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后共返回9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鄉先賢王用賓先生詩詞有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王用宾 诗词 读后感

    王用賓先生(一八八二—一九四四)山西省臨猗縣人,二十三歲以山西大學優秀學生獲選留學日本,並晉謁 國父孫中山先生,深得器重,旋參加革命,歷任參議院議員、司法行政部部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山西文獻》第十七期對其生平事跡已詳加敘述,於此恕不贅言。先生之古典詩詞,古意盎然,詩篇有類子美,詞作則似稼軒,豪放寫實。茲舉下列有關山西者,以饗讀者,一則藉懷前賢,再則欣賞前人文學之美。一、寒食弔介子推幷州寒食少人知,祭墓家家薦子綏;...

  • 文章同治黄县志读后书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同治 黄县志 读后感

    淸同治十一年纂修之黃縣志在同鄕鄭恒萃女士一再籌謀及丁芸初鄕長大力支援下,終得景印問世;披閱之後,不覺神遊故土,益增蓴鱸之思。惟此志之修,距今已近百二十年,彼時科學尙在萌芽階段,社會結構亦與今日不同,修志者之觀念立場,自與今日迥異。故對地方滄桑之變,及前人創業之勞,固可由此志中得以充分瞭解,足供鑒諸往史策勵來茲之參考;然在觀念上則與今人不無距離。尤對疆域古蹟上多有疏誤。如不就所知者予以指陳,難免以訛傳訛有失信實之虞;亦有負此次影印縣志之苦心也。是以將閱讀所...

  • 文章詩歌將填補未來物質殘缺——《七情》詩集後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武建華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诗歌 《七情》 读后感

    好像走過了許多的路程,這路程是曲折的、艱難的,這路程就是我詩歌的路程。當我停下腳步,回望既往的道路,我的肩頭並沒感到絲毫的輕鬆。這種感覺源於詩歌的偉大、詩歌的神聖、詩歌賦予我的無限的追尋。但我覺得我是應該長出一口氣的,因為,我的第一本詩集《七情:武建華詩選》(上、下卷)將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終於可以與讀者見面了。這也可以了卻我多年來的一個夙願,我總算完成了一件應該完成的有意義的事情。現在我首先想給老師、同事、同學、朋友、文友及讀者說的一句話是:詩歌是崇...

  • 文章石破天惊识吉甫(二)李辰冬的《诗经通释》、《诗经研究》、《诗经研究方法论》读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黃國彬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李辰冬 诗经 通释 朱熹 读后感

    之妄、明人之凿[1],不过许多问题,他仍不能解答。到了李辰冬先生的《诗经通释》,《诗经》二千多年的翳障才全被扫淸,千百年来的问题诗篇才有了明确合理的诠释。在《诗经》硏究史上,如果郑玄、朱熹是牛顿,马瑞辰和姚际恒是普朗克(Max Planck),那麽,李辰冬就是爱恩斯坦了。二十年来,李先生一直惨澹经营,受尽世人的奚落、排斥、嘲讽,基金会的衮衮诸公看了他的新论,更吓得马上停止该会在经济上对李先生的一切支助。[2]因此,李先生的论点,短期内大槪仍不会为一般人接受

  • 文章石破天惊识吉甫(一)李辰冬的《诗经通释》、《诗经研究》、《诗经研究方法论》读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黃國彬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李辰冬 诗经 通释 朱熹 读后感

    自一九七八年起,《詩風》每年六月都爲中國的古典大詩人出專號作爲創刋紀念。由於我一向希望重評中國的古典詩,所以每年都乘專號之便,撰文詳論這些大師的藝術。討論這些詩人前,所做的準備工夫都差不多;先讀詩人的全集,記下個人的見解,然後把其他的評論瀏覽一遍,看看前人有哪些論點需要調整,哪些卓見値得推崇。做完了準備工夫,我就會輕騎挺進,開始用藝術的標準全面衡量詩人的成就。上述的批評方法,四年來一直無往而不利。可是到了今年的《詩經專號》,準備工夫做完了好久,我仍勒着馬...

  • 文章讀報有感二則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謝麟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骄傲 迷信 柳亚子 读后感

    一、驕傲必敗楚霸王項羽百戰百勝,到頭來自刎於烏江。愛姬不保,烏椎逝水,天下歸於漢。武聖關雲長,忠貞貫日,英雄蓋世,只因「虎子焉配犬女」一語,爲東吳所乘,敗走麥城,身死,而蜀漢亦日漸削弱。往事昭然,盡人皆知。後世文人學子,應該是前轍足鑒,知所警惕。事實是仍然不少人過高期許自己,渺視他人。遠者不必論,即以近世柳亞子先生言之,可以說學貫中西,才高八斗。在國民黨中群相推許,深受崇拜。只以睥睨一切,落落難合,當局不敢重用,群眾亦日見疏遠。蹉跎歲月,形單影隻。一九四...

  • 文章閱讀拾萃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季錫斌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阅读杂记 《廿五史》 读后感受

    余自幼喜好閱讀史地及文學作品,及長,在中央警官學校研讀警察學術,邁入社會後,從事繁重警察工作,終日忙碌,無暇讀書,退休後,深記西哲列杜諾斯的名言:「對你付出的時光,應如付出你的黃金一樣惋惜,不要讓一天過去,而沒有增加你的知識和美德。」於是先閱讀廿五史,並訂閱傳記文學及中外雜誌,嗣因該兩雜誌字體甚小,影響視力,遂毅然停閱,乃對史地、詩詞、散文等各類書刊,廣泛閱讀,報紙的副刊小品,更是我涉獵的園地,深感書中的世界蓄理含義,廣闊無垠,對於「學然後知不足」的古訓...

  • 文章重读诸葛武侯前后出师表有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9期  作者:鄒瀾清 出版时间:1982-07-02
    关键字: 诸葛亮 《出师表》 读后感

    寄自美西民國二十七年春,筆者因事西入巴蜀,順便一遊錦官城外武侯祠;祠壁書有前後出師表,拜讀之餘,深爲感動!其時日軍迫近中原,國難當頭,亦正如武侯所云:「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觸景生情,殊爲悵惘!來美後,翻閱藏書,重讀諸葛武侯前後出師表,一而再,再而三,不禁掩卷嘆息。無怪乎宋之岳飛讀此表後「淚下如雨,夜不成眠。」憶武侯高臥隆中時,早定三分決策。觀其答劉備之言曰:「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兵百...

  • 文章唱和忆从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張翥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东篱居士吟草》 读后感 赠诗

    餐會上鞠靜理女士送我一本,她的詩集「東籬居士吟草」。因爲餐會時間和她參加寺廟的集會相左,所以很久不再遇見。詩集約略瀏覽一遍,特胡亂謅了一得,想作囘覆。我和她的兄弟在惠南(一高)同學,雖無數次走過她的家門口,但沒未進入。往後和城南女校多人交往,亦未曾和她接談。拙詩結語本此。同鄕會有她的地址,拜煩轉致。如雜誌尙未截稿尙有餘幅可擠,則請轉主編惠予刊出亦可。中華統緖存詩敎,韻律循從天賴聲;節奏舒徐隨運轉,屬詞平易自高明;城南舊景迴幽夢,臺北鄉音帶旅程;種菊湧蓮吟...

  • 文章《黎川黄乃瑞先生事略》读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劉敏行 出版时间:1969-08-02
    关键字: 读后感 怀念故友 募捐 黄乃瑞

    拜讀五十八年三月二日36期本刋「黎川黃乃瑞先生事略」一文後,深爲感動與驚愕!腦海中頓憶卅六年渡海來台中不久,因業務關係,與仍瑞先生一面之緣的往事,他哪胖都都,結結實實的健康身體,和他哪爽朗親切的音貌,至今仍深鐫我心版之中,猶憶去年夏初,去台中巿北屯區行經五權路時,與其邂逅路旁,雖有驚鴻之一瞥,相互頷首而過,匆忙間未深寒暄,然覺其步履依然康彊,絲毫未見其有孄姍老態之跡象,私衷正欣喜自慰曰:「仍瑞先生永遠不老!難得,難得」。想不到那次「驚鴻一瞥」,竟是「人天永...

共96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