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谈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可愛的漢字對談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形近字 趣谈 对谈

    網路上流傳著一篇遊戲文章,模擬字形相近的中文正體字之間的對話,看完令人莞爾。⊙「晶」對「品」說:「你們家難道沒有裝修?」⊙「夫」對「天」說:「我總算盼到了出頭之日!」⊙「熊」對「能」說:「怎麼著窮成這樣啦?四個熊掌全賣了?!」⊙「丙」對「兩」說:「你家什麼時候多了一個人,結婚?」⊙「乒」對「乓」說:「你我都一樣,一等殘的軍人。」⊙「兵」對「丘」說:「兄弟,踩上地雷了吧,兩腿都沒有了?」⊙「王」對「皇」說:「當皇上有什麼好處?你看頭髮都白了!」⊙「口」對「...

  • 文章鬥鵪鶉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徐金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鹌鹑 竞赛 趣谈

    國外有鬥牛、鬥魚的,國內有鬥雞、鬥羊的,淮北人呢?卻喜歡鬥鵪鶉。鵪鶉分家養和野生兩種。家養的只能生蛋和食肉,不能鬥。只有野生中公的,經過一段訓練才能鬥。野生的鵪鶉大都是夏在北方產卵繁殖,天氣一冷,就到南方過冬。它們到南方去,經過淮北一般在秋天。這時候,大部分莊稼收割了,田野裡僅剩下一點棉花、紅芋和蘿蔔。鵪鶉不栖息在樹上,而是落在莊稼棵裡。人們逮它時把網下在棉棵上,然後從遠處慢慢地向網裡哄趕。鵪鶉在地上跑得很快,哄趕要先慢後快,快到網跟前,「呵——」大喊一...

  • 文章邑人之稱謂趣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陳鶴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邑人 称谓 趣谈

    不知道您是否留意,我們老阜寧地區在對親屬的稱謂上是很有一些特別之處的。比如,稱父親爲diā diā ㄉ一ㄚ ㄉ一ㄚ,寫成漢字就是“爹爹”;稱祖父叫dīdīㄉ一ㄉ一,寫成漢字也是“爹爹”。但在我國北方,“爹爹”則特指父親,讀音爲diē diēㄉ一ㄝㄉ一ㄝ。又比如,稱叔父叫,伯父叫yī1,成漢字都是“爺”,不過,稱叔父的“爺"直接與序數詞搭配,如“大爺”、“二爺”、“三爺”等。而稱作伯父的“爺”,則必須在其之前一律加個“大”字,如“大爺”、“二大爺”、“三大爺”等。雖說我們...

  • 文章联语故事趣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9期  作者:龐俊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对联 趣谈 民间故事

    吾國文藝,博大精深,邃奧無比,詩詞歌賦,策論疏傳,固無論矣!卽如聯對文藝,不惟詞簡意賅,發人深省,且語多雙管,耐人尋味,旣能啓發智慧,且可助茶餘酒後之興,輕鬆有趣,博取一噱,歡樂無嫌,裨益身心。此外還有許多口頭流傳的聯對,有的雖以詞涉諧謔,難登大雅,却也有其獨到之處,其工其妙,令人讚賞,一言一句,使人捧腹,消愁解悶,怡情悅性,更能增進健康也。玆就典雅有趣者,選纂二則,以供讀者,用暢情懷。(其一)某公富甲一方,有子女各一,女長於子,而女聰慧知書,年雖二八,...

  • 文章家鄉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羋復培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趣谈

    ▲「蕭縣石榴碭山梨。」——馳名遐邇。據說蕭縣的黃里石榴曾進過貢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飛機拉巴巴(投炸彈)!」——,北代時期的「順口溜。」▲「寫好『飛』、『風』、『家』,走滿天下有人誇!」——可能此三字較具代表性。▲「花裡糊,糊裡花;它不認得我,我不認得它。」——文盲者之嘲。▲「『台甫?』——抬土我讓你槓子頭!」——台甫爲尊稱他人名字之敬詞,諧音則否。▲「你這頂帽子是租來的!?」——在室內不脫帽,常遭人消遺之語。▲「槓子頭」——同;抬槓(辯論)硬不認...

  • 文章閩省怪異彙誌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2期  作者:陳仰靑  出版时间:1970-12-10
    关键字: 怪异趣闻 地方趣谈

    前言孔子在春秋時代,已不敢侈言神怪,而吾人際此征空之日。竟反痛言怪異,豈非違反時代,而自墜於迷信之深淵者乎?曰:否否,不然。本篇所錄之怪異,驟觀之,雖覺得稀奇古怪;但絕對與鬼神邪魅無關。卽非虛幻而迷信者,乃眞實之天文,地理,人事,產物等之異常少見而罕遇者。其中多可爲民俗之探索,史乘之拾遺,地誌之補漏,對於本省昔日之掌故,關係至大。本篇之作,殊非易易。蓋難覓參考資料,所能述者,多爲作者數十年來記憶之累積,但又非無此載籍,乃多記載於異史及各家之筆錄中,在此地...

  • 文章春聯趣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春联 风土习俗 趣谈

    家鄕昔時各地,每逢臘月下旬,街坊巷尾,售春聯攤林立,比比皆是,也正値以舌耕爲活,鬻字䭜飢者之好機會。幾案上陳列有紅箋,筆墨硯應用之具。蓋故鄕習俗,農曆過年貼春聯(門對)乃是點綴門楣,表達情意,而所費戔戔,應景不可缺之節目。聯語是吾國文學上獨具風格之藝術,有詩意境,有詞淸脆。語意不囿于迎春與送舊。還喜貼揮春,通常寫「迎春接福」「萬事如意」吉祥話,亦有寫「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貼在屋樑下。神話留言,當年姜太公封神被遺漏,迨發現,則封神榜條,已密密擠滿,委屈祇...

  • 文章趙、錢、孫、李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6期  作者:寧訥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湘乡 掌故 趣谈 人物介绍

    湘鄕有的是人才,無論在文學、軍事、商業、工業,都不乏傑出之士,和成功的舉證;假若說我這篇雜文,要作古正經來記述的話,如果不挨「拍馬屁」的專家責難,就會變成「阿諛討好」的可憐蟲,雖然是一些摭拾耳聞的小掌故,卻能看到他們另外可愛的一面。◎寫好遺囑要捋虎鬚的趙公趙公現在還健在,走起路來虎虎有風,軍校畢業,學的是開坦克車,因此看不慣的,就橫衝直撞,不管你是誰?在臺灣省,鐵路、公路,是過去兩條交通命脈,公路局長譚嶽泉先生,是當時行政院長並擔任過臺灣省主席陳辭修的姻...

  • 文章姻亲趣谈带来法律上的问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忠魯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姻亲趣谈 法律知识 学者观点

    從「婆媳雙姊妹,父子兩連襟」說起——吾鄕巨室胡益新,娶鄰縣大戶人家周氏長女周麗卿爲室,生有一子名胡少新,越數年,周麗卿因病去世。益新續絃聘譚玉蓉女士爲繼室,俗稱補房,亦生有子女,家庭很爲和諧、美滿。少新在上海讀大學,玉蓉有么妹玉芝亦在上海讀高中。論親戚關係,儘管譚玉芝還小胡少新三歲,但胡少新總得稱她是「阿姨啊!」因爲阿姨年輕又是女孩子,雙方家庭的長輩都囑咐少新對阿姨多加照顧。寒暑假回鄕以及開學時赴校,大半皆是同行,平時接觸,自甚頻繁;及至「一二八」日兵攻...

  • 文章海州城清明香火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楊明山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清明香火会 乡野趣谈 风土习俗

    城隍老爺出巡,是海州城廂每年一度淸明盛世;城隍廟在城裏最熱閙的地區。其規模仍保存古代官衙舊制,終年開放,任憑瞻仰,不像文廟除祀孔時偶一開放,常年封閉。全廟包括三座大殿,大牆壁分在門旁,爲攤販麕集之所。神像也有兩尊,在前殿的是「坐壇」,泥塑金身,高可兩丈;中殿供「行壇」,檀香精雕,俱大漢衣冠。每届淸明,乘輿出巡,平時供人膜拜。廟前廣場,有旗桿兩台,基高一丈,布局宏偉,主持道士與海裏延福觀同一支系。城隍爵位是敕封威靈侯,比州官還大,僅次於南城街的城隍爺,這也...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