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袁世凯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陈青筠 平卧 咳嗽 彭阳 袁世凯

    燮公音容须髴。岂父母爱子之心,历久弗替,不以幽明而异趣耶?八三、彭春谷白圭之玷丹棱彭旸字春谷,别号丹棱山樵,工绘事,兼擅山水、走兽、翎毛。山水初法宋人,后参四王,得其神似;鸟兽用笔精细。民初客寓津门,声誉鹊起,当道多与往还。袁世凯图谋称帝,改元洪宪,曾订制磁器多种,上书洪宪年号,以备登极后使用并分赐臣工,其图案即彭氏所设计者—白圭之玷,不可磨也。尝见所绘川西犛牛图扇面,纤毫悉具,近郞世宁,惟神采适逊耳。

  • 文章李恩波的順口溜 傳頌一時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62期  作者:戴樹勛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李恩波 诗文 袁世凯 顺口溜

    塞外,民国初年,印刷业不发达,学塾及学校之参考读物奇缺,当时的学生多抄录李之诗文当作课外读物,因而李之大名,广布于莘莘学子之中。民国初年,袁世凯弄权刺死宋教仁,全国舆论譁然。公祭之日,以热河都统名义祭奠之挽联,即出自李恩波手笔,为许多参祭者所赞誉。其联曰:一人被刺天下惊,远之林肯,进之伊藤。大厦将倾梁木断,危哉中国,恸哉先生。李恩波最为大家所传诵的,是他的一首顺口溜。民国初年的北方,十分保守。妇女们平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每年的庙会时期,才会

  • 文章閒話湯圓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于建華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汤圆子 元宵 袁世凯

    宋朝时,民间开始流行一种「元宵节」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就是用糯米粉搓成椭圆形或球形,里面包红糖和芝麻等配料,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最早称为「浮子」,后来改称「元宵」。我们海州一带称「元宵」为「汤圆子」或「元宝」。海州人之所以称「元宝」?乃因正月十五元宵节尙在过年期间,过年期间,大家要说吉利话,「元宝」代表钱财、富有,人人有钱,家家富有,是大家共同的企求与心愿,所以称它为「元宝」,在新年期间讨个吉利。平常日子,一般还是称作「元宵」。不过,在袁世凯称帝后

  • 文章辛亥革命成功中山先生让位袁世凯 击破日本支援清廷割裂中国之阴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8期  作者:冰一  出版时间:1988-10-2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袁世凯 同盟会

    「汉人袁世凯若能推翻淸室,便可酬以总统」之密议遂生,此密议先由黄兴电托汪精衞(时在北平与袁氏父子有往来)转吿袁世凯,当阴历十月初旬,北军攻占汉阳后,冯国璋本有乘胜恢复武昌之计划,以袁世凯阻止而罢,之后南北表面公然议和,而袁、黄间磋商酬庸密使,往来于武汉宁沪之间,北方密使廖宇春与黄兴代表顾忠琛,即于十月下旬在上海签定「先推倒淸室者为总统」之密约,今此密约已公开于世史,此密约虽非中山先生之造意,但亦确得中山先生赞成,阴历十一月六日,中山先生自港抵沪,十日当选为总统

  • 文章莊思緘風格峻整(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期  出版时间:1972-06-15
    关键字: 庄蕴宽 袁世凯 云南起义

    的,再经黄克强、张季直、梁任公都同声反对,怎肯仗马寒蝉,贻讥朋辈?他半开玩笑地对人说:「我每天坐车上院办公,都不拉上车篷,要是对我过不去的,好让他们从车后开枪。一则对我这大好头颅,距离很近,不劳瞄准;二则不致伤及车夫,以免误杀无辜!」蔡松坡、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起义声讨帝制,袁世凯咬牙切齿痛恨这个「宝古老」的蔡。想起蔡是李经羲提拔起来的,欲使其赴滇「宣慰」,特送貂裘一袭;李佯作不知,谢赏而不提赴滇的事。熊希龄于五年一月十六日到京,袁又找到他留吃午饭,请他南下

  • 文章我的父亲袁世凯(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袁叔楨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袁世凯 生前事迹 日常起居

    有一次,我問他:「爸爸,爲什麽不上澡房去?」他笑著回答說:「那個味兒不好。」澡房裏的恭桶可以抽水,他反認爲氣味不好,用馬桶卻認爲沒有氣味,這眞是奇怪的邏輯。他平時不喝酒,只是逢年過節喝一些紹興酒。他嘴裏經常銜著雪茄煙,卻從來不抽水煙、旱煙、香煙,特别是鴉片煙,那眞是他深惡痛絕的東西。他在小站練兵時,有一天獨自一人出外巡查,恰恰在一個營盤裏發現了一個小軍官在偸偸地抽鴉片煙。這個小軍官一見是我父親闖了進來,手裏的煙槍沒有來得及放下,嚇得渾身發抖,立刻翻身下地...

  • 文章白狼史話(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程玉鳳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白狼叛乱 河南政局 袁世凯

    座之下,以免敌人发现,跪祷盟誓,秘不发丧,继承遗忘,铲锄国贼。于是宋老年被推戴为总杆头(即「大当家」),代统旧党,冲刺出走,入据母猪峡旧地,招集故众,续起反袁,岂意潘善同贪袁之十万元赏格,悖义食盟,潜于六日晨投向王景元告密,「狼」之死谜揭开。或云:白阆有叔弟二人,闻知其尸所在,恐被株连,乃自行告密。不确。王景元同靳敬民乃掘尸割头,寅夜带囘临汝城中,秘不声张,送呈其标统(犹今团长)张治公(洛阳人)献功。噫!白阆起事反袁,历时三年,转战五省,人震其名,袁世凯

  • 文章李烈钧先生与二次革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洪喜美 出版时间:1981-04-02
    关键字: 李烈钧 辛亥起义 袁世凯 二次革命 革命生涯

    投笔从戎之志。」[1]光緖二十八年(一九〇二)江西武备学堂成立,李以武宁县选拔之首名入学。未几,北京练兵处令江西选派四名学生赴日习陆军,再以首名由赣资送赴京覆试合格,(余三人为胡谦、欧阳武、余鸡松),遂于光緖三十年(一九〇四)赴日,先入振武学校习炮兵,两年毕业后,入四国砲兵第十二联队实习一年,光緖三十三年(一九〇七)十二月,入士官学校第六期,仍习砲科,李根源、阎锡山、张凤翽、唐继尧、赵恒惖、程潜等,都是同期生。[2]李烈钧在日本留学,前后五年,时値日俄战争之后

  • 文章北洋軍蹂躪川民之慘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6期  作者:則平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北洋军 护国运动 袁世凯 四川人民

    民国五年护国之役,袁世凯派北洋军曹锟、张敬尧等部入川。北军纪律废弛,且以征服者自居,奸淫烧杀,无所不用其极,川民痛苦,惨不忍言。以是激起全川民众之愤慨,羣起与北军为敌。袁军在川中之惨败,终以促成袁氏之取销帝制,忧愤而死,凡残民以逞者靡不败,袁氏固难逃此公例也。当时北军在川骚扰情形,民国五年十月出版之「护国军纪事」第四期(编辑者:中华新报馆),载有「川叟陈学成泣吿世界血书」一文,可窥见其槪要。本文前载有编者按语云:「文汇报四川十五日通信云:附寄繙出陈学成

  • 文章四川黨人參與肇和及江陰之役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0期  作者:靑士輯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四川党人 辛亥革命 袁世凯 肇和之役 江阴之役

    民国四年十二月五日,四川党人参加肇和等军舰之发难,明年再发难于江阴。辛亥革命,陈其美都督沪军,西南各民军饷械路通,而功以成。民国二年,讨袁世凯、世凯以郑汝成扼据龙华制造局,运道阻,家要地也。世凯初命汝成驻上海,兵警均易北人,欲以制民党,而党人率嗾刺客王明山死汝成于北渡桥,谓是可遏世凯野心,帝制或将中辍,世凯意殊不然,以筹安会为枢机,各省疆吏应之,斋表劝进。外使惑于谄巧之说,亦私议共和于吾国不适,至是党人冀一击以正中外之观听,而夺舰事起矣。时陈其美偕蒋中正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