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常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廿八宿以外的四位功臣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吳祥明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李通 窦融 卓茂 历史人物

    汉光武帝刘秀,为我国十大名君之一,其开朝功臣,除廿八宿(将)(文见P.11)外,尚有四位功臣,合称三十二功臣,兹再简介四功臣如下:大司空,固始侯李通,字次元,南阳宛城(即今河南南阳市)人。他是刘秀复兴汉室的首要发起人之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就是其父李守提出,由他宣扬的。他为刘秀称帝,汉室复兴,立下了首功。于建武十八年(公元四十二年)病逝,谥曰恭侯。横野大将军,山桑侯王常,字颜卿,河南舞阳人。是绿林军早期领袖之一,在起义军北进时,他晓以大义

  • 文章王常新著《文学评论发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周伯乃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文学评论 王常新 比较文学 教学

    一个界说,他说:「文学语言既不是报纸社论的语言,严谨的政治语言;又不是日生活的语言。它是对人类语言的加工,越过了准确、精炼,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王常新认为文学的语言,有它的形象性、音乐性,和独特性。在阐释「独特性」一节里,他特别举了鲁迅作品的鲜明风格。其实说「文如其人」,不如说「声如其人」。他说:「赵树理和周立波都是写农村题材的好手,但两人的语言各有鲜明的特点:赵树理是平实、明朗、隽永;周立波则是洗炼、清新、地方色彩浓厚。」最后,王常新先生并没有忘记他

  • 文章故鄉拾穗(八六)雜憶——灘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6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1-09-15
    关键字: 滩簧 锡文戏 百万叹穷》 越剧

    聊供酬劳之意而已。邀演之时间,均在农历之十月下旬以后,亦即是须在农闲期内,一座村庄,至多亦仅演出一两天而已,新年当然又当别论。其所以仅演一两天之原因,一是为避免劳民伤财,因演出时不但要筹集演出费用,尙须招待前来观赏之亲朋,如时日一久,农家之负荷相对增多,既属浪费,自有碍于节俭美德之维护。二为地方士绅,惟恐久演将影响地方上惇厚纯朴之民风。在抗战末期民国三十二年以后,城巿之滩簧班已改名为「锡文戏」,备有各角色之各种行头及一切道具,每班之人数多达二三十人,其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