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男女教育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男女教育异同之刍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男女教育 异同 胎教 品行教育 女子教育效益

    兴国 李盛菉人生富贵与荣华,仕途顺逆及福寿美丑,可听诸天命气数,至于人品、道德、学术、才能则全凭人事措施,即自母胎至成人,几乎全赖父母尊长与学校、社会教育良窳之所致。但又当重视其男女性格之异同,加以适才适所切实施教,始能为己、为族、为国、培育出扬眉吐气、造福人群之有用之才。若施教不当,势将成为败家败国社会蟊贼,其父母必蒙羞、受累、遭害,爰以男女教育之管见赘述于后:甲、相同之处:⒈胎敎不分男女:我国向重胎教,妊妇之一切视听言行,当悉遵礼为之,认为胎儿自然受

  • 文章【溫州史話】溫州早期女校——大同女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教育 办学 大同女校 男女平等

    主张男女平等。1907年正值秋瑾女士因策划皖浙两省起义失败而英勇就义,夏松亭从心底钦敬这位女中豪杰,决心办好女学以慰亡灵。其妻池强华虽是个小脚女子,却主张和支持女子识字。夏自任校长,其妻任监学兼敎丁班国文,其实,她并不识字,但为了敎学需要,只得采取「现学现敎」的办法,夜里自己先学,次日再转敎给学生。她认眞负责,不时到课堂巡视、督促。大同女学校址设在蝉街。该校从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敎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在当时可说是一流的。分甲、乙、丙、丁四个班,课程有国文

  • 文章懷念鄉賢王公衡如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劉朝明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王衡如 家世生平 教育事业 男女平等 抗日战争

    等全套乐器。记得我在读小学时,这套乐器尙保存在本村小学中。惜这套乐器,除风琴老师尙偶有使用外,其他鼓号均因既无人指导,又无使用对象,逐渐闲置废弃。四、提倡男女平等民国初年,在我们家鄕,不论穷富女子,能受敎育者几希,衡如公有鉴于欲提高女权,必先①提高女子知识水准,②解放女子长期遭禁痼的缠足,于是一方面组织女子放足宣导队,至各鄕各村进行宣导,宣导一段时期,即进行检查,认眞执行,颇具成效。在县城创办女子完全小学,自兼校长,校规严明,成绩卓著。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

  • 文章枣阳的女子教育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期  作者:邱少南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歧视女性 三从四德 封建婚姻 缠足旧俗 革命与教育 男女合校 鄂北联中 胜利复员

    生女孩则要三十天为满月。在月子期间内,规定产妇不准走入别人家,否则别人家认为不吉利,说:「不祥之物进了门,家要败,人要亡的!」。万一不愼,闯入别人家,补救办法是备香腊纸炮前去祭拜,并送红布悬挂其大门上,以资驱邪,即使是亲娘家,也须如此。女性被岐视,眞是一言难尽。二、民初女子教育及女性特有的束缚民初的枣阳只有私塾,没有公立学校。私塾中、男孩读四书五经,敎导将来作大事。女孩则读「女儿经,女子四书」,长大成人后遵守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嫁后从夫,夫死从子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