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研究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八千年歷史新探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6、77期  作者:程曉鐘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大地湾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 考古研究

    〇年左右。遗存大致包含五个文化期,延续时间很长,上下跨越三〇〇〇年左右。第一期为大地湾文化,已测定的四个碳测年代为距今七八〇〇年—七三五〇年(经树轮校正,下同)。它是迄今为止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我国新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它的发现不仅改写了甘肃史前史,确立了渭河流域的前仰韶文化,为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而且使西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山东北辛等发现一道被学术界公认为黄河流域

  • 文章百色發現早期人類遺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广西百色 早期人类遗址 考古研究

    廣西家鄉位處中國大陸西南,無論自然、人文等領域,都有豐厚的遺產,有的已經發掘整理,有的則還待整理開發。台北「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報導,大陸考古人員日前在廣西百色盆地發現一處大規模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出土舊石器時代石製器一千多件,距今約八十萬年。新華社報導,此處新發現的早期人類遺址位於百色地區田東縣祥周鎭百渡村大渡屯以西一公里的山區。這次考古發掘面積約七百平方公尺,是百色盆地早期人類遺址中面積最大、出土早期人類文化遺物最多的發掘。

  • 文章平陸縣前莊遺址探析(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衛斯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平陆县前庄遗址 考古研究 傅说 传说故事 青铜器

    大方鼎、大圓鼎、大石磬在前莊遺址的出土正說明了這一點。那麼當年昭明爲什麼要選擇山西平陸砥柱以東,前莊遺址以西一帶來安營扎寨呢?這是與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地理條件分不開的。當時這裡不僅四季分明、兩量充沛、土地疏鬆、易耕易種,十分適合粟類作物的生長。而且前莊、大祁遺址的北部坦頂:東西南北,縱橫數十里,山上森林繁茂,山前草原廣闊;腳下河中有魚,澗中有蝦有蟹,這裡野生植物資源及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是早期人類農耕、放牧、狩獵、捕魚十分理想的生存、棲息之地。大家知...

  • 文章太原晉國春秋大墓及殉葬車馬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陳利軍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晋国春秋大墓 赵鞅 殉葬品介绍 考古研究

    春秋大墓為晉卿趙簡子(趙鞅)之墓。晉國是春秋時期中原第一大國,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疆域遼闊、實力雄厚的諸侯之國。趙氏家族位居晉卿多年,在晉國的政治舞台上一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時至春秋晚期,趙氏是晉國諸卿中領地最多、勢力最大的一卿。趙簡子在晉國執政期間,史稱「趙名晉卿,實專晉權、奉邑侔于諸侯(《史記.趙世家》)」。由此可見,春秋時期晉國的歷史同趙世家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一九八七年七月太原市南郊金勝村(現為晉源區)附近的太原第一熱電廠第五期擴建工程中,發現了...

  • 文章徐福東渡拓殖紀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贛楡人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徐福东渡 史料记载 民间传说 考古研究

    徐福,又名徐市,本名議,字君房。出生在齊王建十年(公元前二五五年),秦琅琊郡贛楡縣(今江蘇贛楡縣)人。秦始皇東巡,他受命尋求三神山和長生不老仙藥,于公元前二一〇年,再次浮海東渡,親率三千名童男女、百工和弓箭手,帶着五谷種子,乘坐樓船,東渡海上,歷經種種艱險,在生死搏鬪中,終「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據日本史籍和民間傳說,及徵之于大量考古資料,認爲徐福船隊,首先在日本北九洲西海岸登陸,于北九洲吉野平原,開荒種地,繁衍生息。幷利用帶去的文化知識和先進技術、生...

  • 文章漢代女屍出土·寄望作出明確歷史定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考古研究 出土文物 汉代女尸 历史人文价值

    今年七月十三日,台北聯合報發自北京的一則新聞及兩張照片,新聞標題是「江蘇連雲港市繼湖南馬王堆、湖北荆州後發現第三具漢古屍」。在近八百字新聞中說:七日下午海州雙龍村花園路工地出土一座古墓,連雲港市博物館考古人員趕往鑑定,證實是漢墓。四具棺木中,三具有大批有價値文物,三號棺積滿水中,浮著一具裹著絲織物的女屍,露在外面的脚趾已發黑,但趾紋淸楚可辨,經專家緊急處理,並嚴密保存中。棺中遺物在一片字跡淸晰的衣物疏中(即淸單),有方形漆盒、竹笥,質地如新的梳篦,帶皮絆...

  • 文章歷史地理學懸案揭曉秦漢史考古硏究突破性發展湮沒兩千年的驪宮、新豐宮遺址在臨潼縣發現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历史悬案 新丰宫遗址 秦汉史考古研究 秦始皇陵园 刘家寨遗址

    【本報香港十五日電】湮沒二千年無法確定地點的秦代驪邑、漢代新豐宮遺址最近被大陸考古人員在驪山北麓重新發現,從而解決了歷史地理學上的一大懸案。這兩處遺址位於臨潼縣新豐鎭中心偏南及鎭西,西距西安約三十公里,南距秦始皇帝陵四公里。據史載,驪邑爲公元前二三一年秦王政擊敗魏國奪地而設,本修築秦始皇驪山陵所依托之城邑。新豐是公元前二百年漢高祖劉邦定都關中櫟陽後,據悉其父太上皇思念故人——江蘇豐縣酤酒、賣餅、鬥雞、蹴鞠的鄕親,悽愴不樂,乃令建築設計師吳寬以豐邑爲藍圖改...

  • 文章平陸縣前庒遺址探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衛斯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平陆县前庒遗址 商代古文化遗址 大祁遗址 考古研究

    夏商考古是我國考古學硏究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夏到商前期這一段歷史,在考古學方面還沒有劃分出一個完整、準確的時間階段。山西平陸前庄商代遺址不僅是山西省一九五〇年以來發現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遺址之一,也是全國發現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遺址之一。本文打算根據前庄遺址的考古發現,結合實地考察與文獻資料,對前庄遺址的歷史地望及相關問題作以探析,爲便于展開討論,筆者先對前庄遺址及其文化內涵和大祁遺址加以介紹。一、前庄遺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遺址的關係前庄遺址位于山西省平陸縣城...

  • 文章中華民國行都——洛陽地文人文槪述第一編 前言體例及插圖説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洛阳地貌 公路交通 考古研究 史料研究 洛阳历史

    前言洛陽為歷代都會,一二八事變,又為中華民國行都所在。若僅以河南省一縣治目洛陽,恐貽人以數典忘祖的譏訕。洛陽自奠為行都後,中樞政要及各黨各派名流,悉集於此,大凡民意機構參政會,與國民大會的籌設,及立監委員選擧法,均在國難會議有所決定。議題藏在盟府,任人皆可覆按。洛陽縣志,只有乾隆和嘉慶版。民國初年,宏文社僅印有石仰選輯。洛陽紳矜方謀議續修,奈戰亂不息,洛都常當其衝,無形搁置,迄未修輯。民國二十七年,河南第十區行政督察專員兼洛陽縣長李杏村,始行組設委員會,...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