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留学生活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习咏黎在美、加留学情况介绍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習志淦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习咏黎 枣阳文献 留学生活

    又因美国导师的全力推荐,获得加拿大四大名校之一的Queen's University(金斯顿皇家学院)奖学金,破格录取为该校计算机系的硕士硏究生。诚如Dr.Prahlad Kasturi(凯斯特瑞博士)曾对她说:「我相信你学什么都可以学好,对你抱有充分的信心。」由于第一年奖学金数额有限,她自暑假到金斯顿后,每天便去公园里弹奏古筝,在赚取生活费的同时,又进一步接触加拿大社会。现在,她已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从经济学转计算机,又是一次新的挑战。相信在枣阳

  • 文章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七)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劉道玉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苏联撤走专家 赴苏留学 留苏预备部 举办婚礼 艰苦培训 制作制服 告别妻子 前往苏联 开学准备 留学生活 被迫辍学

    生於1933年菜陽鋪北大劉坡。1958年於武漢大學化學系助教起開始,一路擔任教授工作並發表論文、著作,享譽中外。1961年與高偉結婚,育有二子。

  • 文章莫斯科中山大学生活回忆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8期  作者:楊大乾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莫斯科中山大学 天主教堂 留学生活 克里姆林宫 孙中山

    年的初夏。一个人的大学生活,对个人影响最深,所以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在我脑海的印象不浅。俄国人为争取中国靑年的向心力,颇费周章,中山大学学生在校的生活,比之去英美留学,并无逊色。我是一九二八年被分批遣送回国的。

  • 文章前尘纪趣——留学记㈧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7期  作者:叔逵 出版时间:1980-04-01
    关键字: 留学纪实 求学英国 柏林生活

    那时在我们竟轻而易举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也是不可想像的事。尽管如此,我们中国留学生在平时的生活,还是省吃俭用的安份守己,专心读书,尽量避免奢侈浪费。因此之故,非但没有遭到一般德国人(包括学校敎授与德国同学)的嫉妬仇视,反而亲善有加。在我柏林一年半时间以内,搬动过三次家。除了第一次与陈大齐敎授同住的那个房子,原属暂住性质。因为江星初先生即将离柏林前往「但骚」工厂实习,早已准备把他的的房间介绍给我,不到两个月,我就迁居了。房间虽然小一些,但房东夫妇亲切得如同家人

  • 文章留美散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莎莎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美国留学 文化冲突 生活散记

    不会改变。二〇〇八年九月一日 美国劳动节美国,在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明白自己对于这里而言只是过客。圣路易斯这个中部城市,比中国的农村还要荒凉。这里的生活节奏缓慢、安逸,似乎很适合居家生活。可不知为什么,每当我路过这里一间间漂亮的小别墅,总觉得它们离我是那么的遥远,生活在里面的人似乎住在另一个空间。自费过来的中国的留学生或许称得上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连早已在美国普及的轿车都不能奢望拥有,更不用提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住在出租的房子里,每天靠步行生活,几乎将我

  • 文章哲先回憶録(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臧啓芳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求学经历 留学美国 学生生活

    结婚,我俩同是廿二岁。前边说过,我们订婚时是十二岁,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俩在订婚后与结婚前的十年当中彼此未曾见过一次面,谁也不认识谁。结婚后彼此情感颇好,在我未出国留学前相处虽有五年,只寒暑假可以回家,每见一次感情增进一次。五年中生了一女一子皆夭折。我在美留学三年,回国持彼此皆已卅岁,至今有三子三女,大学卒业者三人,将卒业者二人,尙在高中肄业者一人。我俩人在将近四十年的生活中,未曾打过一次架,小的吵嘴偶有之,也只是一霎之间,今则皆已垂垂将老,就感情

  • 文章十年回憶(下)——七七抗戰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孫璞如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青木关 工作生活 重庆见闻 留学见闻

    承慷慨资助旅费,我永铭记心怀。子临,早年在北京读书时认识,毕业后从未见面和通信,一日在长江码头上下轮渡时邂逅,眞是奇遇!当时子临任重庆税局长,蒙助旅费,并给志明安排工作,使母女生活安定,眞不知何以为报,五月六日由平原鄕师学生某君,接志明母女由江津回渝,她知道我次日即赴美,不禁落泪!她没工作,借住友人处,我又没留给她母女生活费用,心情眞是不好受!加尔各答。五月七日吿别了重庆。当飞越喜马拉雅山时,飞机震耳欲聋,多人晕吐,我没例外,幸未觉得太苦。达木达木机场

  • 文章留俄書簡(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粟耀儀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留学见闻 留俄生活 往来信件 求学经历

    编者按:本会粟明德理事长的次女粟耀仪,十八岁从台北一女中毕业后,先以高分考上政治大学国贸系,入学前到俄国莫斯科大学就读两年。留学莫大时给父母、弟弟的来信,很有意思,可供参考。我们将摘要发表一部分。

  • 文章朱之履博士行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正義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朱之履 家世介绍 服役军医 留学美国 旅美生活 晚年病痛

    MCDICAL UNIVWHSITY进修公共衞生及热带学,经考试及格,并完成所硏究之学术论文,荣获博士学位。当一九四八年初遭共党蓆卷大部份中国,社会纷乱,国乎蜩螗,欲归不得,未克以所学返国发展抱负良深感叹。继之,战争日烈,大陆弃守,决定留居美工作,惟午夜窃思,遥念沦陷故鄕亲人,寝馈难安,除以有限的薪金供养弱妻幼子维持生活外,并按月筹寄生活费供年长单身之胞姊之升,颐养晚年,手足之爱,仁至义尽。一九四九年四月受聘美北之南达柯他州肺病医院SANATORIUM,S.D.

  • 文章忆河南省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凃心園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校史 学校教育 学校生活 往事回忆

    我想这一定是预防掉换的毛病吧?后来才知道这位先生就是校长李敬斋先生。考试分两次举行,第一次为初试,录取三百一十人,第二次为覆式,录取八十七人。两次试题,都是国父、算术、本国史地等科目,笔者侥幸入选。学校生活学校方面,对于这批未成年的孩子们,照管无微不至。医药卫生方面,聘有专门医生负责,设有澡堂诊所。伙食方面,可以自由组织,校方不加干涉。不论是以面食为主,或以米食为主的,都可以自动选择。统常两桌十六人,一日三餐,定时开饭。此外尙有一个「包伙」,是招来外商包办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