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子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格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6期  出版时间:1995-04-20
    关键字: 格言 老子 英谚

    轻诺则必寡信。(老子)信用之落地,如镜之破,不能再圆。(英谚)信用是成功阶梯第一步。(常识童库)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老子 黎东方 出版 婚姻 画展

    古今十大作家老子名列第一〔中央社记者丁侃纽约五月一日电〕据本月将出版的「名册」说,老子经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纽约时报书评自上述由三位作者撰写的新书中,遴选了五项名单。「古今十大作家」,是由著名的美国作家兼小说家米勒所遴选。其他尙包括泰戈尔、惠特曼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对于纽约时报书评将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一事,硏究老子的名学者张起钧说:绝非偶然。因为老子代表人类高度的智慧,有很高的深度和很大的广度。张起钧说:「老子」一书,只五千二百多字

  • 文章談我國固有的「致知與創造」學(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6期  作者:王鐳  出版时间:1980-04-20
    关键字: 致知 创造 事物 配合 老子

    由此,可知任何事物的构成,皆由多个相互有关的分子所组合而成。此即易经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老子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与今日科学所谓:「电子合成原子,原子合成原素(分子),原素合成万物。」的道理互相吻合。故欲创造事物,唯有按所需事物(目的),用配合的方法。所谓:「配合」,就是本着所需事物(目的),寻找(制造)适合所需事物(目的)之材料,并把适合的有关的各种材料依它相互的关系、性质、体积和作用(质、量、能),加以

  • 文章老子》和老聃(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陳錫勇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老子 道教 老聃 道德经

    老子》和《老子》一书的作者,学者多有争论,《老子》的作者是春秋时代的老聃,老聃姓「老」名「聃」,「聃」或写作「耽」,不是「李耳」。《老子》是老聃的著作,分上下篇,俗称「道德经」。

  • 文章老子修养身心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老子 修养身心 道德内涵 修心原则

    民复孝慈。」[1]今本可能后世传抄之误。是此证明,儒道融合,何会反对仁义?③云,万物没有不尊道贵德的。其故安在?④答复曰:重视积蓄道德的人(有德者),则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事。这无形中在勉人,应注重道德修养。因老子出生于春秋多变的时代(西元前五七一年周灵王时)[2],世衰道微,社会混乱,人无廉耻,故有提倡道德的必要,当道德仁义一旦出现,发现人们已远离至德(人人有道德)之世已经很久了,以致老子有⑤之言[3]。而明显非否认人们应有仁义礼忠信的道德修养。礼记曲礼云

  • 文章爲太極拳尋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楊玉振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太极拳 寻源 《道德经》 老子

    太极拳是既精且广。根据五,六千年道家的理念,由明朝封为通微显化眞人的张三丰祖师一脉相承,依老子“道德经”所示,将道技合一而创太极拳。其所以历久不衰,代代相传,就是因有拳经拳典及一些口诀,流传于世,惠及人类。绝非徒托空言,而是肯定的。然而,到现在还有人怀疑,太极拳是不是三丰眞人所作?甚至妄加批评攻讦,蓄意贬抑,捕风捉影,考据失实,认为张三丰祖师的事蹟是奇闻轶事,附会虚构,却又提不出太极拳不是张三丰祖师新创的佐证。致使一般人对太极拳的根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彷徨

  • 文章老子蠡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老子 生平 处世之道

    韦德懋遗作一、前言司马谈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釆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推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见史记太史公自序)民国四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我国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在瑞典的京城斯德哥尔摩(STOCLC HOLM)领受诺贝尔奖金的典礼中,瑞典皇家科学院克莱恩教授盛赞这两位物理学家时,连带颂扬到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他说:「关于眞正的基本质点,物理学家只好依从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

  • 文章國學綱要(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湯念庸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老子 庄子 墨子

    勃兴时期及屈原离骚之创作一、诸子与离骚之价値——战国时,(亦称「先秦」)为我国学术思想最为发达之期。其著者,先有诸子之勃兴,后有离骚之创作。诸子之学说,对于我国哲学思想之启发甚大,而老子之玄言妙理,庄子思想及其文章之超卓,尤为后世学者所崇拜,可谓诸子中之杰出者也。至屈原创作离骚,对于我国文学上之影响尤钜。后世思想家文学家,大多因硏阐发,少有能若诸子与屈原之独特创造者。自此而开放源头活水,而推动文化巨轮,使天下后世受其深远之启发,先哲们之伟大贡献,不可漠视也

  • 文章格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8期  出版时间:1996-04-20
    关键字: 格言 老子 诚信 英谚 成功

    轻诺则必寡信。(老子)信用之落地,如镜之破,不能再圆。(英谚)信用是成功阶梯第一步。

  • 文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驪山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孔子 老子 儒家思想 张载 中华文化

    老子李耳的精辟见解:「知足」与「不争」,更是登峰造极,掷地有声!他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知足常乐的意思,因为人心最大的祸患,乃为「贪得无厌」的思想在作祟,目前波斯次世界大战已爆发,就是因伊拉克总统胡辛的「贪」与「不知足」所引起。由此可知人心之「不知足」与「争夺」是何等的可怕与危险了!老子又分析说:「海洋之所以能纳百川」,乃是由于海洋本身的「善下之」,具有天然的伟大包容精神。假若全世界上的人、事、物,都能像海洋一样的「不争」与「知足」,那么天下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