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舞狮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節憶故鄕年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舞狮 年节习俗 舞狮技艺

    首先要说明,我非偃师人,乃是他的近邻孟津人氏,故无老王卖瓜之嫌,所写绝对根据事实,作客观公正的敍述,但因笔拙,亦只能形容眞实情形十之三四而已,请诸位鄕亲鉴谅,并听我道来:一:中原舞狮与他省之比较依本人于民二十七年参与军旅之后,奔走二十余省市之观察,可以知道舞狮在我国,有此风俗者,约占半数;但论舞技之高超,狮子状貌之逼眞,与我中原故鄕比较,差得太远,难及十之一二。他地狮子多以黄布作为狮身,画上条纹,粗制滥造,舞起来狮腹内之人,看的淸淸楚楚,先失去了眞实

  • 文章江西过年的舞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孫若梅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新年 舞狮 武术 师父 比武

    家鄕——江西新年的舞狮,不像舞龙那么普遍。舞龙,纯粹是娱乐性的,而舞狮却是技术性的。若无相当的武功,是不敢外出玩要的。舞狮者通常为六至八人——即舞狮二人,小锣,大鼓各一人,表演拳、刀、棍者二至四人,管香烛者一人。舞狮全在白天表演,而且多半自动登门,在一个相当广濶的场地摆上桌和櫈,一场舞狮约需将近一小时的时间。新年的舞狮,狮头是红色的,过年以后改为黄色。舞狮前,须在祠堂内先拜神明和祖先,然后由一人或二人表演。但与时下的舞狮大不相同。家鄕的舞狮着重身手的矫捷

  • 文章長興的花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蘇興活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花灯 长兴 元宵 鞭炮 舞狮

    从前太平时节,在元宵前后的一段日子,浙西太湖边上长兴城内灯火辉煌,金吾不禁,鄕下人也多于此时拥进城找亲戚,看花灯。这几天夜儿的各色灯火,把一座古色古香的长兴城,益发粧点得富于诗情画意。家家户户小孩子玩的手提灯儿不说,大人们玩的桃花灯、荡湖船、踩高跷、舞龙、舞狮、………等,都是够人瞧上半天儿。不管那样灯儿,都非常讲究;在长兴都是由纸扎店里的专门师傅巧心设计,不是马马虎虎像小孩子扎着玩儿就了事的。这些纸扎店,长兴很多,师傅们都是当过几年学徒、吃过苦、受过折磨

  • 文章新春童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醉侯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新春 猜谜 孩童 舞狮 家庭

    吾国民国,一年四季八节,最重腊月过年,因为农业社会里,农民胼手胝足,终岁勤劳,到了秋收冬藏的时候,方始大功吿成。他们到了大雪纷飞,农作空闲下来,正値腊尽春囘季节,莫不兴高彩烈,要庆祝一番,以表示慰劳的意思。在过年这段时期,农村妇女们,忙着包粽子、蒸年糕、炮油粿以备新年招待亲友。靑少年正在打鼔敲锣,学习舞狮舞龙,与邻村竞赛。童子们各以子踢踺子、打皮球、放风筝来游戯。其中最文雅有意义的,要算猜谜赌胜了。论起这种习俗,是我国文化之传统,历数千年而未绝。其方法

  • 文章舞狮与武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李玄湖 出版时间:1983-02-06
    关键字: 春节风俗 舞狮 武术

    中华民族,以农立国,靠耕种维生,故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敬天地拜神明,尤其新年期间,正届农事丰收之后,特利用此休闲时刻;一面为感谢苍天和神明一年来的恩赐,暨祖先的保佑,一面祈求吉利祥和。因此每逢年节,都非常隆重庆典。除奉行祭拜天地神明祖先的仪式外,同时以献演各项民俗游艺,藉表一片虔诚的敬意。例如舞龙耍狮、财神送宝、麒麟送子、打春鼓,唱莲花落、花鼓舞、提灯游行等,名目不胜枚擧,热閙异常,一片欢腾鼓舞景象,显示国泰民安。本文仅谈舞狮活动的梗况。昔时在我们家鄕新年

  • 文章憶英山元宵節玩獅子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期  作者:陶振民  出版时间:1969-01-10
    关键字: 湖北英山 元宵节 舞狮

    元宵佳节,伫立街头,听到「冬冬铛」的锣鼓声音,看到「蹦蹦跳」的狮子表演,使我囘忆到故鄕——湖北英山的「玩狮子」。台湾的狮子,只是一个象形的狮子头,头的下面连着一条长布,由一个人藏身在布里握着狮子头,随着锣鼓的节奏而舞动,另一个人拿着布条的一端,随着狮子的动作抖抖而已。全部表演技术,着重于舞狮子头的一人。看起来没有整体狮子的感觉。而舞狮子头的人,除弯弯腰,动动手而外;也看不岀有什么功力。尤其是「引球」的人,只是拿着球在狮子面前摇摇幌幌,没有一点与狮子抟鬪

  • 文章談鄉風憶童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童年记忆 舞狮习俗

    愈多,不但变「礼」为「红包」,更弄得凡事非红包不行,凡人非红包不亲,红包的大贪汚案件,更是层出不穷。想到家鄕送礼是纯仆眞诚,欢欢喜喜,重礼重情不重物的送礼风气,与现在「一个强要」,「一个强送」;收红包的人不重不收,送红色的人不重不敢送的情形相比,眞不可以道里计!其次是新年舞狮,几乎各鄕各村都有狮班。舞狮的玩艺,以武术为主,所以家鄕的拳舘到处都有。主要武术,除各种拳掌功夫外,大致有长锤、短棍、三节连环棍、单刀、双刀、关刀、长枪、短剑、长剑、耙头、钩刀、铁尺、铁

  • 文章漫谈「中原舞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家乡 迎神赛会 舞狮 中华文化

    ㈠「狮」为猛兽之一。其状雄伟,其声宏大,慑服百兽,故荣膺百兽之王的头衔。世人喩人之魁梧,言国势之盛大,常以「狮」相比:例如「雄狮」「醒狮」?「狮吼」等等。我国伟大建筑的门前,或长桥的两端,率多特置狮子一对,昻然屹立,以壮其观瞻。因此,我国民间,乃均有「舞狮」之习俗;不惟内地为然,即海外凡我华族足迹所到之地,亦莫不皆然。遇有国家吉庆大典,或民间庙会,迎神赛会等场合,咸有「舞狮」表演,一时锣鼓喧天,雄狮飞舞,盛况空前。可知「舞狮」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

  • 文章客家人舞狮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舞狮 客家文化 历史习俗 客家精神

    舞狮,是客家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流行十分广泛。在客家人眼中,舞狮是驱邪逐恶,吉祥如意的象征;每有节日喜庆,必有舞狮娱乐助兴。舞狮时,只见那狮头伴随着富著大头佛面具的沙和尚和猴子面具的小鬼的逗戏下(俗称鬼弄狮),忽而跃高,忽而伏地,翻滚、搔腮、模仿真狮的动作狮头狮尾配合默契,浑如一体,栩栩如真。客家人舞狮约有百余年的历史,常见的狮子〝大咀狮〞、〝鸡公狮〞等,艺术表演则有群狮和仔狮。过去,玩舞狮的人大多有「狮会」,农暇由师傅教习拳脚武术,待到

  • 文章洛陽家郷新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风土人情 民间习俗 过年习俗 舞狮子 年的传说 拜年 社火 旱船 舞狮高跷

    花鼓所唱小调,词为五谷登享太平,全都盛世的歌谣。所耍故事内容,均很充实,富有敎育意义。至所玩船只,除旱船外,八仙过海,十二美女渡江,其他地方,所见不多。旱船唱词,为藏舟及周老送女等戯曲;八仙过海及十二美女渡江,为宗敎故事,不但束装鲜艶,规模宏伟,而管笛笙箫的嘹喨,云板锣鼓的节奏,颇能引人入胜,尤其十二美女,男女老幼,类多喜其楚楚可入。篙师一男一女,无不滑稽突梯,风情韵致,更令人想到太平盛世,民人乐天知命的生趣。舞狮高蹻显性情舞狮叫「耍狮子」,耍狮子的人,称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