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竹子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的名產「竹」和「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0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故乡名产 竹子 鞭笋

    在上海买一束竹枝来,挂在门口,名之曰「摇钱树」,为何以竹枝来充摇钱树呢?无他,物以稀为贵耳。因此,他老人家是到了台湾,才见识到「笋」的。竹子在地大物博的美国,也不见得到处都有,曾有一轶闻:美国某州不产竹,却有人爱竹若狂,花美钞买了竹做篱笆,围在漂亮的洋房四周,每逢星期假日,屋主人一有空闲,就拿了一大罐蜡,像擦皮鞋似的将它侍候得闪闪发亮,以傲视四邻。话说囘来,竹子在故鄕却是大宗的名产。宁波旧属鄞、慈、鎭、奉、象、定六县,我想除了定海四周滨海,可能不产外,(编者按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0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04-10
    关键字: 春梅 竹子 花瓶 水仙 出殡 棺柩

    二十九、岁朝淸供(续)㊂梅—我家后院里有一棵春梅,因受竹园里的竹子影响,开花稀疏,在过年前后,常不结蕾,且春梅不及蜡梅芳香持久。于是我们到北门外放花村购买了一枝含苞待放,黄如琥珀,芬郁扑鼻的蜡梅回家插瓶,至此,岁寒三友,朝夕相聚,眞是如诗如画。在滴水成冰的寒天里,花瓶内如果放水会把花瓶冻裂。虽然我家的花瓶并非什么御窰名瓷,但冻裂了可惜,若不放水,这三友也是植物,无水不行,于是我家在每个花瓶内,一到冬季都备有一根竹筒,下用竹节做底,大小长短适能放入花瓶

  • 文章竹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莊因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人物思想 诗歌散文 乡野趣闻 竹子

    ·筷子·我一直有一種自認言之成理,却也難免流於偏袒的看法,就是,洋人餐具中的刀、叉,無論材料如何名貴,製造如何精緻,式樣如何美觀,終究予人「狼披羊皮」的感覺,是與文明不十分相稱調和的。刀和叉,原都是初民用以漁獵,然後坐地解肢,茹毛飮血的傢伙。如今,君子淑女,衣冠華麗,儀采雍容,談吐典雅,端坐於美侖美奐的大廳之上,樂聲悠揚,釵釧玉珮,絲裘革羽,芝蘭凝香,面對着美酒珍饈,却一手操刀,一手使叉,就不禁令人感懷千古,神遊洪荒了。叉之爲物,其狀凶慓猙獰,其動作也獷悍...

  • 文章採筍佐餐見偉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8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采笋佐餐 蒋经国 《守父灵一月记》 父慈子孝 竹子 虚心有节 家庭教育

    记着:「囘思往年侍父散步于慈湖,亲采杜鹃之情况,父子边走边谈,父亲曾谈及少时上山砍柴背囘家中以充燃料,以及先祖母率父至竹山采笋佐餐之种种情形,并谓今已八十余,但对幼年及少年时期生活最不易忘」。这段日记,显示父子的亲情、母爱与母敎的道理。尤其采笋佐餐,使我们知道:伟人的平凡,平凡中见伟人的伟大。二、竹的怀念和礼赞在浙江,不论浙西浙东,民间百姓都把「竹」叫做「竹子」。中华民族一向喜爱竹子,月令广义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世俗又把竹、兰、梅、菊称为「四君子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