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篇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恭录先严重乙公诗篇

    来源期刊:《同安》 第67期  作者:陳廷墉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诗篇 林颀 彩笔 北海

    一、祝林頎兄六旬壽慶㈠莫道山間百不宜 山間地瘦產靈芝一枝彩筆比花豔 到處官聲有口碑㈡朝雨初成行役記 春暉已誦承歡詩洛陽紙貴逢花甲 壽酒真堪倒萬卮二、贈碩卿兄聯語碩德高才東山望重卿雲麗月南極星輝三、碩卿吾兄榮壽誌慶㈠北海金樽集舊朋 古稀華誕不揚聲萬花齊放供無量 百鳥和鳴頌永生軍國馳軀青少夢 干戈離亂古今情天留福地資遺老 春酒蓬山慶晚晴㈡真個斯螽麟趾成 子孫壽拜一連兵家居高蓋前賢里 詩學韓公同榜英才大共欽後起秀 情多常見先施行知君福慧雙修在 文采風華遠近傾四、步石青兄述...

  • 文章冠豸山石記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馬卡丹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冠豸山 奇石 诗篇 位置

    ,无拘无束的胸襟无拘无束的抒发,赤裸裸的灵魂赤裸裸的呐喊!下午四时,天雨,相约志铭,立荣、伟伟,照天烛下走一走,小试神针。与志铭交往,是在二十年前。七十年代的诗坛上,他是一颗耀眼的星。我们军绿色的诗篇,曾经领过一个时代的辉煌。只是,现在,新潮迭起各领风骚没几天的现在,我们似乎找不到了自身的位置。青年作家施晓宇赠我,「儒雅之风」,志铭更儒、更雅,只是这儒雅的背后,是不是意味着,一味的正统、正经、正人君子,一味的定势、定格、定向思维,一味的规规矩矩的拘拘谨谨窝窝囊囊

  • 文章端午節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孫華英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端午 风土习俗 散文诗篇

    四十年端陽角黍祭忠貞,屈子流芳萬古聲,滾滾浪花揚正氣,江風永作不平鳴。五十年端陽午夜聞吹簫,怨氣滿天曲子飄,土調聲中家萬里,南風掀起嶗西潮。五十八年白姐小靑得道仙,流芳萬古端陽天,當年故事今重演,林黛杜娟又結緣。六十年光陰似箭景如烟,二十三期端午天,回憶今宵靑島港,毋忘此日上兵船。六十七年又是一年端午節,詩家海外歸心切,美人改嫁盼新夫,惡果難將奇恥雪。

  • 文章節談中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黃勝雄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中秋节 习俗 诗篇 象征

    」与夏敬渠「焚香彻夜深深拜,要拜吴刚自出来。」的诗句,即因此而来。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的神奇故事。故事典自异闻录,而「乐府集」引「唐逸史」亦有一说:「罗公远多祕术,尝与唐玄宗至月宫。仙女数百,皆紫练霓衣。舞于广庭。问其曲,日霓裳羽衣。帝其音调而还。明日召乐工,依其音调谱成『霓裳羽衣曲』o」唐柳宗元「龙城录」所载唐明皇游月宫事,亦大同小异。美丽的神话传说,令人神往,可惜都被太空人阿姆斯壮一脚给踩碎,而进入了太空时代。咏月诗篇诗词大家,寄情明月,每都

  • 文章一樹梅花一樹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梅花 咏梅诗篇 花中魁首

    ,道的是雪中旖旎之梅:「良宵淡月,疏影风流」,则是月下空濛之梅:「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梅之素雅跃然纸上:「虚疑黄昏花欲睡,不知被花薰得醉」,又仿佛有一阵拂面而来的梅的暗香……咏梅诗篇,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山有嘉卉,侯栗侯梅。」梅花被赞誉最佳花卉。当然,梅花真正成为文人学士吟咏的对象始于南北朝。据《荆州记》载:「陆凯和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这首咏梅诗是唐代之前

  • 文章夏敬觀論香宋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1期  作者:潘光晟  出版时间:1967-09-01
    关键字: 夏敬观 香宋词 诗篇酬唱 胡铁华 杨昀谷

    词学季刊二卷一号载新建夏敬观「忍古楼词话」,有论香宋词一条,并有和章,兹将全文迻录于后。夏为江西近代诗人,兼工倚声,其评香宋词虽仅寥寥数语,亦足见其倾服之忱矣。原文如次:荣县赵尧生侍御熙,壬子来京师,寓于龙华。予因杨昀谷座上,获奉淸谈,兼识胡君铁华,遂有诗篇酬唱。尧生素不作词,归里后,于六百日中,成香宋词三卷,丁已刊于成都。芬芳悱恻,骚雅之遗,固非詹詹小言也。其所赋婆罗门令题云:「两月来蜀中化为战场,又日夜雨声不绝。楚人云:后土何时而得干也。山中无歌哭

  • 文章金婚張力中楊月娥金婚紀念

    来源期刊:《同安》 第59期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金婚纪念 南京 诗篇 情书

    今天—八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是个万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日子;记得五十年前的今天,我俩在南京结成连理,大刚报也登载启事。人生七十古来稀,眞是可喜;人生七十方开始,岂是奇蹟。多少辛酸,多少欢乐;点点滴滴,似诗似画;是一首人生绮丽的诗篇,是一富人生柔美的情画。如今,花开满园,果实丰硕;有六壮士、七仙女、子孙满堂;幸福满人间,快乐在心田。在金婚的前夕,祝福我俩白首偕老,情爱永系。

  • 文章榮民今昔感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郄開甸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荣民感怀 荣民医院 抗日诗篇

    余亦忝爲榮民行列中一份子,身體不適,時就醫於榮總,因人多,掛號、候診領藥均須依次排隊,且時間很長,所見到的人,大多數爲榮民身份,有的是步履維艱,精神萎縮不振,另有老態朧鐘,反應遲緩而成癡呆,再有骨現如柴,面容憔悴,形同枯木,看到這種情形,內心中不知是怎麼的,就泛起無限的回憶和感想,這可能是基於我們是同類吧!今天這些衰老的榮民們,從前亦有過美好的青春時代,和風光的歲月,他們均具有熱心愛國的志氣,有鋼鐵般的革命精神,從戎於疆場之上,沉潛於仁義之中,在抗日戰爭...

  • 文章邊地晨暾 鳳嶺豐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纪念碑 李生庄 《腾越日报》 诗篇 教育理念

    还不愿离去。此情此景,感人肺腑,生庄先生更是刻骨铭心。让我们再翻开生庄先生那篇荡人心扉的诗篇吧:平生不流泪,流泪为诸生;相处三年半,怡然一家人。精神相感召,授业系真诚;诸生亲近我,我更爱诸生。世路多折磨,劳燕东西分;此心非铁石,能不动衷情?怕尝惜别味,温语告诸生;不必来送我,免却烦恼恨。诸生不解事,依然送我行,我见诸生来,热泪生于心。阴云漫天际,苦雨亦淋淋;默对东郊外,苦脸笑相迎:汝等归去也!强笑促诸生;队列向东去,不听我所云。玉璧坡前草,青青离别情;诸生

  • 文章宋诗名家与“江西诗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2期  作者:劉棨琮 出版时间:1980-10-02
    关键字: 宋诗演变分析 北宋四大家 山谷诗 江西诗派 宋亡遗民诗篇

    评云:「宋人于诗无所得,所谓法者,不过一字一句对偶雕琢之工,而天眞兴致,则未可与道。其他如万季野「诗问」与吴乔「围炉诗话」,评论宋诗尤为激烈,其谓宋诗主于议论而多伤浅薄,唐人以诗为诗,主于达性情,而宋人则以文为诗,诗集甚多而不耐读。斯言岂其然哉?愚意未可定论。大抵诗篇演进而宋,通行日久,故遁而均露其才华辞藻于词,诗之地位为新词取代,诗体虽自出新意,然较之词人声望,则略逊一筹。故「古今词论」有云:「宋人词才若天纵之。诗才若天绌之。宋人作词多绵婉,作诗便硬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