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虎山公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官学校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官学 学校历史 罗卓英

    校董,因经费困难,决计停办初中,仅办高小,统计此八年间,梅河中学,迄未实现,湖初中虽有十年历史,但仅毕业一班,学生仅得十三人;小学形质,祇维现状,实因时局不靖,人谋未臧,学校如患间歇病焉。民国二十四年春,聘蓝绎铬君为校长,三年稳度,渐见新机。民国二十五年三月,罗卓英先生自军中乞假返鄕省亲(时任陆军第十八军军),与父老商谈地方事业及鄕村敎育问题,复倡议整顿小学,恢复中学,鄕人一致赞同,遂择定湖寮五虎山麓社坛为校址,定名为虎山公学。四月十八日,亲自主持建校

  • 文章虎山麓的歌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羅偉郎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音乐学习

    每次虎山公学旅台校友擧行「四一八」校庆时,张载琅老师都会来参加聚会。在开会前,我们一定要全体起立唱「校歌」,这首雄壮激昂的歌,是罗董事长卓英先生亲撰的词,名音乐家司马聪先生所谱的曲。这时候,我就请张老师出来指挥唱「校歌」,大家就会怀念起当年在校时,每天朝会升旗时声震五虎山麓的歌声,又一次地在我们聚会中高唱起来「中华民族,虎虎有生气……」。不幸我们敬爱的张载琅老师,在今年(七十七)七月八日晚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校友们听到这个消息,眞是不敢相信,而每个人

  • 文章記鄕賢羅前校長博平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藍兆林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人物事迹

    前些日子,由台南一位老学长詹邦畿兄,寄来「广春楼随笔」一书,原著为「广春楼主」亦即詹邦畿学长笔名,经笔者阅读再三,其中目录二有「萍纵奇迹」一篇—虎山公学忆往,令笔者读后颇多忆感,更体会到詹学长记述描写之眞实,除了对詹学长表示五股投地佩服外,仅补述母校罗博平校长一些生平遗漏事迹,以飨吾邑鄕友及在台母校同学。虎山公学乃已故吾邑罗慈威(卓英)将军创办,当时一边兴建一边办学,罗博平先生即为第一任校长,创办初年,笔者即进入校五年级乙班就读,记得当时母校只设中预班

  • 文章罗卓英先生创办虎山公学的故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罗卓英 创办过程 学校历史

    者多年矣。「玆者国家安定进步,处处需要人才,正为吾人兴学育才之最好时机,余理想中有一远大兴学计划,拟仿照上海中国公学制度,于故鄕五虎山麓创建规模宏大之虎山公学一所,先分设中学小学两部,尽量收容儿童靑年。将来事业发展,国家需要亦可增办专科学院或大学,预拟将五虎山区全部公地一千余亩申请拨为建校基地,划为天然校区,兴建行政大楼、课室、宿舍、图书馆、科学馆、体育场、敎员住宅、校园等,现代敎育应有之设备一应俱全,成为一个理想之文化城。「此一远大计划,余决心求其

  • 文章雄壮激昻的虎公校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规章制度 校歌校徽

    五十,头发斑白,余亦年登古稀,联想及此,更为之感慨万千矣。虎公校歌,雄壮激昻,为鼓舞靑年精神,配合抗战敎育,确是一首名歌名曲伟大之作,迄今历时三、四十年,海内外校友每逢集会聚餐均为同声歌唱,砥砺精神,其对校友印象之深可知矣。但校歌之由来,知者不多,玆承大埔会刊来函征稿,余愿略述经过,以留存鄕土敎育文献之一页,俾我亲爱精诚之虎公校友永志不忘也。虎山公学建校奠基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十八日,当年由罗卓英将军发起建校,获得地方父老赞助,率同民众靑年擧行隆重奠基典礼于湖

  • 文章建校一〇四年校友欢聚台北虎公校庆侧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詹邦畿  出版时间:2011-04-30
    关键字: 校史 校庆 校友情深 精神”

    第一届校友 詹邦畿别出心裁的邀请柬建校逾百年,历尽沧桑,却风华依旧,仍旧巍然矗立于梅河之滨虎山之麓的母校—虎山公学,校庆是在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八日,但一个多月之前,各地校友都已接到邀请柬,约往位于台北火车站附近的天成饭店,欢祝母校一〇四年的校庆。小小一张邀请柬,设计却别具匠心。一开头,就看到如此两行字:光头、赤脚、种木薯—是刻苦耐劳的实践军训、周考、课间操—是坚强智能的锻炼虎公精神不错,这就是「虎公精神」。看到这两行字,让我们这些年皆耄耋的校友,莫不

  • 文章虎山公学两校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詹邦畿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校友 往事回忆 生活现状

    虎公校友中,在海外发展有成者可能为数甚伙,但是与我交往较密切而且使我钦敬其人的,在侨界校友中只有两位,一位是朱晋韶,一位则是蓝仁昌。朱晋韶与我,同是虎公第一届而且是同班的同学。在虎公三年中,最初当班长的是双坑的何顺麟。何顺麟做班里的管家婆,大槪做了一年就倦烦求去,继任的就是朱晋韶。朱晋韶能任劳任怨,不惮烦琐,这一干就干到底,直到我们毕业为止,班长就没有再更换过。在全班中,他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好家伙。每次纪念周或朝会时担任纪录,除罗习武、吴裕旋及笔者外,他

  • 文章千秋事業纔半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詹邦畿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名人事迹 校友重聚

    不能再好了也。很凑巧,我们的母校—虎山公学,在今年的四月十八日,恰是建校五十周年。在台北参加庆祝餐会的时候,罗伟郎兄曾频频向我拍肩膀,吴克勇兄又不断邀我干杯,他们两位共同的用意,是要我在酒足饭饱之余,写一篇文章,以纪其盛。罗吴两位学长之命不敢违,南返以后,就赶快找稿纸,准备洋洋洒洒写它数千言,但稿纸一经摊开,却有无从下笔之苦。盖万事开头难,而文章开头之难,或更甚于其他之事者。文章既然一时开不了头,只好一直搁置著,这一搁,就是四五个月的时间。大槪在暑假将要结束

  • 文章我在虎山中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言訥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学生生涯 趣闻轶事

    在外婆家一住三个月的记录,但离开的时候,祇学会了两句河洛话:一句是「度溺」(瘦猪肉),另一句是「悲度溺」(肥猪肉)。虎山公学校景(木刻名作)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使我无法适应饶平县城的学校环境,所以祇读了半年,就自动休学了。囘到家中没有多久,就听人说,大埔有一个罗将军,正在湖寮盖一座很大的学堂,叫做甚么「湖中学」(其实是「虎山」中学,鄕下人凭直觉判断,以为学校设在湖寮,学校名称自然是「湖」了。听到了这些话,使我悴然心动,我暗中下定决心,要到「湖」中学

  • 文章虎山公学忆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4期  作者:言訥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学校环境 学校生活 师恩难忘

    一、前言踏出母校——虎山公学——的大门,转眼之间,已将四十寒暑;而大陆沦丧,我校蒙尘含垢亦将三十载。在这漫长的岁月之中,其间十年,或为继续深造,或为奔忙衣食,而飘萍南北;其间三十年,乃为仓皇避秦,而乘槎渡海。然对母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未能或忘;尤其往日良师益友之前尘旧事,更是历历在目,时萦胸臆。今借「大埔会刊」一角之地,撰此「虎山公学忆往」之文,无非借此以寄托恋念情怀耳。二、五虎山麓的巍峩黉舍母校位于湖寮五虎山麓,校舍为钢筋水泥所建之四层楼房,呈「凹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