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闻共返回1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諺語集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1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4-04-10
    关键字: 谚语 趣闻

    幾年前,我主辦湖北文獻,常收到若干鄕先進把出在湖北的小故事寫來,當作掌故刋出,煞是有趣,尤其是朱介凡、涂翔宇諸兄,以及盧業高、石孝岑……這些先生,不時把湖北的通俗口頭諺語彙集交來,更感到十分親切,我把它當作潤滑油般揷刋在文獻裡,更增加風趣,使同鄕讀者都領略到道地的鄕土淳樸氣息,也可說是老祖宗們的生活經驗語,更可名之爲俏皮話,實寓有社會敎育的大功用,我年來也在有意無意中,記憶出幾十則諺語,特把它寫下來,幷加以註釋,提供鄕親們參考,藉此增加懷鄕氣氛。我想,同...

  • 文章安邱城西賣餅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卖饼乡 历史 趣闻

    故安邱丁裡榮約吾先生,博聞強記,過目成誦,有「印刷機」之雅號,鄕土掌故,所記尤多,生前語及:「本縣城西有賣餅鄕,起自東漢趙歧亡命,邑賢孫嵩善行,其地硏判在牟山左近。」距今一千八百餘年,所有文字記載,早已散佚湮滅無遺,考證困難。兹依相關人物史料,根據資治通鑑、東漢會要、後漢書、辭典、辭海及安邱縣志等所載,輯錄於後。東漢延熹年間,宦官擅權,誣陷忠良,左悺之兄左勝爲河東太守,皮氏縣令趙岐(註),以恥事宦官,辭職西歸。中常侍唐衡之兄唐玹爲京兆虎牙都尉,其兄弟素與...

  • 文章百岁老人趣闻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陳德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长寿 秘诀 趣闻

    法國長壽老人吉娜·卡爾基,享年一百二十二歲零一百六十四天,是吉尼斯記載的世界最長壽的老人。她於一八七五年二月二十一日生於法國阿爾勤小鎭的一個富裕家庭,年輕時就喜歡騎自行車、跑步,還樂於幫助鄰居,整天閑不住。這位老人開朗、樂觀,富幽默感。一九九六年她一百二十二歲生日時,女記者莎燕·雷伯採訪她時問道:「您老爲什麼能活這麼長時間?」她幽默的答道:「上帝太忙,把我給忘了。」記者又問:「您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她答道:「沒有祕訣,要是有,早就高價賣給你們了。」記者再問...

  • 文章「談天説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趣闻 轶事 习俗

    一位紈袴子弟,仗着祖宗的餘蔭,腰纒萬貫,前往通都大邑經商,他一入洋場,便迷戀一個妓女,不到二個月,全部資本,便花得一乾二淨。總算鴇母還有良心,並未下令逐客:並徵得其同意,屈身妓院暫充傭保,洗盤端菜,勉强維持生活。院中羣妓,對他雖不以恩客看待,但畢竟與其姊妹淘有過一段姻緣,大家一齊稱其「大姨夫」。又隔了一些時候,有位新客人來到;荒唐濶綽,揮金如土,仍戀前妓,相見恨晩。適逢天寒欲雪,煮酒圍爐,偎紅綺翠,綺興大發,不覺竟詠聯起詩來。客人說:「二人飮酒熱如爐。」...

  • 文章川鄂的哭嫁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3期  作者:詩隱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婚俗 风俗 趣闻

    最近,讀到一本「世界采風錄」,其中有關婚俗部份,除了接近我們中華民族的鄰近的某些地方,因受中華文化的感染,近似中華的風俗,略有可取之外;其餘的可說是:野蠻與情慾攪拌的雜燴菜,毫無文化可言。如果和我們川鄂的「哭嫁」文化相比,實有天壤之別。我們川鄂的婚俗,除了與各省的婚俗大同小異之外,以「哭嫁」的節目最爲突出;雖然這情形在民國初年以後,漸漸的被「文明結婚」的新婚俗所代替,以至湮滅,但却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厚淵深。有一篇文章上,記述四川的哭嫁情形,眞是集哭笑之...

  • 文章《清明》詩擷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作者:何文熙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清明》 诗文 趣闻

    「清明」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節日。今年三月在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的港澳台有百餘名政協委員提案建議應增設「清明」這民族節日爲法定假日,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弘揚民族精神。古今許多文人墨客在清明節這一天去郊外踏青時,觸景生情,見物感懷,寫下了許多吟詠清明的詩詞。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清明》(也叫『寒食』詩)。該詩寫得空靈雋永,俊逸清新,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其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趣的是...

  • 文章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公然白吃一頓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鄧海波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湖南 探亲 趣闻

    (本文選自作家返鄉探親專集)引言內人與我,以及二弟全家由常德,於七十六年七月三日同樣趕了一個大早,驅車返回老家,途經湖南湘潭韶山,並於其賓舘用餐,算我們出手很大,訂了一桌四十元人民幣的滿漢全席。至於該全席確有十多道菜,菜盤大菜也很多,當有貨眞價實之感,可惜祗有味道差一點,此在二弟全家吃來蠻津津有味,祗有在台灣享受慣了的內人,挑東選西不想吃,這可急壞侄女紹平兒,向她伯母問長又問短,我却在一旁笑嘻嘻。其實,我們大家嘴裡都長牙,不怕骨頭啦不怕刺,大肉大魚便把嘴...

  • 文章中原獵免談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打猎 兔子 趣闻

    野兔的蕃殖區域甚廣,我國各地都有,惟以華北黃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地區爲最多。獵法亦複雜奇特,非久住農村者,實難領略獵兔三昧及野兔的特性。諺云:「天旱野兔多」,中原雨量稀少,爲兔蕃殖的溫床,而獵法也就新奇複雜花樣翻新了。獵兔須先明瞭兔的特性,牠是喜瞰作物,樂伴禾稼,聽覺敏銳,視力遲鈍,性狡怯而善疾馳,遇警逢敵輒以「逃」爲上策。因其肉嫩味美,爲鷹鶻鵰鷲……虎豹狼狗……等猛禽兇獸與人類捕獵的對象。若非牠有那狡滑的頭腦,善跑的飛脚,恐怕早無噍類了。兔耳奇長,且能俯...

  • 文章諧趣方言「賺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 趣闻轶事 方言

    從前,縣城茶陽南來北往的人很多,帶來百業興旺,好些巨賈大商賺了大錢。也有不少小攤小販,本小利微,倒也平安過日;這些人中,有個名叫劉阿迎的小販,在大街上擺了個賣河鮮的檔口,誠信經商,大多當日早上進貨,當日上午賣完。某些小生意者看見迎哥生意順利,竟也改行經營魚檔。很自然,船多碍溪,一連幾天,迎哥的生意清淡了許多,不再那麼好做了。一天黃昏時分,街坊李哥看見劉阿迎收檔時愁容滿面,就問他:「迎哥,今天賣魚生意賺了不少錢吧?」劉阿迎沒好氣地回答:「賺什麼嫌什麼,賺稈...

  • 文章江西諺語乙束(續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7-11-02
    关键字: 谚语 风土 俗语 趣闻

    端羣女史,名方,江西新建人。曹範靑先生之長女公子。範靑先生在辛卯中擧後,即服務桑梓。曾主持諮議局,並赴日本考査政敎。思想開明。所以端羣女史能在當時風氣未開之內地,完成學業。端羣女史於民國六年畢業於南昌女師,即留校服務。八年江西敎廳保送北京女高師肄業。畢業後即在平津靑島等地任敎。民國二十年任山東民敎舘工作。在濟南與王壽康先生認識。壽康先生號茀靑,河北武邑人。畢業北師大。二十二年同赴北平,從事敎育工作。二十四年在北平結婚。抗戰期間,同在第三戰區從事抗日工作。...

共150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