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赏月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仲秋,思故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李俊良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中秋 思乡 赏月

    在我幼年时代,过仲秋节,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尤其出门在外从事经商的人,到了这一天,都要赶回去过节,等于过小年一样,俗称团圆节。中午这一餐,非常丰盛,等于台湾的拜拜一样,平常都是省吃俭用,到了仲秋节,都是选些上等酒菜,让大家尽情享用。最热閙!最有意义;要算是晚上赏月拜月宫了。大约在七点钟以后,通常都是由一家年长者主持其事,先在正院当中,放上一张桌子,对着月亮,然后开始摆贡品。先上水菓,计有梨、柿子、核桃、栗子、秋桃、石榴、蜜菓、花生、月饼、枣、枣月饼

  • 文章漫談中秋節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8期  作者:木齋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习俗 月饼 赏月 祈福 中秋节

    一般人对这传说很表怀疑,主要的是此一大事,正史上未见记载。较可靠的是宋人著的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书,这些书中说的「糖混以粉,配豆成馅,密煎成糕」,当就是原始的月饼了。但月饼正式用于中秋则始于明代,熙朝乐事记:「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又酌中志略:「八月十五,供月饼果瓜,即天肆吃喝,多竟夕而散」。可见这时候,不但赏月与吃月饼,并以月饼为礼品相互赠送了。关于中秋之夜,拜月祈福,我国以往各地均有这种习俗,察省各属出嫁的妇女必须囘家

  • 文章(小言)月是故鄕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期  作者:雲舟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赏月 思乡之情 探月 阿姆斯特朗

    以上這首唐代詩人李白的五言絕句,可說讀過幾年古書的人自小都會背誦,筆者早年雲遊四方,到處爲家,每當月明之夜,覩月思鄕,越覺這首詩的意味深長,不能自己。所謂「月是故鄕明」,每個人的心理都會有這樣一個想法。記得幼年在鄕之時,尤其是仲夏之夜在庭院的月光下納涼,高唱着「月光光、照四方……」及「月亮彎彎,媛來望娘……」等兒歌,或聽長輩老人家講有關月亮的神話故事:什麼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玉兎搗藥和唐明皇遊月宮等等美妙奇幻的傳說,不禁心嚮神往,仰望天空,水輪如鏡,眞恨...

  • 文章今宵月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9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4-09-10
    关键字: 月亮 嫦娥 中秋节 赏月 传说

    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首,留着人间伴月明。酷爱「明月」是我们民族的美好性格;热爱「故鄕」是我国人民的固有感情。浙人赏月情中秋赏月人团圆的习俗由来已久,它与月亮的盈亏相关。据说汉代人因为八月十五未见明月而作《霜娥冤》,足见当时人们对团圆月的看重:历代诗人对中秋赏团圆月的吟咏颇多。苏东坡留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更为脍炙人口。文献也有记载。《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中国人

  • 文章月是故鄕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1期  作者:王臨冬  出版时间:1986-11-30
    关键字: 中秋节 赏月 月饼 思乡 节日习俗

    相继磕头跪拜,我每次也跟著作,明月当空,香烟撩绕,内心所感受的那股恬静、平安,是任何时间都感受不到的。香焚过半,曾外婆开始切月饼,切西瓜分享家人,大家拿着竹椅、蒲团围坐在院里,外婆端出更多的水果来,加上那炒好的栗子、煑好的鲜菱角和花生,全家人都吃著、谈著赏月了。有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有人讲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外爷给孩子们讲西游记孙悟空,舅母们边吃边逗著幼小的表弟们唱儿歌:「月奶奶,黄巴巴(音),爹织布,娘纺花,小妮打梭腹,哗啦啦。」尙咬不淸字,捉摸不住韵调

  • 文章中秋團圓月 天涯共此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9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8-09-10
    关键字: 中秋节 赏月 诗词赏析

    中秋之夜,玉兔东升,良辰佳夕,情满华夏。祖国各地流传着许多奇风异俗,绘画出一幅幅灿烂又妙绝的「中华民俗赏月图」。风趣而多姿,浪漫而精美,成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听月—东北部分地方流传「听月」之俗。中秋夜晚,全家人围坐静听玉兔捣药、嫦娥起舞、吴刚伐桂之声。明代有一女诗人,曾专门作过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听月楼高接太清 楼高听月正分明。走月—苏州一带流行「走月」之俗。中秋之夜,衣着时髦的姑娘们,有的单独出外,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有的结伴而聚,托月寄情

  • 文章中秋玩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中秋 赏月 诗词 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

    陰曆八月十五、居三秋之中,故稱中秋。不過,我國在歲時節令中,中秋節,起步較晚。始于唐宋間、乃有歲歲嬋娟、年年此夜之勝事流傳!唐代以前,習俗還無中秋節以致《荆楚歲時記》,有八月十四日;作眼明襄,而提到,八月十五日。唐歐簷,玩月詩序文謂:「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蔽月、霜侵人,蒸與侵,俱言乎玩,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始孟終,十五於夜,在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兔圓,沉埃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華上浮,昇東林,入西樓...

  • 文章中秋節談家鄉月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中秋节 嫦娥奔月 月饼 梅干 蜜酥 赏月 毛尖

    到了少壮年华,略懂世事,就不能长保此幼稚的纯洁心灵,为求学,为就业,远虽故鄕,东西奔走,又无什么「节假」可放,旅境凄淸,又充满了一种「每逢佳节易思亲」的感伤。我就是这么一样的人,自十七岁起,即赴千里的省会应试求学,每遇中秋,正是校中秋季始业的时候,风尘甫卸,喘息未定,祗有于星期日在街头的南货店中,美丽的橱窗,陈设许多五光十色的月饼,诱惑行人,驻足静观,大有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聊且快意的感觉,那里谈得上家人团聚,品茗赏月,只有早返宿舍,守荧荧的孤灯,合不

  • 文章中秋赏月忆银渚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期  作者:則嚴  出版时间:1971-09-20
    关键字: 银渚港 元山庵 石环洞桥 赏月盛会

    银渚港位于无锡南门外太湖之畔,距南坊泉鎭东南二里,为苏浙皖三省边境交界处之要港。过去每年中秋节夜,附近各鄕的文人雅士,均悬历年旧例,携着美酒佳肴,月饼,水菓之类,前往该港口之石环洞桥畔会集雅敍赏月。桥畔有一寺名元山庵,庵内的住持,,以为招待,大家并邀他 全非,中秋之夜,银渚港例必供应桌椅及一应用具入席同飮。各人到齐后,都把所带的食物酒肴,陈列桌上,一俟月高三丈,开始举杯畅飮,猜拳赋诗,各随所好,此时晴空万里,天上的月光皎洁;碧波千顷,湖底映出晶莹的皓魄

  • 文章閒話中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中秋传统 月饼传说 赏月习俗 历史记载

    后,左思右想,越想越怕,怕雍正翻脸下毒手,于是吿老回家鄕江南隐居。乾隆登基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传旨巡游江南,欲借机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有一次,乾隆巡游至杭州,寻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据说其生父已经逝世)。其时,正値中秋佳节。陈老夫人见到自己亲生儿子,喜出望外,便亲自手做了圆圆的甜饼招待亲生儿子。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母亲亲手做的甜饼,连声称赞:「好月,好饼,中秋良宵也!」从此圆圆的甜饼便称之为月饼,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每逢中秋佳节,人们都要用月饼招待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