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礼乐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德育與羣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伦理群育 社会组织 党内团结 重视礼乐

    孝,兄(姊)友弟(妹)恭,夫妇和顺,朋友信义。这就是伦理,也就是羣育,考其内容无非敬与爱二者不同成份之配合罢了。道德和伦理,都是为合羣而生,但仍觉太过笼统,怎样使之更具体化,而在日常生活中以动作云为表现出来,就需要「礼」了,所以道德的原理原则是不变的,而礼,是因时代而变的,再进一步具体化,就是法了。其发展程序如下:道→德→礼→法古人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敎,今人以德智体三育为敎,其意义完全相同。礼乐约当德育,书数约当智育,射御约当体育

  • 文章禮與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期  作者:涯客 出版时间:1967-12-01
    关键字: 礼乐 习俗 社会风气 摇滚 中华文化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马。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马。礼乐关系国家的兴替。孔圣人也不敢有所创作,祗说:「吾从周」。国之四维,「礼」居其首,所以我们必须比较审慎地提出讨论。据我个人的见解:关于「礼」,可以分为礼乐、礼仪、礼节、礼貌、礼俗、六项。其中一、二、两项,如孔子所言,应由国内有德、位、者制订;至于以下三项,是民众的习尙,必须由多数人身体力行,造成优良规范,蔚为社会风气。槪括言之,礼是人与人间的行为,如果相互守礼尽礼,便可造成社会安宁

  • 文章大雅云亡 典型頓失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4期  出版时间:1983-08-10
    关键字: 杜负翁 祭奠 安葬 童子军 文学研究 礼乐学会

    大纲……等十数集,主持各诗社、联社、参加各文艺团体,斐声全国文艺界,更热心公益,怀念故鄕,发起组织中华民国老人福利协进会及台北市扬州同鄕会,深受爱戴,并成立礼乐学会,复兴中华固有文化,不遗余力,先生八秩、九秩华诞,先总统蒋公暨蒋总统经国先生先后颁题寿字,各长官均有题辞、寿文、寿颂、及诗、词、联、画,蒐集成册,备极荣庆。今年九十有三,方期百岁祝嘏,不幸于七月十二日卯时,疾终景美综合医院,德配朱太夫人已逝,长男其立,身陷大陆、次男其本,三男其南,女其容,均学有成

  • 文章從周書看周代文化的成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周书 周代文化 学术研究 政治变迁 官制 田制 教育 礼乐

    王」(尙书大传)。凡此,都足以说明他不仅为一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当时与周公同心辅政的,尙有召公奭,二人在地区上的划分是自陜以东,由周公治理,自陜以西,由召公治理。史家称为周、召之治。成王崩,子钊立,是为康王,由召公、毕公辅政,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是以成、康之世,天下太平,乃至「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由是而奠定了有周一代稳固的基础。二、周的政治变迁有周一代的典章制度,多成于周公之手,复因周公重视礼乐,所以在

  • 文章(追思特輯)恭向締造台灣奇蹟的工程師致敬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9期  作者:孔祥祺 出版时间:2007-03-04
    关键字: 音乐纪念会 学术基金会 获赠纪念刊物 云门礼乐 戏剧故事 茶会纪念

    一、引言去年歲末,陰雨不時籠罩著台北。中國時報95.12.22.D5版頭條全欄刊佈了“春暖花又開”的訊息,如撥雲見日般地嚮往著。是藝文界爲感念前行政院孫運璿院長逝世週年前夕,於國家戲劇院舉辦音樂紀念會。由許博允、林懷民、辜懷群、朱宗慶等多位巨擘名流攜手主辦;其中林懷民回憶説:“80年代他邀請孫院長觀賞雲門演出,沒想到他竟把票退了回來;原來院長覺得創作藝術不易,因此他拒絶送票。他不僅自掏腰包買票,還多買了兩排招待在台駐外使節……。”這位“科技”出身,完成十項國建的舵手...

  • 文章夏煥新教授八秩壽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林光灝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夏焕新 抗日战争 童子军 礼乐学会 八秩寿

    圣哲垂敎,学问道德,存乎修养,事功则有待时会之遇合,存己者事之可必,时会遇合事之不可必者也。尽其可必之道,待或然之,遇则君子之志业也。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斯义也惟达人乃能行之,靑浦夏敎授焕新先生,诚其人矣。先生字介民,民国前六年六月初七日生于山明水秀之江苏靑浦县。诗礼传家,代有德行,服务桑梓,鄕里同钦。先生幼承庭训,中学时期已崭露头角,中央政治学校毕业后,参加党务工作,以忠勤著。转入敎育界,传道解惑,桃李成荫,其间以提倡昆曲,推行礼乐,宏扬文化,早

  • 文章五音絃管樂與永春之關係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0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管弦乐 礼乐文化 音乐教育 音乐天才 史料记载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孔子治国安民,以礼乐化民成俗为首要之图,二者并行,乐尤微妙,乐之音律为节,和众共乐,使心身康泰,安其所事,故乐必出之以正、以优、以美、始可陶冶情性,终身习之而不倦,行之而不自知,社会赖之,以维系人心,与礼相循,以成长久之安宁秩序,是以乐之制作,必除去郑声、郑声淫乱,恐引起男女间之色情纠纷,扰乱社会,而失建乐之本意,此所以正乐为本,本淸而末自正,去邪念,正人心,社会和协,懽乐愉快,此乐之道也。闽南旧号海滨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