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文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射湖九老公祭鄉賢李先生映南文(有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7期  作者:卞大章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李映南 祭文 追悼感怀

    射湖九老者,除李先生映南外,其餘八人爲陸君效邠(畯田),張君錫九(蔭祚)、孫君靜波(廣濤)、孫君拔吾、程君天爵、金君際霄(鳳高)、李君詠南(映南先生之從弟)、與作者本人;均係阜寧縣立第三高等小學先後同學,且均爲**迫害與鬥爭之對象,先後於民國卅八、卅九年相繼隨軍或由香港轉道入臺者,由是鋒鏑餘生,異地相逢,倍感親切,益以年事相近,志同而道合,故早在民國四十年開始,即有射湖九老弧觴會之約定,按月排比,凡遇九老之一誕辰,即同至其家作竟日之歡聚,讌飮餚饌以家鄕口味...

  • 文章朱伯坤先生治丧会祭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2期  出版时间:1996-06-15
    关键字: 朱伯坤 治丧会 祭文

    維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九日,朱伯坤先生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余紀忠偕全體治喪委員,謹以香花素饈之儀,致祭於朱伯坤先生之靈曰:嗚呼!哲人其萎,長垂典型,悵瞻遺容,熱淚涔涔:悲夫先生,幼年失怙,舉家淒涼。貪院寄身,自勉自強。少年記者,稱譽於鄉。日寇侵略,獻身戎行,軍校卒業,禦敵疆場,槍桿之餘,又奮筆槍,主編導報,軍威宣揚,亦武亦文,上蜂嘉賞。抗戰勝利,隨軍抵申,擬返常郡,探省慈親。卻又奉命,東渡台瀛。西顧茫茫,深負慈恩,嗚呼!每修蓼莪,終生引恨!初抵海隅,服務...

  • 文章閒話蠹魚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祭文 墨汁 螳螂 文章

    家有「万卷楼」,为藏书之所,官游于闽,楼闭置经年,及吿假归,其卷籍半为蠧鱼损坏,命童子搜杀殆尽乃已。是夕,鸣声达旦,蠧鱼之寃魂也,沈适访之,蒋以吿,因代撰祭文祭之曰:「呜呼!蠧兮秉虫之性而不集于羶,得鱼之名而不跃于渊遨游乎文章之府,札翰墨以为缘。尔等何不学白蚁之钻鑛,与靑蚨之化钱。谓书香我尝,愿铜臭之长捐。吾闻尔祖脉望,羽化登仙,以诗书为弓冶,期无坠乎家传。营书作穴,耕字为田,虽食古而未化,鉴其志之可怜。何期主人好事,物运屯邅,竟钞同乎瓜蔓,尽族而并歼。芸窓

  • 文章挽联·挽额·祭文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0期  作者:甘霖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挽联 挽额 祭文 丧礼文化

    是死者长官对死者生平功绩的奖饰或追念之词,通常只一二幅悬于灵堂正中梁间;故友某,公务员退休转入商界多年,开吊之日,挽额多如万国旗,其中除某显要一幅而外,余皆死者友辈或商界同行,这些人应送挽幛的,偏要横写成额,以为如此便可把大名高悬梁间,与达官显宦为邻,藉以自抬身价。还有最可笑的,一个自称旧属的人,居然也用挽额来打高空,治丧人员同样无知,照挂不误,看来今后挽幛都要升格为挽额了。祭文在现时丧礼中几乎又是一种不可少的东西,阿毛阿狗死了,都要想法子弄两篇来充充场面,读

  • 文章明太祖祭炎帝堯帝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郝振篤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朱元璋 祭炎帝尧帝 祭文

    明太祖洪武三年庚午(一三七〇)祭尧帝,洪武四年辛亥(一三七一)派雷燧祭炎帝,祭文均有记载,具见其尊崇圣德,量同天地之心怀,兹录祭文于后,以资纪念。一、明太祖祭尧舜陵文洪武三年庚戌帝生前世,作烝民主,大德无穷,垂法至今,后人不忘者,以其量同天地故也。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三千余年。观于帝典,大哉圣德,非天而何?虽切慕于心,奈禀性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谋,万世所法。二、明太祖祭炎帝祝文洪武四年维洪武四年岁次辛亥正月乙酉朔越二十二日丙午

  • 文章國父祭陳其美及蔣母王太夫人葬禮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陈其美 生平简介 孙中山 祭文

    抟。百怪张牙,图君益渴。七十万金,头颅如许,自有史来,莫之或匹。君死之夕,屋欷巷哭。我时抚尸,犹勿瞑目。曾不逾月,贼忽自殂。君倘无知,天胡此怒。含笑九原,当自兹始。文老幸生,必成君志。呜乎哀哉,尙飨!」㈡国父祭蒋母王太夫人葬礼文民国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蒋公中正筹备太夫丧事,墓地卜吉于白崖鱼鳞岙之中垄,准期兴筑兆茔。国父派陈果夫前往代表诣奠,并亲撰祭文曰:「呜呼!文与郎君介石游十余年,共历艰险,出入死生,如身之臂,如骖之靳,朝夕未尝离失,因得略识太夫人之懿行

  • 文章喪祭哀輓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0期  出版时间:1981-04-10
    关键字: 跌伤 去世 治丧委员会 公祭 挽联 祭文

    时覆蓋国旗。随即发引安葬于阳明山墓园。凌少将性至孝,其尊人绍祖先生突闻噩耗,悲痛万分,观其哭儿联云:「思尔尔不归,殉职舍身报党国」;「问天天无语,伤心挥涙望穹冥。」丧明之痛,至矣极矣!兹录刊本会祭文及诸鄕长挽额挽联,藉志哀思,倘有遗漏之处,尙请鉴谅!祭文台北市扬州同鄕会维中华民国七十年三月五日,台北市扬州同鄕会理事长叶秀峯暨全体理监事,敬备鲜花淸供,致祭于凌故少将岱郎先生之灵曰:巍巍蜀冈,淼淼邗江,山川钟秀,毓灵绿杨。君之王父,革命鹰扬,同盟歃血,厥功矞皇

  • 文章三山善社淸明祭高市長親臨上香

    来源期刊:《闽聲》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春祭大典 牌坊 祭文

    台北市三山善社于四月五日淸明节擧行春祭大典,是日阴天细雨,卧龙里至福州山一带路上,车马如龙,前往扫墓之男女老幼,穿,如鲫。通往三山善社公路口,高竖「三山善社春祭大典」的牌坊。沿途夹道遍立国旗。布置庄严。上午十时,祭典开始,由该社祭典委员会委员林兴兴、郑祥盛等主祭。在钟鼓齐鸣之下,启扉请灵,继而上香献花,晋酒奉馔。化楮焚帛,朗诵祭文。祭典委员在国乐伴奏声中礼成引退。继而福州十一县市同鄕会理事长林紫贵曁,再次为林森县同鄕会理监事分别致祭。备极严严肃。本年春祭

  • 文章記清明回鄕掃墓有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清明扫墓 先祖祭文 回乡祭扫

    简单而隆重、肃穆而庄严。又亲自撰写祭文三篇,于祭奠中宣读,深深表达我等后辈子孙对祖先们的孝思,与敬重的心声,特录于后,以示永恒的悼念,切望识者赐予指正:㈠祭历代先祖文维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四月五日清明节,孝裔孙辈登岳,率同弟妹亲属,家人子女孙甥等,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之尊灵曰: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郊坛有制,古来隆先配之文,宗佑荐馨,人皆重本支报,追念先德,倍觉怆然,报本情殷,重建斯茔,音容虽远,承植此根,谨具牲醴,藉伸奠献,伏祈天心恒复

  • 文章道光年代的家祭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則平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丧事 祭文 账簿 清代 社会风俗

    近读「风土杂志」第一卷第五期(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出版),载有李劼人著「旧帐」一文,系分析其外家所存的一本旧帐薄。这本帐薄,幷非日常流水,而系淸朝道光十八年(西历一八三六年)一桩办大丧事的用帐。而且不只是用帐,还有席单,还有祭文,写得极为恭楷。李文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记席上菜单,乙部记丧葬祭三项的银钱花帐,丙部记点主出殡的仪仗,丁部记两篇小调体的祭文。丧家杨姓住宅时在成都南城磨子街,葬地则在温江文家场。杨姓家中有廪生秀才,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有功名的家庭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