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绘画艺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同鄉國畫欣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绘画艺术 同乡联谊

    (以姓氏筆畫爲序)(注:卜秉貞女士(楊永瑎鄕長夫人)河山春曉)(注:王國華女士(張星如鄕長夫人)老竹與鵪鶉)(注:尹方鄕長蘭蝶)(注:史雲峯鄕長老松)(注:封奇蒼鄕長松壽無極)(注:徐一飛鄕長萬點寒梅天地心)(注:徐方策鄕長喜鵲與牡丹)(注:曹恩隆鄕長紅梅國花)(注:楊春樓鄕長蘭花)

  • 文章邱滌宇的油畫世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邱滌宇 乡贤事迹 绘画艺术

    邱滌宇鄕長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沭陽城裡。民國三十年畢業於桂林中央陸軍官校第二分校,歷任排長、連長及少校參謀等職,抗日戰爭曾參加南京保衛戰,二、三、四次長沙會戰。負傷後,在長沙從事文敎工作,晚年返沭,定居鄕梓。滌宇先生童年即愛好繪畫,從軍時,處於戎馬倥傯,戰火紛飛中仍在練畫,學而不輟。由於刻苦自學油畫藝術長足進步,前年到東海艦隊去探望服役海軍的兒子見艦艇而觸動靈感,作一幅「海上長城」油畫(上圖);中圖「錦繍河山」,表現我國大好河山,美麗壯觀;下圖「暮色」,反映...

  • 文章白髮畫山老更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唐維漢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乡贤事迹 曹一民 绘画艺术

    國畫家曹一民先生,一生歷盡坎坷,唯痴迷山水畫,揮灑丹青,矢志不渝,晚年技藝愈臻成熟,在國內外畫壇中綻開了一串串艷麗花朵。那一幅幅新穎構圖,深邃意境,渾厚筆墨的山水畫,凡參加國內外重大畫展作品,無不榜上有名。「松梅頌」國畫,鐫刻於翰圓碑林,拓片作爲國家禮品,贈送國際友人。「雲台仙境」山水畫,編入人民畫報《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權威性畫集。「水簾洞」,在美、英、法、德、韓等四十多個國家、地區兩萬多件參審作品中,榮獲世界銅獎,編入《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作品真跡博...

  • 文章雋潔高雅·不畏寒霜訪名畫家劉延濤談——「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李九妹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菊花 绘画艺术 绘画技法 菊花种植

    菊花在萬花叢中屬於一種高雅淸俗的花朵,由於它擁有淸新耐寒和艶麗的特質,數千年來一直受人們寵愛著。古往今來菊花在中國家庭中,常被用來裝飾和祭祖;漢朝的時候,人們相信用菊花浸酒食後,可以益壽延年,從此菊花又被視爲象徵長壽之花。一般花卉,多半盛開在春天溫暖時節,而菊花却偏愛到深秋才開花,此時百花皆枯落,唯獨菊花挺立在寒風中,愈發顯得雋潔可愛,「餐風宿露,不畏寒霜」正是秋菊的寫照。晉朝田園詩人陶淵明,性情洒脫,喜愛恬淡生活,他的文章大部份都以自然界花卉草木爲主要...

  • 文章光輝的彩陶文化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3期  作者:王修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彩陶文化 陶器文化 仰韶文化 绘饰研究 绘画艺术

    —「龙山文化」的黑陶,在那一区域对先民社会的重要性。「龙山文化是因最初发现于山东历城县的龙山鎭而得名,随着陶轮的普遍应用,不但生产量提高了,而所制的器皿,不仅胎薄而且匀整。陶土经精工淘洗,烧成色黑以后衍生哲学的源头,实不可忽视。总体来说,「仰韶文化」的彩陶,在绘画艺术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在毛笔没有发明之前,也许用一种近乎毛笔的工具,在不怎么平整的陶坯上,竟能画出诸如水波、涌浪、廻流、旋动等变化繁复,难度很高的纹样,而笔触运转自如,生动活泼,令人叹服。2.以

  • 文章襄汾縣民俗文化藝術(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民俗文化艺术 书法艺术 绘画艺术 文化名县 代表作品

    老年书法家赵俊杰、刘天赐、段培武等,都是颇具声望的书法艺术人士;青年书法新秀卫海洋、池荫利、张临生等各有书艺特色,成为当今襄汾书法界的突出人才和中流砥柱。由县老干部局带头发起的老年书法协会、是全县书法爱好者自愿的业余民间组织形式。经常举行个人书法展览,很受全县书法爱好者欢迎;在它的影响下,出现了像盘道、贾罕、古城、汾城、永固、赵康、陶寺等书法村鎭和书法协会,掀起全县书法艺术蓬勃兴旺的新高潮。绘画艺术是襄汾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别具风格的文化品牌之七襄汾的绘画艺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