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皮影戏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乡的皮影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宋世昌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皮影戏 皮影戏制作 木偶戏 布袋戏 灯艺音乐

    皮影的头要多作一些,就可以变化无穷,应用自如了。表演时是用两支竹笺支撑著,皮影的一切动作仅靠这两支竹杠,但却能表现得精彩万分,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技巧,就要靠主演者的经验、技巧与运用了。家鄕的皮影,据说也有用羊皮作的,好处是用起来轻巧,制造经济、省力,虽然亦经过油漆处理,但是容易弯曲、翘起,因此不为主演者所喜爱,所以这种质料的皮影似乎亦不多见。皮影戏记忆中,家鄕的「灯艺」分为两派,其一是采用纸窗(幕),另一派是采用纱窗(幕),用纸幕者系采用毛头纸(旧布、破蔴等

  • 文章人唱秦腔·我哼燈影~~記鄉長劉靜波先生九秩壽辰餘興節目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焦凌霦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刘文海 秦腔 皮影戏 蝴蝶媒

    也想把我所了解此间的皮影戏活动状态,略为介绍一下;台湾过去数百年传下来到现在,有六个班子大都分布在高雄县几个鄕里,较有名的是东华皮影团、新兴皮影剧团,由近八十高龄的张命首主持的新兴皮影剧团,有时在庆典期间,常由其婿许福能陪同协助到台北演出,每次我都前往观摩,虽然,这里的戏台子搭架式样,灯光的投射,皮人马子等都和我们东府的影子,大异其趣!但籍以发古之幽思,聊慰鄕愁。也算値得回票价矣。去年有一家公司形态专门艺文活动经纪人—新象公司,均聘到奥地利纳皮影戏团来台

  • 文章皮影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段雙印 鄭東霞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皮影戏 民间艺术 发展史 享誉国内外

    庄稼汉耍得乐,扭秧歌闹社火」。说起闹社火,很多朋友都观赏过,也许有人还亲自表演过。但是,一两百年前的社火是什么样子?大槪很少有人知道了。幸好,陕西洛川民俗博物馆珍藏的一套清代皮影戏《闹社火》,使我们还能窥视到当时民间社火的一些情景。这套皮影戏《闹社火》,制作于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已整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聪明的雕刻艺人匠心独运,在剧中人刘海手拿着的铜铁上,有意写下「光绪拾柒」四个字,巧妙地留下了皮影制作的确切纪年。全套皮影共有各种行当的人

  • 文章朱門瑣憶——「皮影子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詹國祥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皮影戏 京剧艺术 个人回忆 故乡风情

    照镜子瞧瞧!」因此,我想做「薛仁贵」的梦幻灭了。信阳,在周朝号称「管」,人文荟萃,代有贤才,到了民国更是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眞是一个好地方,什么玩艺儿都有,我喜欢看的皮影戏更不用说了。于是北小街、西关外、大南门、东双门、贤山、柳林、袁家大楼、干塘坡、洪家庄、十八里庙……凡是演皮影戏,我总是甩掉书本,「不远千里」而来,一面看,一面画。民国二十五年,如果由落地生根算起,我已有十四岁了;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功课虽然差劲得很,但影子戏却看了不少。例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

  • 文章憶故鄉話騰衝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段邦穀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腾冲地理位置 云南土司制度 山川名胜 物产丰富 手工业发达 皮影戏 风俗习惯

    已无法通行车辆。自大陆赤化后,缅甸边禁森严,除时有难民逃入外,商旅已完全绝迹,但近二、三年来又局部开放,少数特殊人民又可至缅甸经商,但以昔日盛况相比,距离甚远。娱乐方面;城区有电影院、茶馆有说书、迎神赛会间或上演滇剧。而皮影戏最为流行;我国皮影戏发源最早,据说有历史记载时就有了,尤其唐、宋时期盛极一时,明、淸才逐渐没落,至近代已成为少见的民族艺术。可是在腾冲还愿(拜拜)、驱邪、重大庆典皆有表演。它的人物制作过程是:在纸上剪出人物的轮廓,如忠臣、奸相、大将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