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回忆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寒假的兒時玩目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9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寒假娱乐

    幼時三北家鄕學校放寒假恰在臘,正月頭尾,是兒童整天遊戱樂而忘憂的時節,農村社會條件差,但各種玩目因地制宜,也生動有趣,玆就記憶所及,摭拾如左:踢鍵子:由臘月到正初這一段時間內,因為天還很冷,鄕下兒童不分男女,時興踢毽子,毽子是用三支長鷄毛兩枚銅錢,一段鵝毛管,一小塊布縫綴而成,可以說不花什麽本錢,孩子們都在廊簷下或明堂間跳,其好處是能暖身,亦可使身手矯捷,花樣不多,但以女孩子較愛好,目前臺灣雖在提倡,而且照電視中的踢毽子表演,技巧花樣雖遠較昔年家鄕為高,...

  • 文章记六十年前一首歪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0期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歪诗 童年回忆 重写歪诗

    六十年前,抗戰還未開始,北伐成功已逾六年,國民政府正勵精圖治之時,江南各省也漸到達民豐物阜一片好景,那時筆者還是六七歲的孩提,當然不懂什麼叫詩,只是拾大人牙慧說這不像,但又似詩,乃曰歪詩。因爲詩的韻,要用常熟土話發聲才押,詩的意要多面闡述才達,但讀了延伸之意,頗具景觀,故記憶猶深。原來在那時暮春天氣,三表兄張家鼎先生來外婆家省親,他的外婆是我祖母,正在棲悟室閑坐,靠著方桌,吊了稱鉈織衣帶,看到三官人即招呼傭人泡茶及備茶食,延至隔間書房小坐,垂詢三表兄生活...

  • 文章蓬萊寗老太太的自傳(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愛達·蒲露特 賈祥久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自传 童年回忆 女性地位 婚恋状况

    本書原名「漢家女兒——一個中國女工的自傳」。原作者IdaPruitt爲美國人,於民國二十年代旅居北平,爲了研究我國的風土習俗,特請了一位蓬萊藉的寗老太太爲之講述,每週三次,歷時兩載。寗老太太生於淸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曾身經兩次中日戰爭,閱歷甚豐,舉凡有關蓬萊的風俗習慣,生活型態,山川人物,鄕里傳說,無不盡以相告。作者以通俗的文字,生動的筆調,一一筆之於書,不僅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並對研究中國社會及風俗,亦有重大的貢獻。此書在一九四五年由耶魯大學出版部印行,甚受...

  • 文章三人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楊思齊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校园生活 教师

    筆者的小學時代讀海師附小。班級少,老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多,他們一個一個的音容美貌,以至各自的癖好和脾氣,至今猶然淸晰的存留在記憶之中。而印象最爲突出的,還數慣於動手體罰的三位——二男一女。有「判官」之稱的,是宋茀庵老師,敎導主任兼六年級「級任」。不論是哪一班的同學,從他面前走過,個個都會變成怯懦懦的「小鬼」,如果人也長尾巴,那準是蜷過來夾在腿襠裡的一副醜樣。挨過他「修理」的人,不計其數。我是頗有知名度的模範生之一,竟也未能倖免。記得是一天下午,放學後晚走...

  • 文章一名外鄕人記憶中的——沐陽 東海 新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趙長明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往昔旧事 美食 乡俗

    我是揚州人,然而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却是在海屬地區度過的,因家父曾歷任沭陽、東海、新浦三地的郵政局長,所以海州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我完成小學和初中敎育的地方,海州是我的第二故鄕,我對海州有一份濃厚的情感,比起第一故鄕實有過之而無不及。猶憶我於三十七年回揚州求學時,發現海屬子弟來吾揚就讀省揚中、縣揚中、私揚中、祝同中學、邗江中學……等校者,爲數不少,遇有前來問路者,我卽操海州話答之,彼等無不欣然色喜,連乎「老鄕」不置,日前,承我的頂頭上司夏專門委員荷生送我「...

  • 文章圪塔廟瑣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解項存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圪塔庙 童年回忆 民间传说

    筆者退休閒居,習以拜讀故鄕社會人物事蹟的憶舊文章,自得其樂。故而聯想到幼年逗留在圪塔廟時點滴趣事。該廟名謂之「圪塔」,倒很別緻、奇特。晉西南一帶住民皆悉其名,可能因它有個風趣的稱呼吧。我小時認拜了一位義父,他與該廟廟祝熟稔,故我也隨義父在廟內住過時日。一九四八年,該廟悉夷爲平地,蹤影不見。我將幼年時對該廟印象,現追述於下,以資回憶,並充茶餘酒後的趣事話題。然當時年幼,觀察不太眞切,加之及將近七十年的往事,在糢糊記憶裡,記述瑣聞中,文情「不」茂,謬誤盈篇是...

  • 文章關帝廟童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关帝庙 童年回忆 人生感怀

    我自小在關公故里—解州長大,從我家到關帝廟不過千米之遙。於是,關帝廟就成了我幼時的樂園。記得小時候,只要有一個小伙伴提議:「到大廟去!」大家無不拍手雀躍、蜂湧而往。大約當時人們還沒有想到去發古人的財,所以去關帝廟玩耍進出自由,不必爲買票發愁。關帝廟,雖以廟沿稱,其建制實爲帝宮。廟內樓閣巍巍,古柏森森,玩耍的去處極多,但我們去關帝廟必去午門。午門雕梁畫棟,方磚鋪地,寬敝豁亮,是我們玩「打猴」、「撇杏核」的好地方。鄕下孩子玩的花樣雖遠不如城裡的時髦,但大家卻...

  • 文章如詩如畫的平遙元宵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劉大壽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平遥元宵节 家乡习俗 童年回忆

    我少小離家,客居山西省城太原已近半個世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城裡的元宵節紅火也很好看,但我總希望能老大還鄕,回家鄕古城平遙鄕下,再過一回充滿兒時甜蜜回憶的如詩如畫的元宵佳節。彩報報春來我們村叫侯郭,在平遙城北八里;那一帶,元宵節一鬧就是三天。正月十四,家家街門上方要貼「報紙」。「報紙」由四張正方形的彩紙組成,下面是「穗子」,如四個橫排並列的「只」字。上面寫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風調雨順」等等,內容大抵同於春聯的橫批,都是喜慶吉祥的詞語。只這一貼...

  • 文章家乡的古樟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古樟树 童年回忆 呼吁保护

    村子上那棵古樟樹,不知在何歲月?就亭亭玉立,蒼翠挺拔,生長在那兒。家鄉的祖先,圖騰「借大樹遮蔭」的彩氣,尊樹為神,享其庇護,便擇地卜居,建村於此。孩提時,就看見它的樹軀,長的十分粗大,差不多要三、四個手長的人,才可勉強合抱得過,儼像一把大涼傘,覆蓋整個全村。幾個青梅竹馬童年伙伴,常躲在樹幹背,做捉迷藏的嬉戲。有膽大的,順著樹椏,攀爬到樹梢上,在棲栖鳥兒的窩巢,捉下幾隻小八哥,關在籠中,視若寵物,逗趣伺養。盡管對它,做到呵護有加,食飽睡暖,可它為了追求自由...

  • 文章追忆我永远怀念的地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郭茂溪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武宁城 童年回忆 武宁小吃 武安寨 重返故乡

    古艾武寧城,是我永遠懷念的地方。我八歲以前多半是居住在此城中,八歲以後,便隨家遷寓南昌。依稀記得我開始唸書時,便是在鄉賢朱注江先生所辦之「求是小學」,校址設在「昌明社」後進,我家居住前進,年幼上學比較方便。不久,求是小學遷往西門,以太平行宮作校址,我雖然是小學二年級生,但一樣住宿校內就學,校中年歲較大,像李茂谷先生之子李文奎,黃由亭先生之妻盛啟棠、陳德茂布莊少東陳承漢等,和我年紀相差不遠,如陶浴德、張肇坤、張漢龍等同學;大約一年左右,我便離開武寧城,往南...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