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眉山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眉山三苏故居之木假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眉山 三苏故居 木假山 苏旬

    苏洵木假山记中所记之木假山,现存眉山三苏故居后院之木假山堂方池中石台上。三峯对峙,虽经多年风雨,仍保持原状,古色斑然。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6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峨眉山 林思进 印模 四川

    五六、峨眉古寺印模姻亲张继元兄原籍上海,近有美日之行,临行贻一卷轴,启视之,乃峨眉山古寺印模,计共二十三颗,多为明淸两代御赐,卷系绢本,朱色半褪,疑淸代物。君以我为蜀人,故持此相赠,惜握别匆匆,未暇询其自来也。余生长西蜀,而未尝一履峨峯,宁非憾事?登临绝顶,当俟异日。爰就卷中印模,记其文字,以备硏考:一、御赐峨山普贤王法宝(正方,阳篆)。二、勅赐正顶金殿普贤王宝(同右)。三、勅赐峨眉山正殿万佛顶普贤愿王法宝(同右)。四、峨眉山洪桩坪普贤愿王菩萨佛法僧印

  • 文章香會與廟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四川 乡俗 香会 峨眉山 庙宇建筑

    朝山進香,川俗盛行,春夏秋冬,時序不一;有千里獨行者,有結隊同往者。上峨嵋山朝普賢菩薩,爲川中極盛香會之一,各地香客,在端陽節過後,便開始向嘉定進發。先在家鄕約集同伴,結成進香團。瀕行之際,齋戒沐浴,焚香吿祖,然後集合起程,以小黃旗前導,旗上書朝山進香等字,亦有帶小鑼一面,沿路敲打,以示莊嚴。個人則肩掛小黃布香袋一隻,內盛香燭供果之類。到達峨嵋縣,已是山脚,尙須購置炒花生,砂胡豆之類,以備上山布施猴子。據云峨山猴子最靈,凡香客在進香途中,飮酒吃葷,或做昧...

  • 文章宋元明清四朝學案中之川儒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3期  作者:維明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眉山学案 诸儒学案 华阳学案 鹤山学案 清儒学案

    学案中之川儒学案,分志如次:卷十四,眉山学案,(旧题苏氐蜀学略):苏老泉先生洵(庐陵学侣);苏东坡先生轼(老泉家学);苏颍滨先生辙(老泉家学);吕元钧先生陶(东坡同调);任德翁先生伯雨附子象先、曾孙尽言(任氏家学)。卷十五,范(鎭)、吕(公著)诸儒学案:范景仁先生鎭(涑水同调);张才叔先生庭坚(淸敏门人)。卷十七,华阳学案:范华阳先生祖禹(涑水门人)。附子冲。卷二十一,龟山学案:王竹西先生居正(龟山门人),卷二十六,刘(绚)、李(吁)诸儒学案:谯天授先生定

  • 文章蘇東坡笠屐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苏东坡 笠屐图 石刻像 眉山 三苏祠

    石刻像,在眉山县三苏祠内。

  • 文章眉山县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楊衛星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眉山 县志 序文 郡县 原文

    郡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溯其初,盖滥觞于常璩之华阳国志。后代因之,著作日繁,然皆无一定体例可沿,分门别类,互有出入,要亦无关宏旨。所难者在采辑详核,鉴裁精当耳。眉山自唐宋以来,人才辈出,故家遗俗,皆足以启迪后进。历明季献贼残毁,几无故典可稽。淸初经贤太守勤事捜求,凡百余年,易稿数次,至嘉庆中始成定本。越十余年,续成一卷,迄今又百有二十年。惟光緖初拟修一次,仍未成书,仅遗残稿二十余板。盖兹事体大,抬遗补坠,亦綦难矣!民国二年,政府通饬各县设局修志,功令屡

  • 文章眉山万年寺普贤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峨眉山 万年寺 普贤殿 景观

  • 文章峨眉天下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峨眉山 风景 寺庙 建筑艺术 金顶

    从成都穿过川西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夹江等县,到四川盆地西部的边缘地带,遥望海拔三千一百三十七米的峨眉山,气势非常雄伟。唐代大诗人李白描绘峨眉山的雄姿,有「峨眉高岀西极天」的诗句;远远看来,峨眉山峯高挿云霄,确有「高出西极天」之感。出峨眉县南门,沿公路前道,山势渐渐逼近。这就是被称为佛敎四大名山之二的「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从山脚到金顶,据说有一百二十华里。这漫长的山路,全是用靑石砌成的梯级。山上的寺庙,都是靑砖绿瓦,非常整洁。寺庙的历史都根古老,早在

  • 文章眉山寺宇述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8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峨眉山 佛教圣地 寺庙 景观

    峨眉之名,早著典籍,高僧传云:昔善财礼德云比丘时,伫立妙高台,观此山如月初出,故称峨眉。益州记与寰宇记均云:峨眉在南安界,两山相对如峨眉。水经注亦云:峨眉去成都千里,秋日澄淸时,望见为峨眉。凡此所载,皆谓以形似得名。峨眉山为中国西部佛敎胜地,相传为普贤道场,禅院梵宫,自山麓至山顶,达数十百进。自汉以来,时有隆替。方舆胜览云:前代峨眉,建立六寺,为华藏寺(即黑水寺)、普贤寺(即万年寺)、华严寺、中峯寺、牛心寺及光相寺(即金顶各寺)。淸光緖十二年丙戍,朝议

  • 文章勝地名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0期  作者:芝亭選辑  出版时间:1967-08-01
    关键字: 峨眉山 胜地名联 洪椿坪长联 刘光第 牛心石

    白犬啣书,靑猿洗钵,野鸟念佛,修蛇应斋。(注)洪椿坪为峨山十景中之「洪椿晓雨」,本联引述洪椿坪之形势、历史、古蹟、风景、灵异甚详。作者不知何人。峨眉山牛心石刘光第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注)双桥在淸音阁前,黑白二水过双桥合而为一,合流处一石似牛心,因名牛心石,又曰洗心石。水激声响,「双桥淸音」为峨山十景之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