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通志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吾鲁通志风俗习尚汇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王金鈺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通志 风俗

    俗语入鄕问俗,尙游览者不可不察,昔二夷狄小国因事相争,求平与周,入境见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男女有别,士民安堵,因而自惭「吾侪小人,不足登大雅之堂」而返国息争,足见习俗见重于世。为人君者,首重移风易俗,使民见贤思齐,民德归厚。如入回敎民之域,自当忌食猪肉。吾鲁向称礼义之邦,重礼守俗,一诺千金,世人重之。但亦不乏重侠尙义之士,为友所累,死且不悔。孟姜女善哭,为寻夫哭毁长城,人称哀姜。及今鄕人送葬习俗,哀毁逾恒。比比如是,不胜枚举,风俗使然。兹参阅有关吾鲁通志

  • 文章湖北通志(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9-07-10
    关键字: 湖北通志

    楚灭䢵封鬪辛为郧公即其地是合䢵郧而一之也然水经注既以竟陵之故城为郧国其后又以云杜县故䢵亭为若敖所娶之䢵汉地理志注于竟陵郧鄕以为郧公之邑后于云杜下又引应劭之说言若敖娶䢵是今之䢵亭则䢵郧又系两国路史云䢵并出以云为郧谓为䢵姓之祖以䢵为䢵夫人之国嬴姓通志氏族略又谓䢵亦作妘亦作郧又去邑作云嬴姓子爵祝融之后其地在今安州云梦县诸说纷纭未审孰是玆并存之以备考唐 姬姓侯爵属楚之小国地在义阳安昌县东南今随州唐城县文献通考 案左氏宣十二年传楚子使潘党从唐惠侯为左拒败晋师于邲定

  • 文章論「粵大記」之方志價值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林天蔚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广东通志 粤大记 简介

    粤大而撰《广东通志》始手明嘉靖年间黄佐泰泉先生[1]然笔者认为「黄通志」是「文人之志」[2]至万历间南海郭棐笃周先生撰修第二套《广东通志》。笔者认为始是「志家之志」[3]昔贤多推崇淸会稽章学诚实斋先生为方志大师,新会梁启超任公先生,更认为自章以后始树立「方志学」之名称[4]其实章学诚认于公元一七三八年,比之郭棐晚了二百另九年(按郭认于公元一五二九年),虽然在方志学理论上,郭逊于章,惟用之于著述,而懂得方志之价値,溶合史地于一炉,郭实开风气之先,不能忽略其

  • 文章广东省地域研究通志续编参考资料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广东通志序 通志续编地域研究参考资料 编辑室 方志文献

    ㈠广东通志初稿序 明戴璟撰㈡广东通志序 明黄佐撰㈢广东通志序 明郭裴撰㈣广东通志序 清朱光祖序

  • 文章纂修《民国山东通志》进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民国山东通志》 编纂工作

    由立青文教基金会资助本社纂修的《民国山东通志》,民国八十六年度完成礼俗志(孙希宗)、农业志(纪乃旺)、社运志(叶美霞)、人团志(姚群民)、生活志(谢世诚)、家族志(刘孟信),阶层志(张熙惟)的纂修,连八十四、八十五年度,共已完成二十志,预计八十七年度可完成六个志、八十八年度全部完成。

  • 文章广西通志馆的工作及成果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期  作者:黃叔典 出版时间:1979-04-30
    关键字: 《广西通志 工作成果 人员名单

    广西通志」的纂修与刋行,自淸嘉庆六年(西元一八〇一)以后,中断已久。民国八年左右,国史馆遍征全国地方志乘,广西各县间或因而重修县志,而省志迄未续修。民国二十年,广西省局既吿安定,随而设立广西省修志局,数年后改为广西通志馆,初由马君武博士主持、马逝世后,由封祝祁专任,预定于民国三十八年底以前,完成广西通志全稿。据前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先生于生前忆述,通志馆工作迟缓,至民国三十八年,仅完成左列油印稿十八册:

  • 文章楊篤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杨笃 生平简介 主要成就 《山西通志》

    著称者接近,学识大进,潘文勤推荐,主讲西宁(今河北阳原)宏州书院,后历任山西繁峙、代州、襄垣、阳曲等县教谕。笃一生修不少志书,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年)主修《西宁县志》,不为成规所囿,自创体例,精确求实,誉满京都,继修《蔚州志》,后又主修壶关、代州、繁峙、长子、潞城、屯留、天鎭、长治等县志,并协助其父潞安府教授杨恩树纂修黎城县志。光绪五年(一八七九)杨笃署理阳曲县训导,不久又兼令德堂分校,主讲《仪礼》、《说文解字》。后任《山西通志》分纂与王轩和偕共处,通志局工作

  • 文章四川省名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四川 通志舆地志 名考 省名缘由

    少时闻人云:吾蜀之所以名为四川省者,以境内有四大川之故。其初信以为然。嗣以四大川之名称,人言言殊,始生疑焉。稍长,阅家藏四川通志及读史方舆纪要,乃知省为元置,明淸因之,而元代固称之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也。元代之所以命名者,则又由于宋代之于此辽阔地区设置川峡四路之故。其后复取宋史元史之本纪及地理志考之,于是多年疑问,得以豁解。遇人以省名见询者,则辄以所知而为之略言。近二三十年来,服官任事,由京而穗,历渝之台,每闻人云及四川省之得名,仍与余少时所闻者同,而坊间

  • 文章四川通志中之风俗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四川 通志 风俗志 习俗

    我们要认识四川和四川人,应该注意硏究四川的风俗。过去我曾根据明朝所编「大明一统志」,写成「四川风俗谈」一文。现在想根据淸朝嘉庆年间所编的四川通志,再汇辑其风俗志部份,以供参考。「大明一统志」与嘉庆本「四川通志」中,关于风俗部份,其所引证,颇有雷同之处,惟本文不拟予以删节,以期互相印证。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实为四川通志的肇始,亦我国方域志的滥觞。到了明朝,省制的规模既定,遂有省方志的纂修。明武宗正德戊寅,世宗嘉靖辛丑,及神宗万历已卯,先后修纂四川总志,所谓

  • 文章广东省史地上最重要之典籍广东通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馬國維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广东通志 阮元 明清 志局重开 续修 史地珍籍 存轶

    一、广东通志创纂于明代广东僻处南方,崎岖岭表,在昔交通未便之时,广东一省,自为风气,与中原政治之废兴,不大相涉。然因地处南离,其文明虽发之也迟,而其人类多智而能文。(见屈大均广东新语,广东文集序。)且其面积占十万方英里,与英国本国面积相等。而滨于海,为全国海岸线最长之省。在人民方面言之,则富冒险创作之精神,在物产调查所得,则丰盛而繁杂,在交通上观察,则为全世界交通中枢之一。(见梁任公飮冰室文集论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其地域之重要,可知也。惟本省在明代以前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