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结婚共返回8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州人创新结婚

    来源期刊:《武進鄕訊》 第89期  出版时间:1976-02-15
    关键字: 结婚 感情 伴侣 饼干

    靑年时代的赵元任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囘国服务,其实心里最想的还是结婚,所以他做了一首打油诗嘲笑自己:十载苦辛勤,炎炎爱国忱,囘国尽大义,结婚!」这和现在有些留学生在国外拿到学位和就了业后,怀着爱国恋家之情囘国讲学省亲,其实心里最想的还是结婚的事,是同样的一种心理。五十年前赵元任博士和杨步伟女士自由恋爱成功,提倡新式结婚,连结婚仪式都免掉,祗写了一份中、英文对照的结婚证书。中文是这样的:「下签名人赵元任和杨步伟同意申明他们相对的感情和信用

  • 文章略述蛋民的结婚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左秀靈 出版时间:1979-03-31
    关键字: 广东珠江 疍民 结婚习俗

    广东珠江的蛋民,以船为家,住在水上,船只首尾相接,停泊江畔形同村落,俗称:「船村」或「水上村」。蛋民的靑年男女到达结婚年龄时,由媒人从中撮合。男方须给女方聘金,聘金的多寡,依准新娘的容貌、气质、健康、敎养及年龄而定,高低非常悬殊。男子为了准备聘金,必须辛劳工作,省吃俭用。女方父母则认为花了多少心血才把女儿敎育成如花似玉,当然要可观的聘金,才愿意「割爱」,这就要全凭媒人的三寸不烂之舌来玉成好事了,请双方都让点步,谈妥之后,男方把聘金如数交给媒人,再由媒人

  • 文章豫北婚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令公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豫北 婚俗 媒人 订婚 结婚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我国,这两句俗谚,实在是一个眞实的写照。就拿家鄕——豫北来说吧,在这旧社会的鄕间,婚丧嫁娶,非常的繁琐而隆重,同时也非常的有趣。豫北鄕间的嫁娶,都要用四个人抬的大红轿,但花轿并不是每家都有,而是富有的人家用来出租的。讲究的要用八个人抬,称之为「八抬轿」。新郞不叫新郞,叫新女壻:新娘不叫新娘,叫新媳妇。「媳妇」一词本来是公婆对儿媳妇的称呼,但北方对新娘却一槪呼新媳妇。一般人称「结婚」为「娶媳妇」,娘家那边则

  • 文章娶個老婆好過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1期  作者:天剛  出版时间:1989-01-20
    关键字: 故乡习俗 台湾 结婚吉日

    我们故鄕旧俗,在阴历十二月交了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直到立春,称为「乱里」。一到「乱里」,什么禁忌都没有了。许多在平日不敢轻举妄动,认为要破坏风水,会伤人破财的事,如倒树、破土、拆屋、上梁、凿井,尤其迁坟等事,可以随便举动,不必再翻黄历或郑重其事的请风水或算命先生来安排,只要在门上贴上一张「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条就好了。而对于结婚嫁娶,仍不马虎,还要择吉选日举行的。北方鄕间旧俗。每年过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过了灶君,直到大除夕,七天中间

  • 文章他山之石 中華傳統在新加坡優化宏揚——參加王總統公子婚宴感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宴会 结婚 传统文化

    热忱的关切。本函由王总统亲自签名于其夫妇的名下。结婚请帖,附有程序表:下午七时十五分:来宾到达(香格里拉旅社宴会厅)七时五十分:来宾入席八时〇五分:新郎新娘入席宴会开始我之所以将来函和结婚喜宴程序详细列出来,主要是这种中国式的结婚仪式,很值得我们参考和仿效。宴会厅很大,喜宴开了九十五桌,每桌只坐十人,参加喜宴来宾中,有李光耀资政夫妇、总理吴国栋适值出国访问,故未参加。其他如新国现任各部部长,议员及退休的各部部长、议员,都是夫妇与宴,另外工商界首长,也都是夫妇

  • 文章迎娘奶打喜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结婚 生育 习俗 竹鞭

    有的结婚多年未有生育,急着要生个胖娃娃的,当娘奶在家里飮宴时,她会偷偷摸摸的拿着剪刀将娘奶裙襟剪一小块下来,拿囘房中压在枕头底下。如果年内获得麟儿,明年必须裁制一件新衣谢娘奶。故娘奶每次出巡,衣服必被剪得烂兮兮的;好在她每年都有好几套答谢的新衣可以更换,所以也不在乎。还有一件有趣的习俗;那就是娘奶被迎到那一家飮宴时,这一家如有新婚的新娘,必须盛装站在堂前供众欣赏。此时必有几个好恶作剧靑年,手提竹鞭在新娘身上乱打,一面打、一面问道:「你有喜了没有?你有喜了没有

  • 文章義女和媳婦仔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家庭 童养媳 人丁 结婚

    和童养媳结婚,好像台湾的招赘,以传宗接代。

  • 文章福州人的生死:榮哀續談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作者:瑩侔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结婚 元宵节 花灯 守灵

    福州人的「生荣死哀」已发表于前两期,以临稿匆促,未及详尽,故有续稿之必要。福州人一结婚,堂上即抱孙心切,二三个月之后。如果没有「喜」讯,就会向注生娘娘庙里「请花」,祷吿早生贵子。至元霄节(正月十五日)前,娘家更有送灯(音兴丁同)之举。送灯使者,多用男人,盖以其宜男也。故正月一过,路上可以看到许多男孩子以甘庶挑着各种花灯行走。这十有八九总是「亲家舅(小舅子)送灯」的。送灯之例,每年均有,即已生有男孩之家,希望生的更多,故此例不可断。并且一定要比现有的男孩多

  • 文章罗宗爵博士结婚六十周年志庆——兼贺八八华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范垂琳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祝寿 结婚纪念 工作成就

    齐眉纪念金盟约 比翼欢吟玳瑁诗二〇〇三年二月十日是罗宗爵团长八十八岁生日,又恰逄他和夫人马蕙芬结婚六〇周年,双喜临门,殊値纪念。他俩现侨居美国华盛顿州,生日那天,儿、女、婿会同亲友欢宴庆祝,定必热闹温馨。先生于一九四一年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助教,翌年结婚。一九四五年秋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胜利,返回故乡,担任聿怀中学教职,至一九四七年一月,应台湾糖业公司屛东甘蔗研究所所长骆君骕先生(前西大农艺系教授)之邀,前往工作,负责蔗病研究。一九五〇年

  • 文章趙元任先生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8期  作者:丁邦新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赵元任 游学 结婚 成就 生平

    赵元任先生是近代中国的一位奇才,是科学家、语言学家,又是音乐家。二、游学与结婚赵先生到达美国之后,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但是对物理也相当注重。例如大三时就修习「机械之设计与制造」、「实验物理之最近进展」、「机械学与热力学」等课程。兴趣并扩及哲学、语言学和音乐。修习「哲学入门」、「现代哲学之发展」、「逻辑与形而上学专题讨论」,奠定后来转读哲学的基础。在语音学的课上学到国际音标,大开眼界。又主动参加函授学校学习法文。音乐方面则选修「作曲学」、「和声

共81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