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知识分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士人的心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謝恆德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士人 字义 知识分子

    大师」雅闻。2.士字:士、从十、从一。十与一合成士。代表什么意义?引人遐思。「十·一」可以当做数字吗?「一」字可以代表「士人」、十字呢?能够说是士人所应具有十全十美条件吗?试想一下,能是些什么条件呢?(1)能文能武、文武全才。(2)懂天文、知地理、天人共生。引导人们可以与天地同参。(3)倡人伦重文化、创造人文世界。(4)发扬人性特质,使人人都成顶天立地的伟人。(5)以人类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功能,化导天下苍生,都能进入幸福之门。(6)使人类人与人相处,都能诚信

  • 文章閒話我國的「知識份子」——「士」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姜法乾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知识分子 中国 新士人

    了,经济发展成为国家进步的重心,很多知识份子不再以作官为目标,改为从工、从商、甚至农业发展,也需要科学知识、也吸收知识份子,因此,知识份子便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中,而不再专事作官了。士人也就进而融和于农工商各界而无法再独立了。二、古代的士1.士志于道、视富贵如浮云——孔子语。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3.重气节、有风格、守正不阿——一般人印象。4.修己以安命、修己以安百姓——凡事先从自己作起,然后推己及人、故能领袖群伦、获得一般人之景仰

  • 文章知識份子與憂患意識(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1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88-11-30
    关键字: 知识 知识分子 士人 忧患意识

    壹、前言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於七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中國國民黨第十二屆第三次中央全體會議中提示:「儘管我們可利用的天然資源有限,可是,我們卻擁有無窮的精神資源。」隨之又以「堅決、堅強、堅定」與「無偏、無私、無我」,提示國人對精神資源的如何培育及充分發揮。因此,吾人就不難體認到精神資源的眞義與其重要性了。基於此一理解,進一步言之,所謂堅決、堅強、堅定,係對「人」而言的,是我們作人的原則。堅決就是不屈,守正不阿,不折服於任何艱難險阻;堅強就是不撓,擇善固執,不受...

  • 文章知識份子與憂患意識(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知识分子 忧患意识 历史遗训

    叁、憂患意識的型態——痛苦的心靈——憂患的意識————關心的時代——奉獻的責任————犧牲的精神——一、古聖先賢憂患意識的鑑證。茲舉古聖先賢盡忠報國的例證,以明其義。史載:周公輔成王之「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是他的憂患意識與奉獻的責任。諸葛亮在其前後出師表中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是他痛苦的心靈。「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是他的憂患意識。「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是他關心的時代與奉獻的責任。「五...

  • 文章中國時報社論統一的國語統一的中國——敎師節紀念吳稚暉先生倡導國語運動七十周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0期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吴稚晖 敎师节 国语运动 周年 知识分子

    敎育部及江苏文献资料社,定今天举行吴稚晖先生倡导国语运动七十周年纪念大会及文献资料展。这项活动与孔子诞辰纪念及敎师节同日举行,实有极大的意义。吴稚老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毕生献身于文化敎育工作,致力国家的统一。因此先总统 蒋公曾誉为:「我国当代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敎育家、书法家、社会改革家,不但是国民革命的先觉,而且是国父孙中山先生所特别推重的一位革命的圣人。」吴稚老一生立言、立德、立功、固然多彩多姿,但其心血所瘁,以及对于国家贡献之巨

  • 文章也談知識份子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侯紹文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知识分子 爱国爱民 子贡 张载

    自從去年十月二十日,臺大心理學敎授楊國樞先生,在臺北的某一晚報上,發表了「知識份子不可做政治幫閒」一篇文章,曾引起社會上一個小小的波瀾。楊文提出了知識份子應該具有九項特質:①豐富的知識;②社會的關懷;③純正的動機;④遠大的眼光;⑤崇高的理想;⑥分析的能力;⑦獨立的精神;⑧批判的精神;以及⑨抗壓的能力。此九個條件,是否恰當,見仁見智,各有不同見地。但筆者認爲,一個眞正的知識份子,還要具備其他六個條件:那六個條件?就是知識份子之言行方面,還要:①憑良心;②具...

  • 文章雲南人的新方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林子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云南人性格 时代变革 知识分子 发展方向

    筆者在「雲南文獻」的「創刋號」中撰寫了「新史學觀點論中國近(現)代史中有關云南的兩個問題;接着在第二期撰寫了「論雲南人的性格」;第三期「外省人「論」雲南」。如今却提筆來寫「雲南人的方向」。此一系列的文章,都期望有助於雲南人的「自我分析」與「瞭解」。當然也同時期望增加別人對雲南人的瞭解。在「論雲南人的性格」一文中,我曾指出:『値得特別重視的是;明淸兩代,中原與江南地區大批軍民的「南征」移民,他們便是現代雲南漢民族的主要來源。這些在中國文化下產生的標準中國人...

  • 文章淺議「書生無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曾特山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书生 知识分子 百无一用 鲁迅 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与友人闲聊,谈到某单位几个大学生「下海」办企业,几经周折,一事无成,还赔了老本,友人蔽之曰:「百无一用是书生」,并说这句话是鲁迅讲的,是真理,古今中外,槪莫能外,可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书生者,知识分子之谓也,我们家鄕叫「读书人」。鄙人不敢妄称为「书生」,但对「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却不敢苟同。鲁迅是不是说过这句话,恕我孤陋寡闻,不清楚。但即使说过,也有时空方面的原因,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到处套用。况且名人说过的话,不一定都「句句是真理」。且看当今世界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