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秋高肥忆射阳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周雲海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螃蟹 洞穴 吃法

    金风送爽,霏霏雨丝,落在身上,更有种淸凉感受,大热天的暑气也消除了;在这节骨眼里,该是秋高「肥」的季节。谈「螃」的产品:小的毛,不足挂「齿」,没有一点儿鲜味,说不定小毛里藏有寄生虫,有时还会吃了中毒现象,或者是「拉肚子」,眞犯不着;如果说海里的尖螃,肉板黄粗,带有种咸苦涩味,也不对劲;唯有湖水中生长的「螃」,味鲜色美,活蹦活跳地,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螃的出产,以湖水生长的最佳,当无可置疑,但家鄕射阳湖的「螃」,更闻名海上;以往承平岁月

  • 文章温州名特产甲壳之秀——青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汪仁傑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特产 青蟹 灵昆

    ,学名锯录青,温州俗称蝤蠓,是一种经济价値较高的食用,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据分析:内含蛋白质百分之十九,脂肪百分之八,还有糖类,灰分,多种维生素,既是宴席上的佳肴名菜,又是身体虚弱者的滋补品,属于国内外市场上紧俏的水产品,目前还销京沪深圳港澳等地。青有五对胸足,是爬行、游泳和捕食的重要器官第一对胸足很发达,末端似钳,叫螯足,用以捕食,若遇敌害,进行搏斗,斗不过对方,自动断足逃命,蜕壳时再生;第二对胸足至第四对胸足,尖如爪,叫步足,用以爬行

  • 文章【温州地方风味】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張懷宇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海鲜 螃蟹 江蟹 水产

    药杯应阻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自是杨雄知郭索,且非何胤敢鋹锽。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强作南朝风雅客,夜来偷醉早梅傍。唐·陆龟蒙:《酬寄海

  • 文章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食物 品种

    ,亦可写为,系节足动物,淡水咸水皆有生产。其头胸部甲甚阔,腹甲遍平,屈折于胸部之下,有横纹,雄者小而尖,雌者大而圆,脚五对横行甚速,第一对变形,被称为螯,其尖端分歧似剪,为检取食物之用。种类不多,常为吾人所食用者,仅有梭子、河、与青,数种而已。性寒,食时须加些生姜,以减寒气,其后面肚脐为排泄之器,含有微毒,不可食用,以上为略谈各种类之状况,兹再一一分别详述如下:㈠梭子:梭子吾国东南各处海中,不分季节,统年都有。其体形有点像织布的梭子

  • 文章家庭浙江菜套餐 第二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1期  作者:李梅仙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浙江菜 菜谱

    一、呛材料:梭子三只,盐一斤,冷开水十二杯。做法:⒈取一陶锅,加入盐及冷开水,搅拌至盐完全溶化。⒉洗净后,沥干水分,整只放入陶锅中,醃四~五天,取出,刴块。⒊食用时,沾米醋,独具美味。老师的叮咛:※制作此菜,切不可用金属锅,因所使用的盐相当多,又需长时间浸泡,金属锅易起变化,故最好使用陶锅、瓷锅或其他如锅宝类之强化锅。※梭子即台语所称的「蛏仔」,属海的一种,若无梭子,可以其他海代之。※沾醋食用,可去腥味及咸味。

  • 文章蒸炰大闸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9期  作者:戎行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大闸蟹 烹饪方法

    故鄕宁波,川流纵横,江河交界处,用石块高砌一道闸坝水门,河水能出不能进。退潮时,流向江中之水更是湍急。每当秋风起时,菊花正黄之际,那栖生在江河之滨的螃,缓缓地抢着这股激流,从江中爬上闸坝,一边寻觅食物,一边借此激流泄卵产子,因此为渔夫乘机网获,这就是故鄕宁波有名大闸之由来。玆将先母生前常做「宁式蒸炮大闸」烹饪方法介绍如下。材料:选购质重壳硬、脐圆新鲜的肥三四只,鸡蛋靑二只(打开鸡蛋取出蛋黄),葱花、姜丝、花生油、料酒等,酱油和香醋一小碟,另加姜碎

  • 文章记象山之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8期  作者:陳慶粹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象山 螃蟹 青蟹 往事回忆

    民国十五年,余于役省垣,任职浙江省财政厅,秋冬之交,杭州各海味店,辄以红色金字招牌,大书「象山靑上市」,余见之,食指大动,每生莼鲈之思焉。象山半岛,三面环海,出产海味,而靑尤著。最佳者产于下南鄕之关头塘,通常如碗,大者如盘,两螯如儿臂,黄多而肉肥鲜。又有一种软壳重皮靑,尤为名贵,惟运销外埠者,多为西鄕西周港所产之货品。因西周港为海口,交通便利,不若关头塘之靑,交通不便,产地价高,商贩无利可图,不易外销,外埠老饕恐无此口福也。再为稻,产于上下

  • 文章黄花时节初肥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陸昌寅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吃法 秋季 南京

    钟山白云缥渺,栖霞红叶翩千,正秋风乍列,晓露凝霜,紫背、赤毛、靑爪,吐沫如雪,嚱嚱有声,一篓篓无肠公子应运而登于菜市场上,贩者以草索系之成串,雌雄相间,每串约银币壹元,大者可十只,购者视其甲坚、腹厚、色深而健壮者为上选,置之缸中,略以水浸之,使沫吐秽尽,而后加竹篾于釜中蒸之,初尙闻爪甲触釜鼎挣扎声,逐渐声寂,而釜边热气喷射,香四溢,约四十分钟,可以取出享用。京中用大灶,焚以干柴,速之茅草,火烈而急,余烬犹可保温。食时按人数取出若干只,随吃随取,不致彊冷

  • 文章漫谈抢的加工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8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螃蟹 美食 加工 渔民

    拜读本刋第九十六期汤强阿哥的大作,「难写难像的宁波方言」里第二节;「比」最劣质的抢,宁波的抢,名闻遐迩,尤其是新风抢黄,呈鲜红色,肉如透明的玉,其味之美,无与伦比,为「压饭榔头」中之隽品,近年来旅台同鄕,亦有制造应市者;品质优劣不可以道里计,阿拉宁波还有一种最劣质的抢,上面无壳,体形较小无膏无黄,肉色死白,咸中带苦,除贫苦人家购作饭菜外,无人问津,此来源如何?言人人殊,但品悬殊,可以断言,其名为「比」,这个「比」字又写不出像不出

  • 文章忆浙东的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1期  作者:蘇興活 出版时间:1975-11-30
    关键字: 螃蟹 抓捕 食用

    笔者生长在浙东瓯江岸边的农村,这地方,可以说是螃的王国。每年在农历秋冬及春夏末季开始,农田里的稻穗,到处呈现一片金黄色的时候,也就是螃们最活跃的时候了。那个时候起,到处都能见到牠们的脚迹。稻田四周的田堘,有的是泥堆砌成的,有的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的。在这些田堘的底部,都有或大或小的洞。洞外是稻沟,稻沟里有水。螃就住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泥洞或石洞里面。那一个洞里住着螃,那一个洞里没有螃,内行人很容易看得出来。如果螃是早晨进洞的,到傍晚一直没有出来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