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篆刻艺术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篆刻与青田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留葆祺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篆刻艺术 青石 印章

    田黄冻大方印朱文『淸琴浊酒』,款:『万历甲辰为长公先生刻。』向藏曹廉让希文家,转赠汪中允退谷,印旁有跋,失录。按:何主臣即何震,师事文彭。靑田石为绝妙之治篆佳品,自文彭购得靑田灯光冻之后,即舍牙章并亲自以石治印。何震得其眞传,毕生致力金石,篆艺风气大开,天下盛行。后世文、何并称,功不可没。江皓臣,字雪渔,是何震的入室弟子。何生予乃何震同宗前辈。靑田腰圆印属不规则造型,今人呼为无型章。因别饶艺术韵味,备受书画家靑睐,故此又称书画章。无型章的出现,是中国篆刻艺术

  • 文章書畫名家陳力堂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李萬興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陈力堂 人物简传 书画造诣 篆刻艺术

    陈力堂(一八八〇—一九六〇)字其礼,别号懵僧,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人。其生于世代书香的家庭,曾祖光韶,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祖父虞封,是咸丰十一年的副贡生;父亲瑜瑛,是同治十二年的举人。(二十三岁中十八名举人),故其屋名为「世魁第」。因其祖父及父亲曾任湖北宜都、竹山的知县。其自幼随父至湖北读书,为人聪敏,过目成诵,十一岁便熟读四书五经,博览群书,旁及六书金石文字,精书法绘画,通篆刻,多才多艺,颇得当时名流梁鼎芬的赏识。并介绍其表妹张小姐与陈为妻,因陈的书法好

  • 文章一藝之成 良工心苦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韓城明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丁伯令 人物事略 篆刻艺术 艺术作品

    尤其不易取得有关书籍。丁先生却时常往返数百里之远向师友借来一些印谱和汉印资料,随后日夜勾摹、拟刻;缺少印材,就以质细的砖瓦代之。如此不间断地刻印,经年之后,即刻成千余之印,勾摹过的印谱装订成册的也有十余种。近年来,随着篆刻艺术的发展,大陆出版的资料也较前为多,他更节衣缩食,将有限的收入用来购置书籍及治印所需的印材,精力完全用于硏究和治印上了,他从临摹汉印及明淸各家的作品中,增长了见识,开濶了视野,提高了篆刻艺术水准。皇天不负苦心人,多年的刻苦自学,使他熟悉

  • 文章端莊平和嶺南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馮寶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篆刻艺术 廖富翔 艺术风格 人物事略

    协会会员。艺术评论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珠海印社创办人、社长。廖富翔先生篆刻艺术见彩色13页

  • 文章国立台湾艺术学院谭兴萍敎授书画篆刻集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鍾克豪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台湾艺术学院 谭兴萍 书画篆刻艺术 书法教学 人物事略

    宜春 钟克豪国立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谭兴萍先生展出书画篆刻作品集,乐为序之。盖书画篆刻为中华民族特有之艺术,西方国家虽亦有文字,至今仍祇以为纪录之工具,未有艺术境界和价値的表现;中国文字以书写演进而得法,故称之为书法,不仅保有纪录之功能,更进而表现出高度艺之境界,由书写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韵味特质,可以看出书写之人性格品德,甚至富贵寿夭的象征,可云:出神入化矣!惟科举不行,科学日昌,少有人对书法一途以著全力而行堕弛。即日常书写工具以硬笔为便,其神化境界之功

  • 文章艺术家陶寿伯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2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79-12-20
    关键字: 陶寿伯 艺术家 无锡 书画篆刻

    陶寿伯先生的令名,早已播声于海内外,卓君有幸,在家鄕的时候,仅闻先生艺术造诣之名,但缘悭一面,直至大陆沦胥,避秦来台,始自民国四十一年春天,在台北客次遇见先生,同年四月台北市无锡同鄕会假台湾省铁路局礼堂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时,先生众望所归当选监事会监事及常务监事,余亦谬蒙同鄕推爱当选理事会理事及常务理事,从此常相见面,且经常同席与理监事会联席会议,每遇有讨论事项某些意见不能沟通的议案,先生即起而一言九鼎力排众议,能将复杂的情况,化导成泾渭分明,促致议争平息

  • 文章臨書經典 創藝梅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梅州市 书法篆刻艺术展 书法临摹 展出作品 诗作

    粤东梅州市区江北东山教育基地,这里背倚千佛宝塔,面临秀水梅江,是一方树绿花妍,风景秀美的文雅胜地,院士广场与剑英图书馆比邻,豪华气派的客艺博城座拥其中。「2013年『日盛杯』梅州市书法篆刻临作展暨作品交流研讨会」在艺博城二楼展馆举行。室外天空不作美,下著秋雨霏霏;馆内人气书香,惠风和畅。来自全市各县的书法家与群众二百多人盛会于斯,品味经典,乐享书法文化大餐。临摹传统经典法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由此打下扎实基础,把握正确的学疏方向。这次由梅州市书协举动

  • 文章(藝文天地)方寸之美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期  作者:本刋記者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方寸篆刻 孔子节获赠石刻 甲骨文体书 艺术朴实无华

    中国艺术之美,有缤纷光采的动态美;有玲珑精致的静态美。前者不论,后者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方寸之美」了。方今山东同乡会巴理事长信诚博士,于参加「一九九八年国际孔子节」时,访问泉城名金石家邹振亚大师,交谈艺事,相谈甚欢,主人乃特以甲骨文体书联相赠(如图),复以其历年雕刻创作集《韦绝簃印蜕》乙集云为雅赏。该集有中国书画学会沈鹏会长,为其作序,其中有云:「振亚文风一如其人,平实而不假舖饰,内敛却思虑敏捷…在众多爱好中,篆刻是振亚成绩卓著的一个「强项」。他的总体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