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贡献共返回10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何振梁为二次申奥所作贡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何振梁 申奥 贡献 北京

    曾為爭取二〇〇八北京奧運無私奉獻的何振梁先生在二〇〇一年七月十七日當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以五十二票對廿二票擊敗對手獲得第廿九屆奧運會主辦權時,會場內爆發一陣熱烈掌聲,委員們一個個同何振梁擁抱。中華台北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國先生與何老相擁時,兩位老友當眾落淚,吳說:「我們中國人多年來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吳委員也曾為北京兩次申奧出了很多力,何老說:「如果通過奧運會,讓世界更了解我們中國,我們也更了解外面世界,有二〇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人都要來,這是我們中國歷...

  • 文章医药物理实验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后世人类的贡献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1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贡献

    重视,亦倚为行医之宝典,其名曾上大英百科全书,俄国莫斯科大学于一九五二年,为时珍先生塑制浮雕像于走廊墙壁上,以崇敬我国这位杰出物理学家,此为时珍先生之光荣,亦为国家之光荣也。时珍先生之本草纲目,业已行世三百多年(现台北书局有售、上下两钜册,约千万字),在西医尙未传入中国与不盛行期间,不但对我国医药治病救人的伟大贡献,且已享誉国际之光荣。他假若生在今天,敢可断言他会荣获一座诺贝尔医药物理奖。时珍先生死后与夫人吴氏合葬其父母墓旁。有明末鄕贤顾黄公、景星为他作墓志铭曰

  • 文章憶百歲人瑞彭精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彭精一 教育贡献 政治贡献 人物追忆

    时期严格的训练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经验,对于待人处事及出而应世的工作发展均极重要。民国十年夏,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中国电气公司任职三年。民国十二年回乡出任东山中学校长以后,彭先生即展开一连串从政和教学工作,贡献其毕生精力于乡党国家。作育英才一、东山中学 彭先生出任东山中学校长时,一方面聘请良好教师,加强文史理化师资阵容,一时人才济济,学校声誉鹊起。理科之重要课本改用英文原版,学生程度大进。一方面则扩充校产,增建校舍,扩建运动场,加购教学仪器,增加图书馆藏书,并安装

  • 文章黃旭初先生與廣西建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期  作者:李品仙 出版时间:1979-01-26
    关键字: 黄旭初 李品仙 建设贡献 人物回忆

    全系公费,由省考送。留学省外,给予贷学金。广西过去省政建设情形,大槪如上所述。旭初先生主持广西省政十八年,他为人忠厚豁达,温良俭朴,对亲孝顺,对人和蔼,对部属从无疾言厉色。对处理政务,思虑周详,计划妥善;其本身苦干实干,以身作则,与各方合作无间,全省上下,一心一德;又有民团与基层干部做骨干;再加上政策的正确,因此政绩辉煌,大有贡献于国家社会。抗战时,本人率军转战徐海鄂北一带,后政府西迁,以大别山能控制武汉,又系豫鄂皖三省的核心,为战略重要据点,乃命我鎭守

  • 文章先贤仝卜年对台湾的贡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仝卜年 生平简介 台湾贡献

    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山西平陆诸多历史名贤中,首推仝卜年。仝卜年生于乾隆辛丑四六年(一七八一),少年时期在良师启蒙下,饱读诗书,学养超群,立志要把儒学做大做强,经世致用。他景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从陆游一首诗词「已卜余年见太平」的一句,立名为「卜年」,雅号为「太平闲人」。志存高远、瞻望未来。卜年二十九岁嘉庆庚午十五年中举,翌年登进士第。三十岁步入仕途,曾任粤、闽两省县令,台湾知府兼授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是当时台湾最高行政长官。为台湾民众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文章中國脈學大家西晉高平王叔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楊天泉 秦修好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王叔和 相关著作 医学贡献 脉学研究

    中国为最早(这和血液循环发现得早很有关系),切脉的方法,最迟在周代就已经发明了。「周礼」这部古籍上就有切脉可以观察内脏病变的记载。最早切脉是在颈项、手、足三处,这三处肌肉不厚,动脉浅在皮下,容易诊察,一般讲「三部脉法」就是这样来的。古代医学家对切脉有特别硏究,在医学上作出钜大贡献的,要算王叔和是第一个。晋朝太医令撰写诊断学重要著作王叔和,姓王叔,单名和,他的家鄕是今天的山西高平县,生卒年月大约在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二一〇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〇年)之间

  • 文章广西建设对抗战建国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5期  作者:陳重光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广西建设 抗战建国 广西贡献

    在经济建设方面;实行公仓、公耕,架设电话线,奖励开矿与种桐,使广西由长期的入超变为出超。在文化建设方面,推行国民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运动,扫除文盲,完成基础教育的普及计划。由于历经六年建设的积蓄,奠定了广西抗战建国的坚实基础。待「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广西动员之迅速,参军之踊跃是全国所没有的。总计自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广西共征得九十四万六千七百十五名官兵,比例之高冠全国。[1]其对抗战建国之贡献,不言而喻。甚至广西建设的诸多办法,如民团组训、基层组织以及国民

  • 文章儒家在現代社會的再創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狄百瑞 出版时间:1985-03-30
    关键字: 儒家 现代社会 当代贡献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方思想史的榮譽講座狄百瑞敎授(Prof.De Bary)近日訪華,曾與東海大學哲學系主任馮滬祥敎授晤談儒家的再創造問題。特就其要點加以報導。

  • 文章蜚聲全臺的敎育家廖英鳴先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廖英鸣 名贤传记 教育贡献

    献身敎育,并对党国贡献卓著,特于民国六十七年六月三日单独在总丝府亲自召见,奖勉有加。先生勤于治学,不断著述,计出版有:文学的基础知识、政治协商会议始末记、最新标准英语字汇、**抗俄英文选、齐家之道、多难兴邦集、环球游记、善兴庐文集,著作等身。民国七十七年八月自校长退休后,先生被逢甲大学董事会推选为董事长。接篆后即着手筹款兴建占地一千八百六十坪,地上十二层楼、地下二层之综合大楼。二年多来,先生高龄近八旬仍然精神矍铄奔走于台湾各县市校友会、及美、日、韩以及东南亚各国

  • 文章黄造雄先生对教育的贡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82-01-06
    关键字: 黄造雄 教育贡献 君毅中学

    一、他是一朶奇葩,由农村子弟苦读有成,对社会贡献颇多;却是一身崎岖,流尽了宝贵的血汗。二、他是青年的楷模,有自己的理想,肯为理想奋鬪,肯为理想尝尽辛酸,终于得到了丰收。三、只有默默耕耘的人,才能留给后世的典范;不计名利的英雄,才值得社会敬佩。终生办教育一世尚节俭民国成立以后,我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始终不能实现,而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道统,伦理思想,更是被所谓新潮流的冲击,涤荡无存。小学的敎科书,改用白话文,用「大狗叫,小狗跳,」等作

共107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