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莒县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莒县的酸煎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張友誼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酸煎饼 饮食 莒县

    在胶东一带,人民昔日的主食是煎饼,多用小米或高粱泡水磨成糊,再用鏊子摊成煎饼,穷苦人家也用杂粮掺地瓜干、甚至地瓜秧摊成煎饼。摊煎饼需要技巧,不但要摊的薄还要摊的快,所以当时农家的姑娘,一定要学会摊煎饼,否则不容易嫁出去。在莒县一带,他们嗜酸,吃酸煎饼,把磨好的高粱糊,放置一两天,等糊变酸了,再烙成煎饼,酸味十足,外地人难以入口。是不是酸煎饼也像现代酸牛奶一样,里面有活菌,有整肠的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酸糊经过加热,一切菌类都被杀死了,所以在效益方面

  • 文章劉勰是武進鄉親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8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刘勰 武进 东莞 莒县 晋陵

    的,一个莒是齐邑,另一个莒则是鲁邑,此两个莒,都在今山东境内。还有一个莒却是周王畿内邑。至于东莞,据辞源和辞海东莞条下的注解,说东莞是郡名,也是县名,以东莞为郡名的便有两个地方,以东莞为县名的有三个县,刘勰是东莞莒人,东莞在前,莒在后,故这个东莞是郡不是县,莒是县不是郡,莒县为东莞管领,故言东莞莒人,所以我们先来硏究这个东莞郡究在何处?据辞源和辞海东莞条下的注解说东莞郡有二,其一是西晋时代设置,治所在今山东莒县,此郡在北齐时便废了;其二是东晋侨置东莞郡在今武进

  • 文章「重修莒志」在台影印出版莒县旅台同乡联谊会成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莒县同乡联谊会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重修莒志 莒县旅台同乡联谊会

    山东省莒县旅台同鄕有数百户,约三千余人,散居全台各地。热爱鄕土耆老,关心桑梓文献,尝于十余年前倡议在台重修莒志,几经聚商,正感资料难臻完整之际,得知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中国方志中有「重修莒志」全部都二十册,经洽借影印在台再版,由鄕友唐立生主其事。特请前莒志编纂李艳炳南公为「景印重修莒志」作序并题字,前莒县县长王衢幼眉先生、故宫博物院硏究员马晋封子晋先生分别为文记于后。将原有重修莒志二十本缩印精装二钜册,于民国六十九年六月重印完成。该志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二月

  • 文章莒县的特产——蟾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謝英才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莒县 蟾酥 地方特产 医疗卫生 经济金融

    一粒如半粒黄豆大的毒疣内藏乳状毒汁,这就是牠的武器,别的动物不敢吃掉牠,牠就凭此去呑食有毒的昆虫,采集后晒制成蟾酥饼,它有剧毒,所以家庭中保存时要放在严密处,人若服少许即会毙命,而且没有药物可以解救,采「蟾酥」是莒县南鄕以「十字路」鎭为中心附近的几个村庄人们的专有技能。每年秋末冬初秋收以后,三、五人合成一组,担著简单行李和炊具,「下河」去采蟾酥,主要工具是一根数丈长的竹旱,一端綑绑上约三尺直径的半圆圈,沿圈结成袋状的网深约三四尺,名曰「扒网」,他们沿着河流

  • 文章莒县四大鎭之一的十字路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謝英才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莒县 十字路镇 故乡风貌 教育机构 抗日战争

    的国产品,每隔五天有两次「逢集」(俗称「逢山」),每月逢一及六是大集,逢四及九是小集,春冬两季「逢会」,旧四月初六是春会,十一月初一是冬会,逢会之日各地商旅云集,连县城里的百货公司都来扎棚设店,市场人山人海,「马戏团」、「推洋片」、说书唱戏及各种杂技都来演出,最为热閙。鎭上设有警察派驻所,有一所鄕农学校推行管敎养衞寓兵于农的鄕村建设敎育,又长驻保安队,算是莒县南部一股治安力量,每当年景不好地方上閙土匪或是「靑纱帐」季节,四周农村的富庶人家经常牵着牛驴,肩挑细软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