二百多年前,山上建有芦茅庵,有得道高僧主持,每求必应。现山麓有地名芦茅塘者,即为纪念此庵而命名。近年寺庙重建时,曾出土有开元通宝古钱、瓷缸、石碑、石墓等,均为千年以上古物。清道、咸年间,曾任陕西巡抚的儒偕庄刘霞仙及鄕绅秦冠湘等,纠资于峰顶建造圣殿。其殿门对联:「高山巍峨,千载降福得威;功德浩荡,万民朝圣求安。」系曾国藩所撰,刘霞仙亲书。一九四六年省参议员古塘刘哲夫等又集资建造观音殿,殿门对联为「手执杨柳,神恩四方施;脚踏檀山,民

  • 文章山西省浑源县重建计划资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左樹榮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发展计划 重建方案

    壹 前言所寫有關渾源縣資料,均憑卅多年抗戰開始以前,在家鄕時期所聽到,看到、或接觸到的經驗,而用現在的觀點囘憶出來。分作幾個章節提出如何建設的幾點意見,掛一漏萬、絕對難免、尙希在臺我渾源人士,不斷補述糾正,以期在將來對我縣之建設,貢獻出智慧與力量,倒是件很有意義的事。貳 渾源縣的地理位置與形勢渾源縣屬晉北區,亦卽雁北十三縣之一,有雁北名郡之稱,至名在何處,只曾見縣衙門口大牌坊正中央確懸有「雁北名郡」豎匾一方,究係因匾而後名抑因名而匾,無據可證,不得而知。縣...

  • 文章基隆虎仔山杨府庙破土重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杨府庙 破土重建 通知启事

    杨府庙原为吾温著名庙宇,大陆沉沦,鄕人将香火携来台湾,于民国卅七年间在基隆市虎仔山开山复庙,神灵显赫,香火鼎盛,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为杨府福佑圣王诞辰,「庙会期」,旅居台湾各县市之吾温属同鄕前来朝圣者数以万计,附近居民定是日为拜拜日,家家户户举行祭庙宴客庆祝,今年五月十八日即国历七月五日为庙会期,演戏三天,善男信女前来进香者甚众,席开七十桌,极一时之盛。杨府庙系于民国卅七年间创建,木造房屋,年久失修,应予重建,是日下午三时恭请台北市温州同鄕会黄理事长主持

  • 文章展开山西地方重建计划运动设置山西地方重建计划资料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盧學禮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重建计划 草案初稿 运动指南

    台北市山西省同鄕会组织章程第五条「任务」有以下两款之规定:第六款:「关于本省各项建设计划之硏究事项」,第八款「关于本省复员重建问题资料之硏讨供应事项」。山西文献发刋词亦有「更希鉴往知来俾有助于光复大陆重建地方」。前后两种文献,共同指出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目标——光复大陆,重建地方,和一项伟大而艰钜的任务——关于本省重建计划问题之硏讨及有关资料之供应。这是一个具有非常意义的课题,也是一项历史性的光荣使命,亟应积极推行,蔚为运动,而且吾人相信这一运动将可

  • 文章感謝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6、77期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感谢信 台胞捐赠 重建学校

    省台办:台湾同胞们:两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强烈波及甘肃陇南康县,对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本来就欠发达的各级各类学校更是雪上加霜,教育基础设施遭受空前重创,校舍被毁坏,其他教学设施破坏严重,致使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和部署下,全国各地纷纷伸出友爱之手,倾力援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深市政府及广大民众大力支援康县,为各级学校搭建了活动板房,使学校教育教育得以继续进行。目前校园灾后恢复重建正在

  • 文章崞縣大林兩神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皇甫琪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崞山寺 民间传说 重建庙宇

    清代詩人馮立寫過一首《扶蘇廟》,詩的開頭四句爲:神頭分東西,相隔十餘里。扶蘇與蒙恬,此地同賜死。馮立在詩中提到的東西神頭,同在原平市的大林鄕。西神頭有個扶蘇廟,供著人稱「柏枝大王」的扶蘇。東神頭則爲南神頭(現名迎親村)。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附近沒有一個叫東神頭的村子,而距南神頭不遠,有傳說中蒙恬躍馬投崖自盡的馬投崖,有紀念蒙恬的「大王廟會」。原平的大王廟會有四處之多,規模最大要數農曆四月十八的崞山寺廟會。崞山寺距我們村僅六七里地,小時候常去那兒趕會。到...

  • 文章重建滕王阁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重建滕王阁 江西胜景 赞颂词

    南國名樓,西江勝迹。數毀兵戈,重光盛世。增舊制而弘人文,煥新顏以娛遊客。龍蟠虎踞,雄奇逾昌黎之讚;鳳翥鸞翔,瑰麗勝子安之譽。騷人競至,仕女偕來。笙歌徹不夜之天,駟車喧忘憂之地。綺思佳構之聯額,盡述風流;隽永清芬之吟誦,倍增情致。名震京華冠絕一時。聲播台港,譽馳四海。秦雕漢飾,領帝子之流風;夏磬商鐘,響斯民之新曲。俯覽遠眺,幽思浩渺。撫今追昔,浮想聯翩。山川毓秀,河嶽鍾靈。贛水碧而彭蠡澄,井岡蘶而匡廬郁。延古韻於荊湘,引新風於閩粵。衍百代之華章,育千秋之英...

  • 文章整治詒穀堂記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诒谷堂 整治过程 宗亲捐资 修复重建

    公元二〇〇二年五月一日傍晚,天氣睛好,詒穀堂中廳南片扛樑以北至牆垣、走廊與屛門之間的天面卻突然下塌。查其原因,是北片扛樑的榫頭被白蟻蛀蝕殆盡所致。事發後,立即引起合屋宗親的極大關注,一致認爲老祖屋乃上祖艱苦創業的遺產,應及時、盡可能依原式樣修復。旅居台灣的淼材宗親來函表示:「修復費用,眾家兄弟叔姪每人出一點,我的年紀大,多出,包尾就是」。在淼材宗親的感召下,大家紛紛獻資,計共一萬二仟餘元。整個工程連同大門坪鋪水泥費用約六萬元。爲加強修復工作,特成立了整修...

  • 文章建築大師黃有良鍾情教育的故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廣西電視台 李吉安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黄有良 建筑大师 人物成就 重建学校

    建筑设计的基因,美国耶鲁大学毕业,也是学建筑的,已是明日建筑界的奇葩。荣获中华民国杰出建筑师规划设计贡献奖、品质评鉴特优工程一等奖等多项建筑界大奖殊荣的黄有良,二〇〇五年夏天,伴随广西台北同乡会理事长黄耀羽带领桂籍子弟回到桂林参访,在永福县太平小学捐赠电脑时,黄有良发现校舍残破不堪,设备非常简陋,心中就暗自期许自己,将来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帮这所学校重建。直到二〇〇六年他接任第十五届理事长后,不忘誓言,不但积极筹资募款,还义不容辞为太平小学重建工程作设计。在爱心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