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安石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述家鄉的「搶親」風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2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9-10-15
    关键字: 抢亲 农村 风俗 王安石

    是不言可喻的。如附近有未婚或待续絃的男子,自忖条件适合,包括年龄、长相、健康、家境等等,而且找机会有意无意的见过几次面,双方认为满意。便由男方主导,事先做好协调工作,获得各方面的同意后,便策划用「抢」的方式来达成婚配目的。过程也许会比抢未婚妻为简单,不致于发生打闹的场面。如果斯妇贤慧,会和婆家、娘家及自己的家,建立良好的三角亲属关系,保持经常往来。至此忽然想起一件相关的故事来了,那就是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于丧子之后,不愿使年轻的媳妇守寡,选择了一个适当的对象

  • 文章我國歷代取士求才之演變與教考用之配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人才 科举 考试 教育 史料 王安石

    准备科举,学校遂形成无足轻重矣。五代取士求才之法,虽沿袭唐制,但大都有名无实。宋代初期取士求才只重科举,而忽视学校敎育。至宋仁宗时范仲淹为相,反对当时不务耕而求获的办法,主张兴学校,使应科举者,先受学校敎育。王安石则更趋积极,主张修学校,变更贡举法,他提倡实行太学三舍法。至元丰年间,王安石之后继者,更进一步制定「太学学令」,规定三舍选察升补之法。对于太学生学术最优者,直接命官。次者或免省试,或免鄕试,以学校内考试全部或部分代替科举。至元祐旧党得势,一反新制

  • 文章畫我當畫似我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陳若淵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王安石 人物传记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一、在我国历史人物中,受人推崇尊敬最多,而又被人攻击诬蔑最甚的,莫过于鄕贤王安石荆公(注一)了。荆公受人推崇与尊敬,是合理而又可以想见的,因为:他集学问、道德、经济、文章于一身,实三不朽的完人。第一,学问—荆公幼聪颖,年十二始学,但寡交游,潜心学习,而又多问,过目不忘(注二),故能学问精深,著作等身。荆公的著作,据于大成考:「王安石著作,在宋时已多散佚。可得言者:有易解廿卷、王氏洪范传十卷、新经诗义卅卷、新经周礼义廿二卷、新经尙书义十三卷、左氏解十卷

  • 文章贴红双喜婚俗起源于王安石 转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期  作者:楚寒 沈國楨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王安石 婚礼习俗 红双喜 习俗起源

    中国人逢有结婚吉庆时,爱在门户、窗牖、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双喜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这一习俗与北宋名臣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相传王安石二十岁时从老家江西去京师汴梁赶考,途中为了方便,到汴梁城东舅父家中住宿。在城东门楼上,见到一副上联:「玉帝行兵,风枪鱼箭,雷旗闪鼓,天作证。」他摇头吟毕,不禁拍手称好。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笔试出众,主考官又传他面试,指著厅前的飞龙旗说:「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命他答对。王安石即拿

  • 文章古代好潔成癖与不潔成性的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5期  作者:安貧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倪云林 王安石 米元璋 萧警 洁癖

    朱元璋叫他作画,他竟然要朱元璋先洗过手才许展看他的画,朱元璋大怒,就将他绑在粪池旁三日三夜才放了他。古代不洁成性的人 宋朝丞相王安石从来不洗澡除此之外,如南朝时梁朝的太子萧警,也是爱洁成癖,在数十步外却会闻到他人的臭味,每幸御妇人之后,下衫裤都要弃掉宋朝时候的大书画家米元璋,也是好洁的人,甚至选择女婿,也要选择一个连名字也叫去尘的人。有爱洁成癖的男人,当然也有爱洁成癖的女人,女人而以洁癖著名的,则为宋代名相王安石的夫人,据说他的帐褥,凡是有给猫犬跳过或接近过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一)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8-12-20
    关键字: 教育 王安石 司马光 宋史 中国史

    王安石司马光九百年纪念会。他是被邀请来出席的。他只参加上午的开幕仪式,下午就要囘台南。该会详情,报上未有报导,一切我并不知。可是我今天要略为讲述有关王荆公司马温公两人新旧党争的经过。·关于宋代王安石、司马光新旧党争之经过诸位或许认为王马两人,只是中国历史上人物。诸位或不知,这两人乃是最近一百年来近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但最近一百年来的变化,不知有多少,太多太复杂。王安石司马光两人在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早已被遗忘,或许诸位已不知道了。最先康有为不主张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二)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1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1-20
    关键字: 孙中山 欧阳修 三民主义 史学 王安石

    我以前曾屢次吿訴諸位,我對中國近代人物最佩服孫中山先生。中山先生提倡的三民主義,最先第一項便是民族主義,他在三民主義的演講中,並不鄭重提到政黨。他說國民黨是個革命黨。這是甚麼意思呢?中山先生似乎說倘使經過軍政訓政憲政,革命完成了,便不需要黨。這樣解釋對不對?我是黨外人,要請黨內人批評。我認爲孫中山先生是這樣講的,所以在他三民主義的講演中,不鄭重提到一黨字。他的五權憲法,照西方的三權,再加上兩權,一個是考試權,不僅被選舉人要考試,連選舉人也需先經考試。選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