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画像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贪官画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汪龍華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贪官画像 拉票贿选 反腐倡廉 警钟长鸣

    小人得志猖狂時,人間多少不平事。本職工作不認眞,不學無術拉關係。玩忽職守不在乎,年終考核無政績。拉幫結派勾結緊,吃喝嫖賭均佔齊。點頭哈腰無形象,左右逢源口如蜜。小道消息到處傳,造謠生事數第一。逢人只說三分話,口甜心辣僞君子。言不由衷少教養,跑官買官忙送禮。口蜜腹劍耍手腕,拉票賄選費心機。有朝一日官到手,變本加厲排異己。公款吃喝家常飯,揮金如土很得意。革命小酒天天醉,天塌下來不問事。當官應爲民作主,石榴裙下全忘記。狼狽爲奸惹禍殃,橫行無忌傷天理。秦樓楚館獨...

  • 文章文友画像及其他王琰如新著出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5期  出版时间:1996-09-15
    关键字: 王琰如 新著 文友画像 出版社

    老作家王琰如乡长新著「文友画像及其他」出版。王琰如女士求学过程备尝艰辛,但凭其开阔的襟怀,坚定的毅力,终能破茧而出。曾任妇女写作协会首届总干事多年,散文写作卓然有成,深获文坛前辈苏雪林教授的赏识。作者待人以诚,交游之广,遍及海内外。本书第一辑,作者以其生花妙笔,为近三十位文友画像,篇篇精采,可读性甚高。第二辑系作者个人的自画像,以其惊人的记忆力,细数前尘往事。第三辑则为附录,系作者亲人、戚友所撰所绘其一生为人处世之道,对于此书诚有画龙点睛之妙。新著由大地

  • 文章端陽卽景話鍾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作者:丁瀾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钟馗 神话故事 民间习俗 画像

    我們故鄕無錫,每年一到端陽節,考究的人家都懸掛名家所繪鍾馗像中堂一軸,普通人家也都要貼上一張寺觀裏和尙道士所送的一張鍾馗符,以驅邪鎭宅。現在讓我們來談談鍾馗的神話故事。鍾馗的神話故事始於唐玄宗,天中記引唐逸史的一段記載:「明皇病瘧,晝夢一小鬼,盜太眞香囊及上玉笛,上叱問之,奏曰:『臣乃虛耗也,能耗人家喜事成憂。』上怒,欲呼武士,俄見一大鬼,破帽、藍袍、角帶、朝靴,捉小鬼,刳其目,劈而啖之。上問:『爾何人』?對曰:『臣終南進士鍾馗也,武德中應舉不第,觸階而...

  • 文章觀賞范曾楊健健畫展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麟選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范曾 杨健健 墨彩人物画展 国父画像 王广亚

    中心之「世界名人录」中,一九九〇年新加坡画展后,发表「辞国声明」,为追逐心灵之自由,同情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民运而去巴黎。范曾集诗、书、画于一身,画中有诗有书,最难得的,在他画中,涵泳出中华民族不朽的气脉,化为丹心耿耿的形象,从许多历史人物故事中,表现山正义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国父画像,绝大皆以油画制作,范曾先生以中国传统的宣纸与画法,别开生面将 国父深沉蔼然的情态,雄健魁伟的精神,博大慈悲的胸怀,力透纸背,表露无遗。其他如蔑视鬼 的钟馗,抱石怀沙的屈原,目送

  • 文章長島搶救前國民政府林森主席畫像前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4  作者:陸鏗 出版时间:1999-09-16
    关键字: 长岛宋美龄故居 拍卖 林森主席画像 人物自述

    古钟,名贵的法国吊灯,明代「四大名家」之一沈周的山水画和一长卷明人书画及好几张西洋油画。引人注目的是与蒋夫人和蒋老先生直接有关的物件,如纪念宋美龄为航空委员会创始人,她身佩中国空军军徽的半身雕像;和装在刻有青天白日徽记的木盒内多张蒋夫人照片;华侨送给蒋老先生的骨质刻字手杖;以及蒋夫人手绘中国山水由蒋老先生题字:「托根最高峰,无意自凌云」,致赠孔令伟即一般人所称的孔二小姐的画,居然也成为拍卖品。尤其是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三年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子超)先生的油画像

  • 文章「文侠」陆铿「为国存史」林森画像慨赠国史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陆铿 林森画像 捐赠仪式 活动纪实 人物简介

    注:资深新闻记者陆铿(右)将林森画像捐给国史馆,由国史馆馆长潘振球接受。)(本刊讯)联合报记者江中明八十八年三月廿五日台北报导:资深新闻记者陆铿昨天上午将他千里迢迢赴美竞标得来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油画像捐赠给国史馆,在台北市联勤信义俱乐部举行的捐赠仪式中,国史馆馆长潘振球颁发甲级感谢状及「为国存史」奖座给陆铿,表达政府的感谢和敬意,中硏院副院长杨国枢等贵宾致词时,盛赞陆铿的侠义精神,是一位「文侠」。国史馆副馆长朱重圣指出,国史馆已存有林森日记手稿及全套

  • 文章香妃像的錯誤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夏元瑜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香妃像 圆明园 乾隆皇帝 香妃考证 汉女画像

    十里薰风的死象,却不敢吃臭豆腐。传说中的香冢,我去看过,有块短碑,说「扫集落叶,葬之于斯」,旁边是一只鹦鹉的坟,这全是吃饱了无事可做的文人干的。现在我要说到本文的主题,现传的容妃画像有两张,其实全出于揣测,都没法证实。有人说这两张油画半身像都出于意大利的郞世宁手笔——也无从证明。在乾隆前期如意馆的洋人供奉除郞世宁外,尙有艾启蒙(波希米人)、王致诚(法国人)、潘廷璋(意大利人)、安德义(罗马人)、贺淸泰(意大利人)等神父和修士。最初发现的一张甲胄美人像,脸型

  • 文章化石似地記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柳樹集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山东汉画像石 研究历史 金石学研究 考古学研究

    十三、十七、十八卷中酌录摹刻了部分带有文字的画像石,惜今本《隶续》第十三、八、十七、十八卷中的画像已付阙如。宋代金石学家对山东汉画像石的着录与考证尽管不乏灼见,但由于多据拓工的拓本而乏实地调查,其失误亦不少[2]。北宋以降,有关山东汉画像石的金石学硏究陷入沉寂,长达六个多世纪。至淸代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随着武氏祠的重见天日,山东汉画像石的着录与硏究一时蔚为壮观。许多名流宿学纷纷就山东武氏祠等画像石著书立说,举诸黄易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翁方纲著

  • 文章安邱汉墓画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安丘县 汉墓画像石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民國四十八年在安丘城西南十八里汶河南岸的董家庄發掘出用二百二十四塊大石板砌成的東漢墓。有一〇三塊石板上刻着六十餘幅畫面,內容豐富,細緻綿密,均衡對稱。所畫絕大部分是神話傳說和奇禽異獸,社會生活及歷史故事較少。墓室門額上刻仙人騎鹿像,各室頂石有日月、伏羲、女媧、雙鹿朱雀,樂舞等,壁上刻仙人、朱雀。大部分野獸均有翅膀。雕法有淺浮雕、高浮雕、陰刻三種。全奇禽異獸及裝飾紋都用淺浮雕,已接近圓雕,較武梁祠刻更有立體感。高浮雕主要旋於門額墓室三柱。內容多神話人物,有...

  • 文章轟動中外的甘肅酒泉古代磚畫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姚忠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酒泉历史 文化渊源 丝绸之路 出土画像砖

    军事重镇和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西晋后期,中原「八王之乱」使得民不聊生,但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偏居一隅,较少受到中原战乱的侵扰,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农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独具特色的魏晋时期的墓葬画像砖、模印画像砖的兴起,是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标志。地处祖国大西北复地的甘肃酒泉市是以广袤的戈壁和翡翠般的绿洲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从绿洲向戈壁远眺,可见到连绵不断的古墓群。据不完全统计,在297处古墓群中,有汉至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