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运输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建進貢的遭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荔枝 贡品 运输

    杜牧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支來。」這是諷剌唐明皇、楊貴妃爲了口腹之慾,調動了大量人力物力來滿足所需,深堪痛恨。按荔支充作貢品,並不始自楊貴妃,遠在漢朝,就有這勞民傷財的事。據「後漢書」和帝紀說:「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死者繼路,因臨武長唐羌上書言狀,乃詔罷之。」「南海」指今日廣東、福建一部分地方,爲了進貢龍眼荔支上京師不得不用大量人力,日夜不停地騎着快馬趕路,最快也要一個月左右才到達陝西。後來中原和南方隔絕,才中斷了。到了唐朝...

  • 文章今日山東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魯風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山东 矿产 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編者按:自從開放探親以來,不少同鄉都囘去看看,大多是走馬觀花,沒有時間深入瞭解實況。旅居美國的魯風先生,為了增加更真實和實在性起見,打算寫一些各方面的報導。他説:山東的「窮」已成過去,四方東北去求生,也是歷史。山區有些地方仍窮,但那是很少數的鄉村。魯風先生數次囘鄉,實地從各方面得到些資料,將陸續提供給鄉親參考。

  • 文章吾鄕土路上的载重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趙培遠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载重运输 乡村土路 独轮小车 双轮大车 土牛

    在鄕村土路上,常见的载重工具,有独轮小车,和双轮大车,不论什么车辆,都要用牛驴牵引或骡马拖拉。除了普通日用物资,都可装车搬运,分批输送外,对于那些体积庞大,装卸困难,既不能支解,也无法容放的超重物体,还有一种特殊运输工具,叫做土牛。构造虽极简单,行动也很拙笨,但是它的承重本领,却超乎一般人的想像之外。兹就所见,分述于下:一、独轮小车:这种车字又分「单把子」和「二把手」两种。单把子车除了行商小贩,或轻便搬迁,不超过三两百斤,可以一人驾驶,独来独往,也可成羣

  • 文章現代英國的迷思與建設鏡鑑(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鄭隆炎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英国 工业 运输 土地计划 建设经验

    能对是项经济作最大的扩展。运输良好的道路系统运河以及可航行的河流使得运输费用大减,因而使英国遥远鄕村部分的水准与都市附近的水准大致相同,这是所有进步的最大理由,十八世纪的运输革命即由此形成,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即曾这样写过。但是有人也要问,在过去三十年内英国运输系统重整顿计画是否有任何效果呢?最近的改进强调主要城市与城市间交通网的易变性使遥远地区造成伤害以及对某些人有利,而对某些人有害的两种说法都是値得商榷的。英国经济对高度发展而有效的运输网有其高度

  • 文章春風得意話舊遊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6期  作者:王金滎 出版时间:1976-06-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十里店 兰肃道运输

    风景的人们,仍然有些驾了汽车而来。十里店起初十分荒僻,公路两旁仅有几家小店舖,供来往客商飮食休息之用。抗战初期兰州市区常遭敌机轰炸,为免物资受到损失,先有公路局修车厂迁来此地,继有西北师范学院也选在南面靠近黄河的一片较平农田上,建筑不少敎室及宿舍,男女学生有数百人之多。二十九年资委会运输处也选定十里店西北靠山边的一块空地,兴建办公室仓库等房屋;次年秋天奉令他迁,所遗房舍,移交甘肃油矿局运输处兰肃段接收,这是兰肃段设置于十里店的开始。桃子成熟时甘肃油矿局运输

  • 文章獨輪車溯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達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独轮车 运输工具 水利工具 改良 治河方略

    靳辅奏清康熙帝,批淮在苏北、山东、河南等地征集民工十二万人,清政府考虑到财力不足等原因,没有批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靳辅提出用工改革制度。在改革中,运输工具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靳辅分析:用肩挑扒河运土,工效较低。为此他搞了一个试验,改用驴䭾牛拉,经过试验,固然节省劳力,但牛驴要人管理,开支增大则不太经济了。靳辅了解到,山东有一种「侉车」(独轮车),若用于运土必将大大提高工效。他算计一下,一辆侉车,配两名民夫(一推一拉),可运土二五〇公斤,相当于五名民夫肩挑

  • 文章抗戰雜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6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南进政策 抗日战争 国际运输线 赴缅参战

    原有西攻印度,会师中东的打算。中印为邻国,如果一旦日本实行进攻印度,而又占领印度,这时,我国的国际运输线便没有了。因为缅甸陷于日敌后,我国的国际运输线,只余经喜马拉雅山的驼峯一线,滇缅公路运输线,因缅甸之失而终止了。我国为长期抗战计,为取得与印度共同抗日计,我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偕夫人与随员等于一九四二年二月七日访问印度,九日抵达新德里。二十一日公毕返国。据当时印度政府公报,指蒋委员长此行目的:「乃欲与印度政府,尤其印度英军司令,商讨中印两国有关之一

  • 文章抗戰與我(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6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08-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滇缅公路 谍战 西南运输公司

    一、我先前滇西国土之丧失我国在抗战中期,军民合力创造了世界纪录,不到一年,赶筑成由缅北之腊戍,接通滇边入省会昆明的滇缅公路,全长千余公里,不靠外力,由军民日夜赶工,以适应大卡车由缅甸腊戍直通昆明:成为我军民重要的物资输送带。原来,当年因国际种种关系,负责运输的机构,是以商业公司组织法的名义,向英国统治的缅甸政府登记为——西南运输公司——SOUTHWESTTRANSPORTATIONCO;——故职员、警衞、司机,都是文职商人身份,实际系由

  • 文章抗戰與我(二)移花接木——突破滇緬公路封鎖秘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3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05-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滇缅公路 西南运输 孔雀公司

    ㈢一百七十五两金条的诱惑——「高一段与矮一截的妙比」西南运输处,在当年抗战中期时代,谁都知道是我国向国外输入军民用物资到国内的唯一军事机构,因主要据点是在缅甸仰光和缅北腊戍,故以商业性公司名义在海外登记经营,人事组织全由军统局掌管,上至总经理,下至押运员,除捆工等苦力是印度及缅甸人外,百分之九十九的职员全是军统局的工作同志。所有的运输工具——三吨道奇卡车,完全是美国军援物资,由美国船运缅甸仰光装配成车后再装货,连车带货,由缅驶入云南,一去不返。但最初筹建

  • 文章戎馬生涯數十春(十一)——考試、受訓、經歷的囘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抗战历程 物资运输 工程部署 工兵学校

    远航接运计划人数三万多人,航程三千八百余海哩,中间经过之海域,又有敌情顾虑之下,策定一个航运安全计画,实不简单。就部队船运的运输费,预算要二千余万新台币,编余人员安置费每人约需新台币二千多元。在今日台湾社会富裕,此区区之数,当不算什么。在那时台湾百废待举,动辄捉襟见肘的困难境况下,排除万难,毅然提出缜密实施计画,可说难能可贵。四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司令官接到国防部电报,电文内容是:「一、本部已决定运输计画,第一批删(十五)日出发,计登陆艇三艘,约装运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