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共返回4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苏的艺术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8、19期  作者:劉獅  出版时间:1972-07-16
    关键字: 江苏 艺术 绘画

    讲到江苏的艺术,题目太大,范围太广,多得可以写成一本书,但也可「长话短说」。每一朝代之艺术家,都有江苏人,犹忆刘海粟曾经说过,世界的艺术是中国的好,中国以江苏为最好,而江苏则属上海好,上海便是美专好,因上海美专便是刘海粟所创办也。至于江苏之艺术能否代表中国?能否代表世界?当然很有问题,不过中国艺术历史悠久,自有其不可磨灭之地位,确系事实。个人之所以硏究艺术,还是因为江苏人的关系,因为云南是边陲之地,文化及艺术水准均比较落后,试想苗族、摆夷、猓猓等族所出

  • 文章王书府与蛋雕艺术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王永勝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蛋雕艺术 王书府 艺术成就

    王书府,一九六一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为天水市一中高级敎师。他在敎学之余,酷爱蛋雕及书法艺术。多年来,精心雕刻不同禽蛋艺术品百余件。其中人物群像中有国内外领袖人物,有历史文化名人、科学家;有传统吉祥图案,如百寿图、寿字图、牡丹图等;文学作品人物如红楼梦人物、唐诗人物等;中国古代文物图如商周玉饰、汉代石车马、汉代瓦当纹、甘肃文物马踏飞燕、天水风光麦积山;名人字画如于右任书法、齐白石草虫、徐悲鸿奔马等,以及其他山水风光等,件件作品无不精美,令人赞叹,堪称

  • 文章嶺南箏王的傳人—藍新德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藍寬慎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蓝新德 古筝艺术 艺术成就 艺术著作 传统艺术文化

    演奏员。1979年,报考中国音乐学院古筝研究生,是广东唯一考生,虽成绩突出,因故未能如愿。但却被中央音乐学院曹正教授,慧眼识中,得到殊遇,破格收录为校外研究生。此后,蓝新德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艺突飞猛进。进修期间,他经常拜访、虚心请教北京、上海等地客家古筝老前辈,收集、研究有关古筝、汉乐的史料,得到不少老艺人秘传衣钵古筝理论,其著述有深厚基础。蓝新德数十年孜孜不倦专心钻研究中国民族传统古筝艺术,他的成就得到了音乐界的肯定,被誉称为“惠州古筝第一人”,不愧为“岭南

  • 文章絃高救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期  作者:線光天  出版时间:1972-12-25
    关键字: 戏剧 剧本 文学艺术

    (全場絲絃卽南梆子)弦高(生):上詩列國干戈紛紛擾,何日方能罷兵刀,(白)俺、鄭國商人、弦高是也,昔者只因周王子邨好牛,俺也曾販牛去賣,頗有盈益,近日約得一個夥計,名叫錢如命,又買得一羣肥牛,近聞周朝牛價大漲,不免邀約夥計,做一個捷足先登。走啊!(唱絲弦二六)可嘆我英雄漢未過時運,只落得販牛兒戴月披星。自幼兒讀詩書原想上進,無人薦空懷着愛國熱心。每年間販賣牛常到周境,居商賈困市場直到而今。正行間抬起頭用目觀省,不覺得來到了夥計广庭。(掃白)行行走走不覺已...

  • 文章北海祭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期  作者:線光天  出版时间:1972-12-25
    关键字: 戏剧 剧本 文学艺术

    (全場二簧)鄭澹(老生):(上引)仰望蒼天,俯察民情。(坐詩)曾記當年在南溪,父子恩情一旦離,追思不孝傳血食,自已失錯怨得誰。(白)本州姓鄭名澹字北海,至今歲近古稀,兩眼昏花難閱陳詞之是非,兩耳皆沉難聽百姓之申訴,正當退避之時,豈可貪位戀祿,濫居州牧之職,想老夫爲官可嘩,(起機頭唱二簧慢板)年近七旬鬂髮頽,古稀將到夕陽微,我,此身正合隱居退,豈可戀祿不思歸。一旦辭官退此位,不管民情是與非。縱勿有宦囊返鄕鄰對,學一個少小離家老大歸。(掃白)想老夫在南溪之時...

  • 文章篆刻與青田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留葆祺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篆刻艺术 青石 印章

    姿容出众,能歌善舞。于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方面各有所擅。靑田灯光冻自明文征明之子文彭及文彭高足何震用以作篆治印之后,大行于天下。蒋诗提到秦淮八艳中竟有四位与篆印有缘,可见篆刻艺术发展声势之盛。而靑田冻石印章进入女性圈子,此诗应是最早出现的记载。二蒋元龙另有一首印诗是这样写的:紫竹修庐最可人 技之余亦自传真清琴浊酒相娱戏 江皓臣师何主臣原注:水晶长方桥钮印白文『紫竹修庐』,旁署江皓臣雪渔;靑田腰圆印朱文『技之余』款志云:『生予先生委制,木枣山房何震』。又:雪渔

  • 文章閒話拆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汉字艺术 谢石拆字 测字

    我國文字結構是方塊。在世界各國文字中,堪稱別樹一幟,多采多姿。文體之複雜,也是歡步環宇。在遊戲文化中,可作測字之道具,此固是小技。則其源甚古,流行極廣。唯前人所記之驗,恆多爲附會,但乃不經之語。然亦可資談助。挾此術、行腳遍天下,無遠弗屆。闤闠巨富,販夫走卒,靡不是衣食父母。溫州東公廨,處心臟地帶。行旅來去頻繁,陸繹不絕。往昔此地特色是測字攤處處。五步有擋、十步有攤。邑人遇拂逆或挫折,大抵求助卜測,以決疑難。報上一字,先聽其言,次察其神,察言觀色,便會口如...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作者:倩文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说话艺术 “祸从口出” 感悟

    味,这是因为未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话,是不容易给人深刻印象的。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是很有道理的。朱自淸也曾说过:「说话是一件费神的事,能少说或不说以及少说或不说的时候,沉默实在是长寿之道。」因此有的时候沉默也是代替说话的最好方法。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讲求「说话的艺术」,藉著说话来沟通人与人间的关系,藉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古至今,「话」一直维系着人与人间的情感,因此不可不重视之。

  • 文章溫州米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之江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艺术 生产 原料 米塑

    米塑,是一种用煮熟的米粉团作为原料,并添加颜色,制作各种人物、花果、鸟兽的民俗艺术品。它的可塑性很大,可以说,凡见到的物品,均可进行仿制。其工艺操作细致,造型生动,极受人们喜爱。据说,这种米塑艺术,是从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由北方传入的面塑演变而来。温州米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大约在清咸丰年间,以制作寿桃为主。在清代光绪年间最为盛行。当时有名艺人冯阿森,以做寿桃闻名于世,人称「寿桃森」。相传,阿森首创把舞台人物搬上寿桃。不仅艳丽多彩,而且形象

  • 文章粵劇與粵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陳運通  出版时间:1993-03-31
    关键字: 粤剧 粤曲 传统艺术

    陳運通,客家人,一流錄音傳播公司董事長,福斯關係企業、世界客屬總會顧問、中美音樂協會董事,漢唐樂府、中國琴箏研究會名譽理事長。國樂家書法家兼作家。一九四四年獲全國音樂比賽二胡獨奏冠軍。為一九九三年「文藝獎章」得主。歷任高級警官、中華國樂會常務理事,太極拳專刊主編,灌製唱片十餘張,其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並經常應邀在國內外表演,望重藝壇。

共412条记录 1/4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