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炎黄子孙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解读“炎黄子孙”由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戴新安 湯玲知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 渊源由来 华夏版图 黄帝 炎帝

    当人们来到闽赣交界处的江西省黎川县,首先就会看到两座高达28米的炎、黄二帝全身巨型塑像,炎、黄巨塑下面是一个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宽阔广场,广场四周建起10座高达16米的盘龙巨柱。当人们仰视这二座高高的炎、黄雕塑,就会置身于历史悬念之中,心中会产生不少疑问?为什么黄帝战败蚩尤,连胜炎帝,炎帝只为臣,黄帝是帝,但华夏子孙为什么称「炎黄子孙」,炎帝反而名列在前?为什么还臣、帝并驾齐立?更为不解的是为臣的炎帝立在为大的东边,为帝的 黄帝反而立在为小的西边

  • 文章炎黄子孙的「印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 生理印记 铲形门齿 青斑 内眦褶 黄种人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硏究发现,在炎黄子孙身上有三项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生理印记。一是铲形门齿。上颌[1]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中国绝大多数人是这种门齿,而白种人有这种门齿的只占百分之八点四,黑人只占百分之十一点六。二是青斑。新生婴儿屁股的骶部或其他部位常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块。中国新生婴儿尤其是东北部的新生婴儿,几乎都有这种特征,一般一两岁时褪去。而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新生婴儿都没有这种特征。三是内眦褶[2]。在眼的内角处,由

  • 文章血濃於水的民族親情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陳玲美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人口普查 祖籍姓氏 台湾姓氏 炎黄子孙 血缘关系

    日本侵华战败,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初期,台籍人口为六百零五万九千多人,其祖籍多属闽粤两省,民国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励精图治,台湾人口目前己有两千三百多万人,这确实是中华炎黄子孙瓜瓞绵绵繁衍例证。根据民国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年)底,台湾总督府调查的统计,当时全省三百七十五万一千六百余汉人中,来自福建省者为三、一一六、四〇〇人,占百分之八三点一,来自广东省为五八六、三〇〇人,占百分之一五点六,其他省份为四八、九〇〇人,仅占百分之一点三,以上

  • 文章北港的牛墟與河南的牲口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7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1-07-30
    关键字: 牛墟 北港 牲口市 河南省 交易 民俗文化 炎黄子孙 一脉相承

    的今天,这一切都证明台湾与中原根枝相连,历史渊源深厚,亦乃人尽皆知的事。所以不管生于斯抑长于斯,更不问我们是谁先来,或是谁后到,无疑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凡我炎黄子孙皆应善体我中华民族的特质,确认自古迄今皆是一脉相承的,尤在西化风尙不断无情的冲击我民族意识和志节的当今,更应加强敦睦和自立自强奋斗不懈的坚毅精神;以促成顚覆不破的凝固体。本来强国富民,除了团结别无选择,也是全民早已共认的定律。

  • 文章筹建炎黄子孙宗亲历史博物馆的倡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張秀英·賀維周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宗亲歷史博物馆 筹建倡议 访祖寻根 中原文化 民俗民风

    炎黄子孙侨居海外的有三千多万人。「寻根热」的发展,海外侨胞怀着对故土的依恋,对祖先的崇敬,纷纷回国访祖寻根,希望了解自己族亲历史和宗亲渊源。笔者在这股热浪中耳濡目染,感受至深,因此,萌发了筹建「炎黄子孙宗亲历史博物馆」的动议,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支持。一、海内外炎黄子孙祖根在中原马来西亚华侨郑威廉先生偕夫人1989年历经艰辛回国寻根,带回了一部比号称中国第一家《孔府家谱》早近千年的《郑氏家谱》。郑先生是其家谱的第114代传人。这部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