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物质精神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錢得失歎人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周若漁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金钱 得失 物质享受 精神享受

    一、物质的奴隶假如一个人活到了七十岁的话,除了廿年要花在睡觉上,和五六年要花在小孩的愚昧期中外,其余的四十五年统用在有意识,和有责任性的生活上去的。在这四十五年的生活中,我们会有两种的享受,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前者是外在有形而可触摸的;后者是内在无形而不可触摸的。所谓物质的享受,是指在我们饮食起居,和日常一切的生活上,带来了一种纯物质的快感。例如:茶香酒醇,饭滑鱼鲜,在口官上的确是美妙的。至于精神上的享受,是指在同样的日常生活上,所产生的一种灵性

  • 文章中外的孩子生活在兩個世界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余曉平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精神世界 物质世界 人格独立 大学生活 中外

    中国人或许永远理解不了,那些国外的富豪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家产都捐掉,为什么不给孩子多留一些,难道他们的孩子没意见吗?是不是他们和孩子的关系不好造成的呢?通过观察女儿的大学生活,越来越发现,中外的孩子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裏,我这里主要指的是精神世界,也包括物质世界。为什么观察大学生活呢?一般人上大学的时候都已经满了十八岁,也就是迈入成年人行列。这不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成年,而是中国的孩子难以想像的另外一个境界——成年人花别人的钱是一件耻辱的事情。那么父母是不是

  • 文章也九十了 話到夕陽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2期  作者:程子榮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生活情况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保健

    在科学日新月异医学一日千里。这一时代里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应该把这句话淘汰了!似乎是应该更改为「人生超百不稀奇」了?我是属鸡的中华民国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1921),大半辈子当兵(都是干些摇旗呐喊的工作),平生不学无术一无成就!现就写些目前生活情况吧。一、精神方面:我最主要的是心无旁务,脑袋空空,只要有饭吃冻不著,一切大千世界皆不相干!话虽如此,而人偏欺我怎办?家鄕有句俚语:(啥贵不吃啥,谁厉害不惹谁。)故而除病因病去医院外,就很少与外人接触,自认这是减少

  • 文章人類學家與他的博物館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人类文化研究 物质文化 社群文化 精神文化

    標本室之存在,已不只是客觀地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内容,更是在主觀上表達出人類學家對文化現象的基本看法及其研究旨趣。對人類學家而言,標本不是看的,而是想的……

  • 文章「台灣文化源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8期  作者:楊西夫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台湾文化 毛一波 民族文化丛书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以下依序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专章。有典有据,详哉言之。自然,他所根据的,多是成说,如原书第一章论文化内涵,就直接采用芮逸夫敎授的见解。论述自然环境,不免与林朝棨、马廷英两敎授的论文有关。论述史前文化,更牵渉到宋文薰、石璋如、凌纯声、张光直诸敎授的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硏究。至于移殖史方面的参考资料,渉及中日文献与人士尤多(如石原道博、方豪、曹永和、卫惠林、戴炎辉等氏的著作)。原书第二章论物质文化,内含飮食习性、衣服被饰、居处建筑、生产方式四节,所说

  • 文章淺議「書生無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曾特山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书生 知识分子 百无一用 鲁迅 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文学艺术,或搞新闻宣传,呕心沥血,备尝艰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精神财富,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他们在拉关系、找门路、玩弄权术上的确是「无用」。不像某些刁钻古怪之徒那样,「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变着法儿,抓权弄钱。他们想的是事业,干的是事业,对身外之物无所用心,只要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就满足了。因此,他们中多数人发不了财,比不得某些「大款」和贪官,坐着高级轿车,住着豪华别墅,可以一掷千金点一首歌,花几十万元请一桌客。他们也买不起几万元一件

  • 文章吳稚暉先生曾對我們説的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1期  作者:何其坦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吴稚晖 物质科学 精神文明 文化成就 道德观

    吴先生因为提供科学救国,曾一再的强调发展物质科学的重要。(这只是为了表达方便的说法,实则科学并不宜作精神物质之分)他甚至于曾说:「我是坚信精神离不了物质」(见「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以后却又倡言:「关于物质之进步,其原理,在以人的精神能力支配物质;不可使人的安危祸福受物质支配。」先生前面一段话的意思,是以深入浅出的具体说法,表明物质精神文明的不可分,拿来批评一部份人过份偏执精神传统,排斥自然科学的发展。他劝吿中国人:「大家应同心协力,本尊仰

  • 文章人類要共同創立「人與自然同步發展的生態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周坤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西方国家 文化发展 自然资源 美国学者 《长期繁荣》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新文明观

    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将形成大跨度的历史反差了;二是要认识到文化对人与科技间的矛盾有协调功能。种技说到底是人的科技,要以人性、人文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若做到将人文精神向科技渗透和融入,赋于科技以丰富的人文价值内涵,就能唤醒科技内在的人性感悟,那么,科技也能发挥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三是要认识到文化发展也赖于物质基础。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是不自由的,只有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人类才能整体地达到娱悦、审美和精神改善,才能普遍地提高道德水准、得到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美国学者丹尼尔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