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繁体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體字和正體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4期  作者:朱昊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简体字 繁体字 别字 语言文字

    显得太寒酸,所以挑这一担枇杷请同学。这事被老师知道,于是写了此文前面这首打油诗。我之所以重提这故事,是由年前回家探亲时,见到我一萧姓老友的儿子。他给我一张他的名片,并说你们海外来的喜欢繁体字,所以给你这张用繁体字印的。那名片上是印着:某某公司经理「肖雪松」等字。因他是我老友之子,所以,我是依老卖老地说了前面这个故事。并告诉他,不是简体字和繁体字,而是别字和正体字。如,他是姓「萧」不是姓「肖」,汉朝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六郎探母的故事中有萧太后,而「肖」常用于生肖

  • 文章繁体字悄然发烧 国学热集体补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5期  作者:林奇伯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繁体字风 大陆国学热 教育

    中国大陆禁止繁体中文、推行简体字多年,近年来竟刮起一股「前卫又古典」的繁体字风。从都市小学生到偏远地区的九十岁老翁,全大陆集体补课。在广州港商银行工作的陈罗(化名)一天生活是这样过的:早上进办公室,在MSN上与香港使用繁体中文的同事聊几句,中午则和客户到挂著繁体字招牌的「广州酒家」饮茶,傍晚在天河区的漫画屋看一小时台湾版《火影忍者》,传一个繁体简讯告诉老爸,书法已经拿去裱褙了。回到家,一面拿着印有「垦丁」字样的星巴克咖啡杯喝水,一面用繁体字在网

  • 文章溫州學人參與編寫《漢語大辭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汉语大辞典》 汉语大型词书 繁体字版

    汉语大词典》繁体字版,最近已由台湾东华书局出版,向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各地发行。《汉语大词典》是一部贯通古今、集古今汉语语词大成的巨著,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一九七五年,联合国科教文组认为汉语是全世界应用人类最多的语种,通知我国尽快送去权威性的汉语大型词书。但这时候我国只出过《辞源》、《辞海》等中型图书。当时邓小平正主持中央工作,国家出版局排除了「四人帮」的干扰,为此上报正在重病住院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十分重视,立即批示同意,并且

  • 文章論國父對漢字的主張——談正體簡體之問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孙中山 汉字 《孙文学说》 简化文字 繁体字

    的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潘庆林对他的提案说明三点理由:(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陆简化汉字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譬如繁体字「爱」字有个心,简化为「爱」,成了「无心之爱」。(二)从前说繁体字太难写,难认,现在很多人用电脑输入,再繁的字也不成问题。(三)台湾仍然用繁体字,大陆若也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两岸分合问题,内情复杂,汉字繁简不是绝定性因素。至于电脑输入,理由也不充分,倒是第一点违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确値得商榷。如工厂的「厂

  • 文章漫談漢字簡化問題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汉字简化 文化圈 象形文字 繁体字 中国楚汉文化研究会 2001年

    破坏了美丽庄严的形象。尤其民间乱造简体字,例如将「家」写成「穴」,「饭盒」写成「反合」,湖南「零陵」写成「〇〇」,「散骑常侍」写成「三七常侍」,眞是光怪陆离,不一而足(据说有千余字)。幸好对岸当局也感到简体字的严重紊乱,才停止进一步的简化措施。我们认为繁体字(应称正体字)绝不能废,否则古代经典无法研读,中国文化如何传承,久而久之,中国传统文化,势将走向灭绝之途。说到简体字,也是由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行、楷,逐步自然演变而来,由于化繁为简,笔划减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