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址共返回7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荆州熊家冢遗址博物馆挂牌成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2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荆州熊家塚遗址博物馆 楚昭王熊珍 遗址简介

    文◎本刊编辑部俗话说:「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投资三亿多元人民币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去年十一月廿五日在湖北荆州挂牌成立,预计今年正式对外开放。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等官员为其揭牌。熊家冢遗址位于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是迄今所见中国东周时期规模最大、保存遗迹最丰富的楚国贵族墓地。所谓「熊家」,据初步考证指的是春秋时期最后一名楚王——楚昭王熊珍。考古专家称,该墓地主要由主冢、陪冢、殉葬墓、车马坑以及祭祀坑、主冢飨堂

  • 文章話説河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周應星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女娲 女娲陵 西侯度遗址 匼河遗址

    应时而生罢了。有人说:「风陵」是「风后陵」,风后是黄帝相,风陵是风后陵,府志确有记载,但比之女娲陵根据要少得多。且风后与女娲两人事迹传说不能相比。所以「女娲陵」,如果能注意妥善修复,这是人类的始祖啊!是河东一伟大的文物景点,旅游胜地。二、西侯度和匼河遗址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和战天斗地的女娲,是否眞有其人?很难说,传说毕竟不是信史。可神话传说是历史眞实的影子,即使没有眞的女娲其人,可女娲也是集中这一社会的存在发展的一个人物形象罢了。女娲活动地区既在冀州—河东,在这

  • 文章中國八千年歷史新探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6、77期  作者:程曉鐘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大地湾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 考古研究

    大地湾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位于甘肃东部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遗址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连的缓山坡上,现知遗址总面积达二七五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遗物之丰富、研究价值之高,均为我国目前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较为罕见。因此被评为我国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一九八八年一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我国泾渭流域乃至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考古分期建立坐标,也给长期难以解决的半坡、庙底沟等原始文化间

  • 文章「炎帝陵」訪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嘉惠仁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羊头山古迹遗址 炎帝庙遗址 游记

    去(八十五)年八月中旬带子返鄕探亲,来去二十天,到家后全赖胞弟仲雨夫妇他们照顾,一切行止料理的有板有眼。此行从胞弟之议往访羊头山古蹟炎帝陵。八月十八日天气晴朗,我们一行五人坐车从长治市出发先到的地点是团池鄕鄕公所,适逢星期日,由副鄕长接待,并介绍兼任古蹟导游的李老师(女性)及其女伴和我们同行,爬坡越涧,曲径通幽,行行重行行,回来已是傍晩时分。此行因受时间限制,无法登上羊头山巓峰,只是看过了羊头山所属的古蹟遗址:清华寺、上清华寺、炎帝庙、神农城、白清二泉

  • 文章铅山早期人类活动的古文化遗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铅山古文化遗址 陈家寨曹家墩遗址 冯家山遗址 马鞍山遗址 矿藏遗址

    社山头夏、商文化正好吻合,为研究赣东北地区这段时期的古文化面貌及发展,又一次提供了详实的考古新资料。为我县早期文化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弥补了文献史料的不足。该遗址的考古发掘调查报告发表于《考古》八二年二期一文。2、冯家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于陈家寨乡驻地东面二华里地的山岗上,和曹家墩遗址隔河相望,该遗址总面积为二万平方米,采集的各种器物标本,有印纹陶片、纺轮、石锛、鼎足等,都和曹家墩遗址大致相同。可定为曹家墩同时代的夏商后期遗址。3

  • 文章平陆县前庒遗址探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衛斯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平陆县前庒遗址 商代古文化遗址 大祁遗址 考古研究

    夏商考古是我国考古学硏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夏到商前期这一段历史,在考古学方面还没有划分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时间阶段。山西平陆前庄商代遗址不仅是山西省一九五〇年以来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也是全国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本文打算根据前庄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对前庄遗址的历史地望及相关问题作以探析,为便于展开讨论,笔者先对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加以介绍。一、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的关系前庄遗址位于山西省平陆县

  • 文章河南省的書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王淸源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书院 文化古都 遗址

    急转改向东流。自古河南多水灾。黄河改道亦多在此区。历代书院没于水者,为数甚多。水、旱灾后,民生惟艰,书院毁于战火者亦有。幸历代知府、知县等多提倡敎育,协助重建书院。因此河南地方,历代人才辈出。至民国以降,文风仍盛。民国以来,振兴敎育,学生日增。各地普遍设立学校,授新式敎育。古代所建之书院,其建筑良好可利用者则扩建为学校,其年久失修不可利用者,亦保存古代书院遗址,作为古蹟,供人参观,或供文化团体应用。至抗战之前,历代书院有遗址可考,或有文字记载者,在河南境内

  • 文章淹城民俗風情旅遊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6期  作者:儲振民  出版时间:1996-10-15
    关键字: 淹城 民俗 旅游节 遗址 风情

    二千八百年前古淹城遗址,以民俗风情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于今年五月一日与海内外游客见面。淹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古城遗址,位于江苏武进市新城区西隅,占地〇·六五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地面城池遗址。一九八八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淹城形制独特,呈三城三河套状,城垣透迤,曲水环围,有民谣曰:「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三套环河四套城」。「内河坎,外河坎,通道只有西城坎,独木舟渡古天坝」。淹城城墙为土筑而成,高三至十米,内城呈方形,周长一·五

  • 文章常熟发现良渚文化早期遗址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6期  作者:常博 出版时间:1993-11-01
    关键字: 良渚文化早期遗址 科学发掘 墓内随葬器物 罗墩遗址

    常熟练塘鎭罗墩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早期遗址。今年四月,常熟市博物馆和苏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专家认为,这一遗址对揭示常熟古代人类历史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乃至硏究华夏文明起源皆有重要意义。这一遗址位于练塘鎭东北约三里处,残高五公尺,现存面积八百多平方公尺。此次发掘,共发现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墓葬十座,人骨架四具,玉、石、陶器等珍贵文物二百余件。在墓葬中,各墓间排列有序,墓向一致,墓框平面呈梯形或长方形状。墓内塡以黄灰色土,含

  • 文章世纪末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顶蛳山文化遗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班繼胤 方孫振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顶蛳山文化遗址 20世纪末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遗址发掘过程 发掘结果 遗址特点

    顶蛳山,本是广西邕宁县一个远离尘嚣的普通山丘,但从一九九四年八月起,因考古专家在顶蛳山发现了古代的文化遗址,顶蛳山便渐渐热闹起来。因发掘成果惊人,不仅吸引著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各种媒体争相报导,国内外的考古专家也对顶蛳山趋之若鹜……顶蛳山文化遗址位于邕宁县蒲庙鎭新新村九碗坡东北约一公里的顶蛳山上,在八尺江与淸水泉交汇处的三角嘴南端,属邕江之流八尺江右岸第一阶地,距广西首府南宁市二十七公里,面积五千平方米。一九九四年八月,邕宁县文物管理所收到原县煤炭公司

共75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