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福建共返回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燒早衣」及其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7期  作者:楊思諶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福建民俗 烧早衣 清明扫墓

    中国人向来注重伦常观念,不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且追溯到远祖,因此一年中的祭祀,自正月初一迎春祭祖,至腊月三十围炉辞岁,加上祖先的忌日冥诞,奉供不计其数。这些祭典,一年四季不辍,充分表达感怀先人的恩泽,实是我国社会的良风美德。台湾民间的习俗,与我国大陆多无不同,尤其是与一水之隔的福建,几乎如出一辙;这自然归因于本省同胞的祖先,大多来自福建的缘故。祇是由于年代久远,或因社会变迁,部分习俗渐渐淡化,甚至泯灭。例如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地官大帝诞辰;据说在

  • 文章大陸福建省大學校長訪問團蒞會拜訪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福建大学校长 访台 文化交流

    本刊讯】大陆福建省大学校长访问团一行九人应中原大学之邀于十月中旬莅台参观访问,从事文化教育交流,获得学术界之重视。该团以福州大学钱匡武校长为团长,团员包括福州大学副校长林公逵、福建省农业大学校长吕柳新、福建医科大学校长康仲涵、福建省师范大学校长曾民勇、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樊祺泉、福建省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郑祖宪、福建省福光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子、福州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黄仲豪等九人。该团系由中央通讯社常驻监察人、文化大学教授郑贞铭陪同于九月廿七

  • 文章理學名邦——延平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李孔鋭·方煥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福建延平 城市简介 区位优势

    延平位於福建省北部,處閩江上游建溪、沙溪、富屯溪匯合處。其建縣於東漢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是全省最早見載的五縣之一。一九五六年設南平市,一九九五年一月撤市設延平區。延平區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主要風景有茫蕩山、九峰山、溪源峽谷、石佛山、古道三千八百坎和明翠閣、開平寺等。歷史上延平以「理學名邦」蜚聲海内外,北宋時期即「獨先天下興州學」,閩學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曾在此著書立學,黄巢、宋慈、韓世忠、辛棄疾、李綱、文天祥、海瑞、鄭成功等曾在此建功立業。...

  • 文章百萬元獎學金·嘉惠閩北靑年閩北同鄕會爲全國各鄕會創舉六年來獲奬學生高達三九〇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  作者:李嶸崢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台北市福建同乡会 奖学金 首创

    本会颁发奖学金工作绩效与贡献首次开办大陆学生来台申请奖学金,不但是台湾数以千个同鄕会及基金会的首创,同时并报请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核备,首次颁奖典礼仪式经过,也由李执行秘书执笔为文「立足台湾,胸怀大陆,踏出第一步」刊登于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盟讯,以及福建杂志,闽省月刊、福州月刊。在大陆北京人民日报、北京团结报,及福建侨报、港台信息报、三明日报、闽北报等新闻媒体也均有披露。颁奖后来信感谢纷至沓来,每年皆有热烈回应,令人感动不已,自七十九年至今连续数年本会获福建省政府颁发

  • 文章那家福建菜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作者:逯耀東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福建菜 风土习俗 饮食

    最近找到一家「福建菜馆」,而且是此地硕果独存的一家。这家菜馆在对海的北角。九龙和香港中间虽只隔了条维多利亚海峡,又有海底隧道相通,往来方便。但居住在海峡两岸的人,都不熟悉对岸的道路。所以,九龙的计程车只跑香港几个固定的地点,香港的也是一样,停在海底隧道附近,等待转载九龙计程车送来的香港「猪仔」。那家福建菜馆所在的北角,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陌生的。北角,过去称之为「小上海」。三十八年,许多沪上人逃难飘海而来,多栖止在这里。现在虽然时移势转,但不时仍可

  • 文章七閩八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8期  作者:張譚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福建简称“闽”的由来 七闽 八闽

    福建省简称为「闽」,省境的原居民是闽越人,省内最大的河流是闽江,秦代设立闽中郡,隋初也曾合并东晋南朝所设立的晋安、建安、南安三郡为泉州,曾改称闽州。前人又有称福建为「七闽」或「八闽」。「七闽」源于古闽人。闽是一种古民族的名称,「周礼职方氏」谓:「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民人」,汉儒郑玄注周礼,认为闽是蛮族之别支,四八七九五六是周之所服国数也。事实上,司马迁很明显地指出,闽是越人的一支,称为闽越,与中原周围的夷人蛮人等并称。越人分布甚广

  • 文章閩賢遺墨集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5、46期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福建籍名贤 书法作品

    (注:葉化成 字東谷,原籍海澄,移居廈門,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舉人。曾遊於周凱門下,後由凱介至板橋林家為西席。與呂世宜、謝琯樵併稱三先生。)

  • 文章筆墨寫心聲 詩書入畫圖記畫家吳耀中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0  作者:吳叔璜 宮興福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知名福建籍画家 吴耀中 人物简介

    吴耀中,福建诏安人,家学渊源……现为中国三峡书院一级画师、文艺干部。他的画,风格细腻、神采飘逸。他是用自家的笔法画出自家山水的,构图颇有现代味道。他是文化修养比较全面而有所追求的画家。」这是著名美术理论评论家,鲁美贲庆余敎授在《美苑》杂志上所做的评价。新加坡联合晩报也曾著文称赞吴耀中:「以其坚实的诗文和书法功底,奋进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其作品极富诗意和生活气息,画面淸新厚实,笔墨生动灵变!」吴耀中正以其奋发进取和优异成就名驰国内外!吴耀中,又名吴梅

  • 文章温州杨梅和福建荔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游任遂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温州杨梅 福建荔枝 风土习俗 土特产

    部有「人」字形的蒂柄产地在茶山乡的丁岙村,别处产的都无此特征,甚至距丁奥村仅几里路的下奥村产的也无此特征,真使人感到惊奇!解放前因交通不便,在温州吃不到鲜荔枝,因荔枝的主要产地在福建蒲田,今年从福建运来的鲜荔枝,每斤15元,比杨梅便宜多了,因此我常买荔枝代替杨梅,因它和杨梅相似,也可作为肴菜下饭。但听人说,荔枝一次祇可吃六、七颗,多吃有中毒危险,这大概就是荔枝在温州卖不上高价的原因吧。但荔枝一向是中国有名气的水果,唐明皇的宠妃杨贵妃娘娘,很喜欢吃荔枝,为此

  • 文章(學人逸事)板來·板去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萨孟武 福建同乡会 座谈会 金牌

    之者咸不知出自何人手笔,实乃萨氏牛刀小试之作也。孟武先生原籍福州,与海军名宿萨鎭冰同族,「本炎」可能系其谱名,殆与萨本栋本铁等为平辈。萨氏为人所熟知之轶事,除多年前因「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片大捧凌波,发起组织「凌波俱乐部」并代表福建同鄕会,向初度来台之凌波献赠金牌外;授课之暇,好为雀战,胜少负多,从无吝色。尝自称其收入乃为「黑板来,白板去」,意谓钟点赚来,手谈输去,盖写实也。

共52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