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阳明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内聖外王的王陽明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5期  作者:方鳳揚 出版时间:1968-12-31
    关键字: 王阳明的一生 文武双全 军事家 内圣外王

    明朝的天下,自英宗(正統)朱祁鎭以後,就急轉直下,內則宦官當權,政治黑暗;外則疆臣顢頇,乜先入寇,國勢到了非常危殆的程度。到了他的兒子憲宗(成化)朱見深時,朝廷中更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尙書」的說法,腐敗無比a但到了武宗(正德,憲宗之孫,孝宗之子,即「江山美人」電影中的「姓朱,名德正,家住北京城」的風流皇帝)朱厚照時,却出了f個空前偉大的人物,>他有如I顆光芒萬丈的彗星,照亮了整個寰宇,論事功,他無遜於諸葛亮和曾國藩;論道德學問,他更上追孔孟,與朱熹相比肩。...

  • 文章如何使自己進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98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孔子 学习理论 处世哲学 王阳明 胡适

    的准备而已。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空谈不如实干」,博学、审问、愼思、明辨的结果,假使不在实际行为上表现,可说枉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总理的「行易知难」,都在阐明「行」的重要。其实,假使抛弃了「行」,而茫然的去「学」,「问」,「思」,「辨」——去「穷理」,即使眞能穷获了理,也仅是玄学的,形而上学的假眞理而已。白白的浪费了精神与时间,丝毫无益于人类,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总理说:「能知必能行」;总裁更进而说:「不行不能知」:杜威也说:「思考不但用脑

  • 文章陽明先生的敎育思想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繁榮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王阳明 教育思想 学术文化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力行哲学

    一、前言王陽明先生是繼宋代理學家陸九淵之後,首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之學,爲明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但是根據他的生平事蹟及學術思想,最大的成就還在教育上。因此,王陽明先生可稱得上是中國近世的偉大教育家。他的思想不僅影響我國近代學術文化,並遠及日本,促進他們的革新、強盛,也開啓了先總統 蔣公首創「力行哲學」的宏規。所以本校校名與他同名,原意並非紀念他,但他不朽的事業、偉大人格和他實踐力行的精神,我們師生要效法學習,要能做到自動自發,立志篤行,最主要的...

  • 文章中山先生之心理建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知难行易学说 王阳明 知行合一 心理建设

    说明求知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二、行易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又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谓「为」就是行的意思。又说:「夫人岂有不胜为患哉,弗为也。」「行之而不著焉,习之而不察也;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可见孟子也认为行才是容易的。㈣知难行易学说与王阳明学说之异同王阳明根据陆象山「心即理」之观点,发明「知行合一」学说,为的是纠正知行的支离,以达到「坐言起行」「即知即行」的目的。其动机在「勉人为行」,未可厚非。不过王阳明所谓「知」是狭义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