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牡丹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菏澤縣的特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楚同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菏泽特产 牡丹 木瓜 罡榴 柿饼

    菏泽为曹州府首县,民国废府留县,是鲁西南的文化中心。敎育发达,人才辈出,县域广濶,农产富裕。其中四大特产—牡丹、木瓜、耿饼、罡榴,更是远近驰名。牡丹花田,在城北赵家楼一带,每年谷雨节前后,为花朶盛开之期,远近前往赏花的老幼士女,络绎不绝,极目远眺,硕大肥艶的各色壮丽花朶,不见边际,蔚成大观。绿牡丹、黑牡丹,在别处无不视为珍品,在此地则俯摭皆是,只要在调色板上所能调成的颜色,无不应有尽有。所谓绿牡丹,颜色几乎与叶子相同,并显示不出它的光彩;至于黑牡丹,是指

  • 文章東都洛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六大名都 洛阳 牡丹 先贤祠庙 寺庙

    九华、承光、昭阳诸宫。东晋时五胡乱华,兵燹之余,又成废墟,魏孝文帝统一北方,移都洛阳,加以重建。隋炀帝聚天下之富,经营东都洛阳,极尽豪华壮丽之能事,宫室之华,远胜历代。并扩洛城周七十余里,南临伊阙,北依邙山,将洛、濹、伊、涧四水完全包入城垣,驾天津桥于洛水上,户口二十余万,是洛阳的极盛时代。唐代以后,北方战乱频仍,此一千年古都,也日趋式微,城垣拆除,古蹟荡然,无复过去「八方风雨会中州」的盛况了。洛阳除以古都闻名外,最驰名的为名花牡丹牡丹为木本植物,盛开于

  • 文章徜徉山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洛阳市 壶口瀑布 黄河 牡丹花

    洛阳牡丹花会春暖洛阳涌客宾,牡丹花会闹芳辰。丰仪绝色千丛美,旷代仙娇万朵珍。魏紫嫣红高雅质,姚黄妩娆雍容身。奇葩绚丽无双艳,国色天香耀世人。黄河壶口之旅黄河亘古恶涝顚,滔浪横呑秦晋天。大禹劈开壶口堑,惊涛冲泻孟门咽。千秋浩气固疆土,万里洪流浥绿田。民族摇篮根据地,神州富强子孙绵。

  • 文章洛阳牡丹颂并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芍药 牡丹 药用价值 颂词

    芍(勺)药,其花茂盛,其色艳丽;名色繁多,色泽互异。其花既可欣赏,其根又可入药。主和五脏,调料良品。上古无牡丹之名,而有芍药之称。唐以后,始以芍药,称为牡丹。在(唐)开元之中,盛产于长安。自宋代起,以洛阳为第一;在山东,以曹州为显;在四川,以天彭为最。到处见国色,远近闻天香。他花皆用本名,惟独牡丹,而言其花;富有花王之誉,良有以也。李正封咏牡丹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白居易曰:「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范成大曰:「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

  • 文章洛陽故鄕潘寨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地理位置 风景名胜 洛阳牡丹 思乡

    桃园寨、白碛、高村、狮子桥、大屯、军屯、车圪垱,茹家湾等村,各村居民除种农作物及菜蔬外,有专辟牡丹园多处。各色品种之名贵牡丹,应有尽有。每届农历三、四月间,鲜艶含苞之牡丹盆景,纷纷上市,魏红桃黄、紫绿兼有,甚受各方人士之喜爱。所谓「洛阳牡丹甲天下」大多出产自此。宋代完成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氏,即住此附近。古诗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即描述该区之胜景。迄今虽多残破,惟信笔诌来,亦饶发思古之幽情。

  • 文章東籬居士吟草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鞠靜理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诗词 牡丹 惜春 西湖 阳春 人物感怀

    密密呢喃双燕语雕梁 唤起东风吹我屋东风荡漾蝴蝶惊 玉人梦破身转侧转侧依然恋锦衾 娇娇欲起柔无力树头啼鸟一声声 纱窗红上三竿日西湖即景山色河光好 此景凭谁造 嘉游贵及时丝柳沿隄绿 莫使春芳老 细桃隔岸香缘溪浮桂棹 欲去复相羊惜春旭日曈曈照镜台 落花满地点靑苔欲将心事都抛却 又见穿篱双燕来几日羣芳斗艳妆 忽看柳絮逐风扬从知世事如云幻 好景由来总不长咏牡丹占得花王姿态娇 生成富贵自逍遥沉香亭北人何往 无语低头意也消灿灿红英枝上霞 天香国色洵堪夸世人莫羨容光好 秋到

  • 文章新亞詩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耿新亞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诗歌 人物抒怀 牡丹 追思悼念 亲友情谊

    纪祭慈母仙逝十周年萱堂逝世十周年,往事千千梦眼前;懿德芳馨传世早,睦邻和气在人先。教儿教女皆成器,劳力劳心常不眠;诗作初名聊寄慰,相期冥府乐无埏。咏荷足陷污泥不染尘,花红叶绿笑迎人;风吹雨打婷婷立,蕖芰盈湖倍有神。咏牡丹牡丹自古帝王家,含笑洛阳掩百花;国色清香迷客醉,今逢盛世植民家。

  • 文章錢塘詩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钱塘江 南山 三绝 夜观灵峰 七律 牡丹 西湖

    冲雪访于忠肃故宅 何钟嘉门巷萧萧草木疏,遥凭石兽认前除。弥天飞雪怜淸白,洒落空庭吊故居。张苍水祠墓好山依旧见靑岑,国祚难移国士心。闻说墓祠风雨夕,掖天松柏有龙吟。谒岳庙黄龙未抵痛难任,血祭风波憾至今。古柏精忠人险佞[1],高堂瞻拜悚吾心!虎跑弘一法师纪念塔光风霁月淸凉地,说法人归石不顽。篱菊无言秋自荐,定中相对有南山。俞楼迹羨前游卜旧曾,翠围靑障足深灯。硏经人远湖楼在,花落春归总不仍[2]。苏小慕才亭松柏西冷惜誓盟,绿杨湖岸好偕行。长堤似带亭如结,想见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3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3-06-10
    关键字: 牡丹 芍药 凤仙花 传统文化 地区风俗 往事回忆

    三十七、牡丹、芍药、凤仙花扬州人爱花,有「十里栽花当种田」之喩,不论大家小户,或盆栽,或植庭院,或种花台,一年四季,姹紫嫣红,明媚艶丽,构成无限风光与高雅气质;而花之种类浩繁,兹笔者仅先就「牡丹花王、芍药花相」说起:㊀牡丹牡丹为落叶灌木,茎高二尺许,叶为复叶,分裂甚深。夏初开花,花大如碗,有双瓣单瓣之分,色有红、白、绿、紫等数种,每在花开时,花色艶美,淸香扑鼻,因而有「国色天香」、「花中王」之誉。牡丹在扬州生长最美好的要算西门街之北,北王巷内吉祥庵中

  • 文章七絕四首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姜應然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仇府牡丹园 阿里山游览 家乡情怀 两岸情深

    重访仇府牡丹园有感其一姚黄魏紫共仇红,满苑飘香露叶丛,无奈莳花人已远,旧园再访感无穷。其二海霞色紫压群芳,玉板仙姿耀但忆故人乘鹤去,追思掩面泪千行。游阿里山纪实其三面对青山傍水湾,悬崖绝壑附攀艰,迷濛烟雨多诗趣游客无人不展颜。其四小溪汎汎绕山坡,夕色山岚野趣多;嘉澍茶山秋后绿,农夫忙里著笠蓑。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