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萧县共返回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諺數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祥漢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萧县 谚语 邻居

    一、遠親不如近鄰。一、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一、有錢難買早知道。一、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一、人老彎腰把頭低,樹老焦梢葉子稀。一、鄉裡人不識貨,單檢大的摸(拿)。一、寧吃飛禽四兩,不知走獸半斤。一、啞巴吃扁食(水餃),心裡有數。一、這山望著那山高(人常不滿現狀)。一、前有車,後有轍(做事有軌跡可循)。一、幹啥說啥,賣啥吆呵啥(守其分,盡其力)。一、高燈矮亮(燈高可以照到較廣的矮地方)。

  • 文章萧县古蹟集锦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中立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萧县 古迹 简介

    界。扶阳故城汉置县,为韦贤侯国,后汉省。见沿革爵封表。(寰宇记)扶阳城在萧县西南六十五里,(一统志)在萧县西南。杼秋故城汉县,东晋废。见沿革表(寰宇记)在萧县西七十五里。(后汉书盖延传注),杼秋故城,在今徐州萧县西北方。(方舆纪要)在萧县西七十五里,又云,在砀山县东六十里。按(一统志)杼秋故城在砀山县东,又兼存寰宇记说,盖当萧砀错壤,考两县疆域,萧居砀东南,砀境东五十里,至侯家口界萧,萧西北至唐家砦九十里界砀,以道里记之,故城当入萧境,或云今其地为吴家丛林砦

  • 文章萧县蒸槐芽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沈美雲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苏北 萧县 槐芽

    過了年,打了春,睡了一個冬天的大地醒來了,她喚起了萬物;於是草木萌芽,江水溫暖,隨着和風,吹囘了自南方歸來的燕子,這正是蘇北居民吃槐芽的時候。蘇北一帶,柳、槐最多,塘左溝右,庭前宅後,到處成蔭,柳芽可食,槐芽更佳,味美而富營養,是居民最喜歡吃的一種免費食物之一,那兒的人們,不管老少,沒有一個不喜歡吃的。槐樹分爲兩種,一爲楊槐、一爲土槐;楊槐味苦,土槐味甜,槐樹秋冬落葉,逢春發芽,滿樹嫩綠。土長在那兒的村婦,三、五成羣,分別取過一支長的竹竿,竿頭上綁上一把...

  • 文章萧县概述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萧县 历史 溯源

    萧县于我国春秋时为「萧国」,后附庸于宋。自秦汉以来,历代均建制为县,故吾萧县由来久矣。萧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隅,与铜山、丰县、砀山及河南之永城、安徽之灵璧、宿县为邻。全境狭长,状如琵琶。山川秀丽,平原广敷。古蹟灿然,贤良辈出。诚朴敦厚,勤奋宽容。风行草偃,蔚为习尙。民国二十七年前,县政斐然。二十八年后,抵御日寇,保衞家鄕,英烈事蹟,史册昭昭。三十八年,世局丕变,吾萧鄕亲来来台者众。经集议筹组同鄕联谊会,每年春节分区集会,团拜祭祖。藉敍鄕情,而敦鄕谊。兹以政府

  • 文章皇藏峪的莪子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道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皇藏峪 莪子

    今年五、六月間,敬先鄕兄返鄕探親帶回一本現在大陸出版的「蕭縣志」。得閱,讀到第四章,土特產。其中記載皇藏峪莪子。甚感有趣,並覺應大力硏究,以保原種,以免人爲的滅種之危。今特摘錄以供鄕親參考:「三千多畝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裡都有出產,其中以瑞雲寺週圍以及寺南雙頂山、鉆天山、皇藏洞最多,狼窩、過山路等地次之。主要原因是林木、落葉、乾草較多,年積月累腐朽之後,給莪子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每年六~九月汎期一到,爲產莪旺季,連陰雨時,每天有上百人進山採莪。皇藏峪莪子...

  • 文章童年回憶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姜武海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童年 蛁蟟

    蛁蟟的學名又稱蟬,蛁蟟分爲大小兩種,大型的較爲一般常見,小型的比較少些,因爲牠的體積小而又機警,所以又稱牠爲精蛁蟟。精蛁蟟叫聲尖銳,有時又以喋喋之聲,斷斷續續的叫個不停,以牠的叫聲很容易識別。雨後天黑捉蛁蟟猴,蛁蟟猴沙地最多,雨後沙地潮濕鬆軟,這時正是蛁蟟猴出土最佳時機。小朋友三五結伴,拿著籃子,走到樹林間樹幹旁,頭一斜面對著微白的天空,很容易發現,樹幹上有蛁蟟猴在爬動著,這時,即可用手手輕的將蛁蟟猴拿下來,放入籃中,帶回家以後洗淨,放鹽油炸,香脆可口。...

  • 文章家鄕年俗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郝孟九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年俗 简介

    我是鄕下人,来写鄕下事。住在城市街上的人,叫鄕下人为鄕瓜子。我们鄕下人,叫他们为街滑子。鄕巴老说的话,恐怕就难登大雅之堂了。我的家鄕,地处萧县西境。西邻河南省永城县。河南人叫我萧县人为萧撇子;我萧县人叫河南人是「蠢河南,知情懂理是萧县」。萧县人确实是撇。举例说某仁兄上街吃早点,身上只有两个铜钱。坐下来喊一声,来碗妈糊(一个钱一碗),来盘煎包(一个铜钱两个)。心理有数,只能吃两个。吃完算帐,交了两个铜钱。随时说:「老板,包子味道不好。」鄕村里的人,自吃过

  • 文章返鄉掃墓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曹明仙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扫墓 杂记

    民国七十八年三月三十日晨,约同杭州侠仙二哥嫂,一行四对夫妇,由杭州出发,在卧车上经过了一夜两天,抵达徐州时,已经又是夜晩了。姪女君芳夫妇在车站月台上等候,他们只认识侠仙二哥嫂,经一一介绍后,始亲切地寒喧起来,当晩下榻宏达宾馆。次日搭乘小型客车(面包车),直驶家鄕萧县。初春的淮北地方,还有点儿寒风料峭,午后多云的苍穹,不时飞过三、五只在台湾难得一见的乌鸦。我们的旅行车,奔驰在两旁种着白杨树的国防大道上,心中眞的体会到了「近鄕情怯」的滋味,似欣喜也有些儿悲凉

  • 文章家鄉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羋復培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简记

    △「老實(石)頭。」——指憨厚保守之人。△「一老本等的。」——指守本份的老實人。△「不沾板!」——謂對事夠不上標準;對人難及對手。△「掉瓜子(輕聲)!」——形容人落淚。△「小倭班(輕聲)」——靑少年所組成的戲班子。△「大惡賴!」——多指靑少年慣喜耍賴的人。△「大牲口。」——指馬、騾等較有烈性之牲口。△「駟馬三分龍。」——馬有烈性,須小心駕馭。△「老笨牛、大老尖(肩)。」——健壯的大公牛。△「老嗣(飼)牛。」——母牛。△「牆旮(哥)旯(啦)」——牆的角落處...

  • 文章家鄉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芈復培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简介

    △「轉蓮。」—向日葵。△「侃空。」—說謊、說瞎話。△「翻毛脊。」—屋瓦圓弧朝上的蓋法。△「老齋公。」—出家人對施主的稱呼。△「聚子、端子。」—即漏斗叫聚子,爲取聚財不漏財之意。端子爲量酒、油等液體之用。△「夾尾巴頭。」—指畏縮不敢出頭之人。△「牛腿盒子。」—即駁殼手槍。裝於木盒內,狀如牛腿故名。△「戕刀磨剪子。」—已沒落之行業。肩一長凳,遊走四方,以磨刀剪謀生。△「光腚戳螞蜂窩。」—自找麻煩。△「人心要實,火心要虛。」—人要誠實不欺。△「蘿蔔好吃氣難聞。...

共52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