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追述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早起拾狗屎」說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劉振海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拾粪 稼穑之苦 往事追述

    暑假中稍爲閒暇,整理書籍。稚子在一旁東翻西閱,看到山東文獻第六卷第二期刋載之山東雜字,就大聲朗誦。不過十之八九都不甚瞭解,必須費我一番唇舌解說,始能稍知其意。等讀到:「打張鐵糞杈,買個荆條籃,早起拾狗屎,春季種莊田。」於是又問:「拾狗屎多臭,多髒?粘粘糊糊,誰去拾?拾來做什麼?放在那裏?」難怪孩子,他們在臺灣出生,豐衣足食,未習農事,更沒見過「早起拾狗屎」的,那會知道稼穡之苦。在故鄕魯西北——武城,一片平原,人民以農爲業。就是經商人家,亦多是半耕半商。而...

  • 文章李公敬之老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7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李敬之 生平追述 悼亡

    公李姓諱敬之,湖北棗陽烏金店人,生於民前六年九九重陽之吉日,享年八五高壽,德高望重,深受親友尊崇愛戴。先生爲棗南望族,惟生逢憂患,頗多坎坷。一則民國新成,國事如麻,盜匪橫行,飽受凌辱;再則自先祖父以下,代代單傳,且均英年早逝。至先生出生未及兩歲,慈父見背,旣無叔伯,亦鮮兄弟,端賴先母謝太夫人扶養成人,孤兒寡母辛酸可知。尤以七歲之年,曾遭綁票,人財兩傷,莫此爲甚。迨抗日、剿匪,又出生入死,幾無寧日。中年之後,又迭遭喪妻之痛,晚年以還,因大陸未復,兒孫不能團...

  • 文章澹叟六十自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李澹庵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李镇藩 人物自传 往事追述 回忆

    湘潭李公諱鎭藩,字翰屏,晚年自號澹庵老人,以其性情寧靜恬退,晚而無意仕途,遯跡山水之間,自適其適。先生自幼讀書穎敏,年十四,補縣學生員。淸光緖甲午舉於鄕、署湖南藍山縣學訓導,旋入爲內閣中書,補授福建雲霄廳同知,有惠政,民祀之「七賢祠」。嗣調署邵軍廳同知,亦以廉勤爲民所愛戴;及去仕,地方人士祀之「詩話樓」,與宋詩人嚴滄浪相配。鼎革後,卽歸里奉親課子不復出。善駢散文,工詩,屬句淡雅拔俗;又工輓聯,爲一時傳誦,其警切與同邑吳劭芝相埓,而精拔過之。其公子漁叔,爲...

  • 文章轉市高小憶述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华同鄉会会刊》 第1期  作者:鍾永康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转市高小 教育资料 往事追述

    由西向東流的岐江,入黃龍境後不遠,突然折向北流再折向東,不半里又斜向南流,到高車宮下,才又向東流,歸囘正向。在折北流再向東之北岸,構築有商店二百餘間,稱轉水角圩,爲黃龍大嶺兩約人之市集,圩期爲二五八日。墟場之西側,兩約之善心富戶,集資建有「善堂」一座,占地約五千平方公尺,中間一進是大殿,裡面供奉著什麽神,因不留意而不知,只是一方「過化存神」大匾,迄今記憶猶新。四圍隔著天井建著兩層樓,兩約仕紳便利用之辦高小,那時學制是小學四年,高小三年,記得是民國十七年,...

  • 文章年俗雜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唐魯孫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年俗 风俗习惯 往事追述

    中國有句俗語,「年年難過年年過」,從前過舊曆年,大家都叫它年關,意思是等於是過一個難過的關口,現在過年雖然還是這樣說法。其實現在跟從前比,可大不相同了,從前過年真是千頭萬緒,瑣碎繁雜,實際比過一難過之關還不好受,尤其當家主事的人,過完年這才鬆了一口氣,可也就筋疲力盡了,所謂筋疲力盡,不見得一定是傷腦筋的事,諸如還帳,購辦衣物年貨,酬神祭祖,辭歲拜年,那一方面没有照顧到,準備不齊全,不是大人不高興,就是小孩嘟嚷嘴。現在過年雖然也要忙碌幾天,可是要跟從前比,...

  • 文章于右老對故鄕文獻的重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方豪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于右任 王徵 文献搜求 往事追述

    于右任先生誕生於陝西三原縣,但原籍是涇陽縣。所以他對這兩處的文物古蹟,都非常注意。右老功在國家,時賢多知其詳,本文略述于先生搜求涇陽鄕賢王徵文獻的經過。一、王徵事略王徵字良甫,號葵心,又號了一道人、支離叟。明隆慶五年(一五七一)生於涇陽魯橋鎭,亦簡稱魯鎭。二十四歲(萬曆二十二年)中舉人;五十二歲(天啓二年)登進士。萬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西班牙敎士龐迪我( Diego de pantoja)著「七克」成書,大約是年冬或次年春,友人贈以此書;徵讀而喜之,心慕其人。四十四...

  • 文章我們為真理而奮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劉永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虎山中学 往事追述 真理 声明 讲话发言

    羅校長、各位長官、各位老師、各位校友及嘉賓、各位親愛的同學:感謝上天給我在八十歲時還能回到故鄉探訪離別六十五年母校及鄉親父老,首先讓我回憶起七十年前圳下寺的湖山官學及抗戰時期在荒塚累累的鴉鵲坪,遷去三千多墳墓的五虎山麓建造新型虎山公學,而七十年後變成如此宏偉的虎山中學,這百年來為虎中不論是硬件上創建添磚加瓦,及軟件上悉心教學,灌輸我們知識,教導我們做人道理的教師前賢,讓我們深深懷念、敬仰,其中不少前賢因改朝換代,政策偏差而非自然死亡的,看今天日月換新天,...

  • 文章訓強寄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訓強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读后寄语 回忆母校 尚德学校 学生时代 往事追述

    讀南欣的美文情繫尚德學校話童年,神思飄渺,夢遊童年,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特記下我心中的波瀾:興奮、驚詫、難得。當年的娃娃、細佬仔而今的老奶奶老爺爺欣然聚首怎不教人興奮驚詫?特別是有奮,惠妹自從走出了尚德學校的校門就斷了聯繫,一晃六十餘載,渺無音訊,白髮蒼蒼,重逢敘誼,不是極為難得嗎?遙想當年,陳巧榮老師導演《鳳儀亭》,有奮飾呂布,後由畹璇替演,惠嬌飾貂嬋,江洪基飾董卓(早逝)訓強飾李儒。呂布出劍時的英姿,爆發一陣掌聲,一直定格在觀眾心中,至今記憶猶新。劇...

  • 文章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林超俊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劳动工具 民俗历史 往事追述 钉砻

    礱谷和礱,年輕人當不知爲何事何物?年長的人恐怕也已淡忘,這種隨著客家人滄桑的勞動和工具已沒入歷史休息了。可我卻記憶猶深,而且饒有興趣。那是因爲我從一首兒歌,從當年的童趣,以一個令人心悸的故事去回憶;從人類文明史的範疇去認識,所以在這裡小題大做。兒時常和姑姑、姊姊們玩耍,對坐在床上,兩手對拉著,對推著,模仿大人推礱礱谷的樣子,口唱兒歌:「礱谷絮梭,太婆踏飯,巫粄奔(分),奔到個爛焦巾。塘裡洗,井邊湯,湯到個大鯉王,頭邊拿來食,尾邊拿來討埔娘(新娘),討個埔...

  • 文章豫葆同學在協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蔡榮宗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协和大学 豫章高中 往事追述 同学回忆

    興國 蔡榮宗我是一個道地的鄕村子弟,家庭並不富有,能有唸大學的機會,也可算是命運之神照顧吧!一九四三年,我在豫章高中部畢業,參加虎崗夏令營。結訓後,沒有報考大學。翌年,得悉協大委託母校在家鄕興國招生,我瞞著父母,參加了考試,僥倖錄取,又得到服務軍旅的五叔支持,父母親才勉強准許我前往福建閩北部的邵武註册入學。在家將盤纏行李一切籌備妥當後,邀約了先我一年考上協大的同班同學陳荃、黃後昆同行。從興國搭乘公路汽車啓程,經江西省的寧都、廣昌、南豐,夜宿南城。時値南城...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