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甲骨文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甲骨文游艺集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甲骨文 出土文物 甲骨片 甲骨文集 甲骨文研究与应用

    者为法人雷焕章神父,现住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七十一卷九号震旦中心。前年(一九九三年)之夏,余曾往访,所住房间二十坪不多,满堆书卷,其年七十以上,体健神足,著有「法国所藏甲骨文录」一书,有中、英、法文对照释解,计四百零二页。槪谓「本书刊录法国巴黎一些博物院图书馆及私人收藏之甲骨。特有硏究价値,皆摄于实物之正面或背面,附以针笔照片描制」等情事。甲骨出土初期,加拿大人明义士时在安阳县长老会任牧师,乃考古专家,应机搜集,有「殷虚卜辞」一书之编著。其运回加拿大皇家

  • 文章甲骨文新纪元西安掘出原始甲骨文字达较殷墟早一千二百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甲骨文 西安 考古发掘 殷墟 龙山文化晚期

    比殷墟还早一千二百年,最早甲骨文字近于西安出土。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最近在西安巿西郊斗门鄕花园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一批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陕西考古界有关专家认为,这是自一八九九年中国首次发现甲骨文以来的一次重大发现,它把中国人最早使用文字的历史提前到四千五百年至五千年前。这批早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筓、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已淸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字体极其细小,笔划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淸晣,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代甲骨文字体接近。出土这批甲骨文

  • 文章考古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陳仲玉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安阳殷墟考古 傅斯年 甲骨文 李济 考古学

    破了殷商地层,那时就应该见到甲骨文。即是明朝万历年后,居民复居该地,有四百多年的日常生活中挖地,更应该发现到甲骨文。其实,并非没有发现到,而是糟蹋了它们。据董作宾先生的调査,这种器物最早发现到时多将之塡入枯井,后来可以卖给中药舖做「龙骨」、「龟版」。安阳当地有一个名叫李成的人,是一位剃头师,他兼营「龙骨」生意,以所得的大片甲骨卖给中药舖,小碎片磨成粉做「刀尖药」;每年的春会时节,赴四鄕兜售,作治疗创伤止血的药物,在他的一生中不知毁去多少甲骨。最痛心莫过的是,甲骨

  • 文章種牛痘是中原土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萬壽永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种牛痘 医疗 史料记载 甲骨文

    那麽告字的本义在古代也就是记录一件事了。后来文事书写进步,到了易经记述告字本事正面敍说用了四个字,汉代许愼说文解说告牛事共用十一个字,可惜的都是儒家学者之言,而且全把告的本事借做了别解。但也幸亏他们的功劳得以流传下来,让我们后人有条路径可循,顺利的硏究出古代医学发展的情状,中国人早在三千四百年至四千五百年前已有了种牛痘免疫及治疗术了。且不只此一法,殷人还有用鱼来治病及免疫的事呢!瞧在甲骨文里把鱼字刻得那麽长长的,像是条条的七星鱼吧!中国医药发达之早,及中原古

  • 文章(活動報導)·祝安陽市豫劇團台公演成功·歡送宴會訪誌盛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9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1996-01-03
    关键字: 胡升堂 郭建军 河南同乡 甲骨文

    上图左起为胡升堂郭建军乡长张宝英女士张玉芳乡长芦苇杨奇先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自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十月份「河南同鄕」季刊中,有一篇「安阳市豫剧团简介」,详细阅读,甚感亲切。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以「甲骨文」闻名中外,安阳人重视文化艺术,亦其来有自,尤以豫剧艺术,种类甚多,有落子、曲子、梆子等。记得小时候,安阳城里体育场附近有一家戏园子,一年四季有戏上演,泡上一壶茶、一碟瓜子、一盘花生,就可以打发半天时间,开放后

  • 文章甲骨文发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甲骨文与纳西东巴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鄧和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

    中国文字的分类,从结构和应用方法来分,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从字体来分,有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等。从书写的器物来分,有甲骨文、金石文。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写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因甲骨文是在殷代都城(河南省安阳县西北小屯村一带)所在地发现的,所以又称殷墟文字。考古学家认为甲骨文是殷人卜事之辞,故又称殷墟卜辞。发现的甲骨文,是商朝第十七世代盘庚(西元前一三九八—一三七一年)迁都以后,至第二十八世代纣(西元前一一五四

  • 文章董玉京集醫學文學於一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董玉京 医学家 佛法 甲骨文 学术研究

    有莫大关系。在董彦堂先生手札中:「值公余返家,侍余作书,辄对甲骨文有极高之兴趣,询答不忘,且喜古文字学,稍有造诣」。从以上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董玉京对甲骨古文字的爱好,一边行医一边苦修甲骨学,并行之于书法,多次将书写的「甲骨文字」举办展览以及出版有关「甲骨文」的专著。他孜孜矻吃的从行医时间夹缝中,学习了几十年的甲骨学。因此才受到河南运台古物委员会于镇洲乡长的重视,商请为河南做点事,那就是民国三十八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自重庆空运来台三十八箱的古物,有一部份为初创

  • 文章董作宾先生对于甲骨文的贡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屈萬里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安阳殷墟 考古挖掘 历史考证

    甲骨文从淸光緖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发现以来,虽然不过七十五年,但它早已成了显学。由于这批原始的而且丰富的资料之发现,于是纠正了很多传述中殷代史事的错误,更大量地补充了书本记载的阙漏;它对于古文字学的裨益,更不待说。七十多年以来,从事甲骨学硏究工作,而具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已故的如孙贻让、罗振玉、王国维、吴其昌、唐兰等,固各有其独到的创获;而用力之勤,贡献之大则莫过于董彦堂(作宾)先生。彦堂先生是河南南阳人,生于淸光緖二十一年,也就是甲骨文发现的前四年

  • 文章書法

    来源期刊:《連聲》 第10期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张福滨 甲骨文 留念 书法名家

    名誉理事长张福滨乡长写得一手好字,尤其善书魏碑体及钟鼎文,对甲骨文亦有深入硏究,张老今己八七高龄,精神矍铄,尚能执笔挥毫,令人称赞不已,右联「车马不相识,矢石自无休」甲骨文对联一副,赠送本会作为旅台同乡春节团拜联欢大会摸彩之奖品,至为珍贵。罗常务理事泉开返乡探亲,罗诚纯(字新愚)乡长撰联赠送留念,罗乡长曾任大田县长,文学渊博,写诗作词,堪称名家。罗松青(名金应)乡长为我邑有名中医,行医几十年,救人无数,对书法颇有兴趣,特写「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

  • 文章先賢吳稚暉妙語記(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1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6-07-20
    关键字: 吴稚晖 甲骨文 中国文字 箭射矮倭

    ㈧矮子射箭吴稚老说:中国文字,自古从穴居时代结绳为记起,经无数年代之后进化到刻记形状于甲骨之上,是谓先始有文字之甲骨文;以后再经千年之进化,至宋代之宋体而大定。加上宋代造纸之后,又发明了木刻,是世界纸张与印刷之始祖,将中国文化加速推广。回顾世界各国之文字只用于记事传达,而中国文字,除记事传达之外,还包含了艺术,日本学习了若干,高丽少许。越南给法国人以法文拼音代替而消灭了中文;其他民族之文字无法比美。但在百美十全之中,我亦发现有少小错误,举例来说,矮子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