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垣曲皋落回村九男仰纪念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呂步震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九男仰 回村传说 帝传说

    据清康熙十一年《垣曲县志》,在地形图皋落岭载有「九男仰处」地望标志(遗址)记载。又同书第一一七页记述:「虞庙在瞽家村上堡,王庙在皋落岭,俗传公输子建。」还相传:尧王赴垣访贤历山后,在返回途中到皋落岭回头停马歇息,故此地名后称回村。尧王回宫后(平阳府),就商定让皋陶为媒,到历山与磋商;让娥皇、女英助料理家务,以观其内,派九子助治理族邑邦国,以观其外。《姚氏家谱》中记述:「尧于垣实地察看后,为了解修身、齐家、治邦、平天下的才能,帝尧将女儿娥皇

  • 文章皇山传奇与大庙口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期  作者:陳碩淵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皇山 皇大庙 寿诞祭典 大庙口 传闻

    皇山位于我鄕(三河鄕)大庙口正西之阳(杨)江源,也是我东安县三大名山之一(另为李竹山,金字岭——岭腹名乌龟岭——与皇山约形成鼎足,屹立于阳江源中),山腹以上多属原始森林及细竹林,因山高大而多奇禽异兽,但以青猴繁殖为最。其地势极为险峻,山峯四季皆冰雪,仅山腹以下有村落及松、杉、竹林等,部分为梯田,每年产物尙称丰富。据闻皇传位禹后,隐居其鄕里而周游全国,后于某年间出游至湖北渡洞庭、溯湘水(当时无湘水名)而上,抵冷水滩入东安境内之皇山(当时亦无

  • 文章帝与古河东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貟創生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古河东 诸冯遗址 都蒲坂 东夷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长河中,传说中的古帝王有五位,史书记载有三种说法,而其中有两种说法都载到了虞。这就是说,虞是我国上古五帝王中其中的一位,且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对这位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人物,就他的出生、活动、卒崩地域及范围等,其记载和传说历来都有存异,争议从来未绝,各有其说,各有其据。对帝当年的主要活动地实际所在区域,笔者想谈谈其看法,也愿同热爱帝文化的学者和人士共同商榷。今运城市境域,古称河东。从大量的传说,文化遗存及文献记载,

  • 文章公祭帝大典.弘扬帝德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7期  作者:王克英 唐之享 周強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公祭舜帝 舜文化研究 舜帝德行 捐赠倡议

    编者以《湖南文献》副社长身份,随社长彭圣师等十人,应永州市宁远县人民政府之邀,于二〇〇九年九月七、八日参加湖南省公祭帝大典。依大会安排,九月七日上午在宁远文庙参加两岸文化书画展,下午参访古帝庙遗址、玉琯岩、永福寺;九月八日上午在祭祀广场正式参加祭大典。大典由周 强省长主祭,常务副省长于来山司仪,依序为:一、主祭人、参祭人就位,二、鸣砲奏乐,三、敬献供品,四、上香酹酒,五、全体肃立(脱帽)行鞠躬礼,六、恭读祭文,七、焚帛书,八、乐舞告祭,九、敬献

  • 文章帝陵祭祀大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鄧和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帝陵祭祀大典 尧舜庙陵 历史资料

    ㈠前言历史家认定黄帝轩辕氏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约在位于西元前二六七四—二五七五年);接着是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帝尧陶唐氏(约在位于西元前二三三三—二二三四年);帝有虞氏(约在位于西元前二二三三年);依次是夏、商、周朝等。有云: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不如写成是始祖之一。今年(民国八十九年,西元二千年)四月四日,在山西省临汾市(古平阳府)的尧庙,举行尧帝祭祀大典。台北市山西同鄕会应邀参加祭祀。笔者是代表之一,前往参祭。并参观尧帝陵

  • 文章登苍梧采五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登苍梧 葬苍梧考辨》 五加皮 医疗作用

    上世纪八〇年代末,我偶得一本《飮膳正要》,开卷细阅,在「卷第二·神仙服食」里记有一段转引东华眞人《煮石经》的话:「常登苍梧山,曰厥金玉香草,即五加也,服之延年。」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从文献史料中不难看出云台山自古就盛产五加,但「常登」的「苍梧山」是否指的就是我们这里的云台山,我不敢妄加确认,更限于自己的学识,无力考证,因此拟好的题目「登苍梧采五加」,就此搁笔了。二〇〇二年初秋,我参加「名人名著与连云港」研讨会,王洪金先生交流的《葬苍梧考辨》,以详实

  • 文章帝的后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毛德傳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帝后裔 世界至孝笃亲裔总会 十姓氏

    忆儿时读《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以目系重瞳子,楚霸王也是重瞳子,写道:「项羽岂其()苗裔耶?」对司马迁提出的这个问题,二千多年来,未有中、外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提出硏究报吿。而台北虞氏宗亲会理事长虞瑞海先生明确吿诉我,遍布全球的陈、胡、袁、姚、王、虞、田、孙、车、陆十姓男女老少,都是帝的后代。瑞海先生是在台湾的浙江宁波人,已多次返大陆故鄕,有缘识荆。他是一位硏究历史学、军事学的专家,而本人对此亦有兴趣,更因我俩早年都拿过枪,经历过战斗,都珍视台峡鲸

  • 文章帝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仙舟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帝颂 追思缅怀 诗词

    民国八十九年(二〇〇〇)九月九日湖南永州市(原零陵县)九疑山举行帝陵祭祀大典,应邀参加,曾撰文寄往,以表追念,原文如次:巍巍虞,旷古圣王,位列五帝,古今名扬。诞于诸冯,濒临黄河,大智大孝,名传四岳。忠厚贤良,辛勤耕耘,耕于历山,渔于雷泽。四岳共举,继戴尧天,分设官职,建都蒲坂。创设九官,制定五刑,倡导五教,协和五伦。举禹治水,泽被万方。赏罚分明,国泰民康。万民称颂,德布八荒。暮岁扶病,巡行南疆。驾幸广西,崩于苍梧,卜葬九疑,永州之光。重建帝陵,殿宇

  • 文章出生地诸冯在垣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孟昭民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出生地 历史研究 学者观点

    帝,姚姓,名重华,因帝尧厘降二女嫔于虞而称虞是姚重华死后的谥号,意思是说他是一位仁慈圣明的帝王。《史记》对的家世、婚姻、家庭事务和个人事业的发展情况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但对的出生地仅说是「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冀州地域广阔,到底在何村落,语焉不详。而春秋时代的鸿儒、亚圣孟子对的出生地却做了明确具体的交待。孟子生于公元前四世纪,比司马迁早二百余年。他曾游齐、宋、滕、魏等国,对的硏究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孟子》一书

  • 文章帝与古河东传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貟創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古河东传说 封号和建都 研究考证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五位,史书记载有三种说法,而其中有两种说法都载到了虞。这就是说,虞是我国上古五帝王中其中一位,且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对这位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人物,就他的出生、活动、崩殂地域及范围等等,其记载和传说历来都有存异,争议从来未绝,各有其据。对帝当年的主要活地实际所在区域,笔者想谈谈其看法,也愿同热爱帝文化的学者和人士共同商榷。今运城市境域,古称河东。从大量的传说、文化遗存及文献记载,帝一生

共57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