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6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镰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張友誼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取火工具 火镰 火石

    现在七十多岁的老鄕,都见过从前鄕下人取的工具:「镰和石」。镰是一块厚铁片,长约十公分,宽约五公分,厚度若五十元的硬币。石是一块小石头,并非随便捡的石头,若杂质多,硬度不够,便敲不出来,最好是在河滩上捡取那种晶莹剔透的。另一配件叫「煤子」,是一根指头粗细的纸卷,这纸卷不能卷的太松或太紧,松紧适度,才易起。从前鄕人下人不管是吸菸、烧饭,都舍不得用洋柴),这镰、石,不必花钱买,不怕风雨潮溼,只要把镰在石上一擦,嗤的一声,磨出星来

  • 文章老式的防宣传——叫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莫少歐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防火宣传 叫火烛

    警政署自一月十九日开始,举办防宣传,因报警电话为一一九之故。现在的防宣传工作,利用电影院的广告字幕和电视机的萤光幕上播出,但在外县鄕鎭郊区,用一辆吉普车,挂上防漫画,车上播放录音带,劝告民众注意防。我的故鄕,江苏省松属浦东浦南的各鄕鎭,每年冬令,大约冬至开始到立春间,每天晚上黄昏开始到子夜,经常由几位淸洁工友轮流兼任,或提灯笼,上面贴上一个蓝色的字,颈上横挂一个竹筒,一面锣,(和国剧里的更夫一样)笃笃、镗镗、口中还叫着:寒天腊月,风干日燥,河

  • 文章浅谈灾爆炸预防管理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9期  作者:趙興中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火灾 预防管理 成因 灭火管理

    前言当我们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物质的享受愈来愈多样化,生活水准也跟着水涨船高,过去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人民居住环境比较宽敞空旷,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农村人口快速移向都市,使都市人口的剧烈攀升下,居住的环境也有了变革,过去平面的,慢慢变成立体式,面积也受到限制,显得狭窄而拥挤,这种居住型式的变化也会隐瞒一些风险的陷阱,加上生活品质的提升,各项周边使用的器具用品日渐步入科技化、电气化、自动化之际,相对地亦产生了不少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人们伤害最大的应属灾的发生

  • 文章「喊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5期  作者:一涵  出版时间:1976-01-20
    关键字: 故乡 喊火烛 防火 防盗 打更

    过去故鄕每年冬季,不论城区和鄕村,一到晚上,各地都有「喊烛」的人大声叫喊,提醒大家,「小心烛和谨防贼盗」,地方热心人士和保甲长等还自动去督察其事。「喊烛」的人,大都由打更的更夫兼做的。每年一到冬季,也有统年到头的,每晚九时左右,在大家就寝以前,他左手提着一盏用红色倒写一大字在壳子上的灯笼,腋下夹着一个毛竹筒,右手拿一短棍,柝柝的敲,敲了几下,就大声叫喊:「寒冬腊月,小心烛!灶门扫扫淸,水缸挑挑满!」还喊:「谨防贼盗!前门闩闩好!后门撑撑牢!」他

  • 文章「謝南方」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8期  作者:安陽山農  出版时间:1977-02-20
    关键字: “谢南方” 防火 祭火神 法师 时间

    故鄕对防工作,很为注重,尤其到了阴历十二月,在城区各救会,增加消防人员,每天日夜廿四小时轮班守望。在鄕区各地,都把消防用具装配完善,准备闻警随时出动外,还雇用更夫在每天晚上「喊烛」,叫大家提高警觉,小心防,同时还提醒大家谨防贼盗。此外,还要求神明保佑,举行「谢南方」。「谢南方」是否为我们故鄕特有的风俗,我不得而知;但我到了台湾二十多年来,没有见到过。「谢南方」是故鄕一种传统的迷信风俗,在老一辈人的目光中非常重视。南方属,「谢南方」就是祭

  • 文章福州菜的企鐤和砧板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作者:南湖漁父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厨师 炭火 砧板 油炸

    之准确,不差毫厘也。企鐤做菜的方法很多,玆略擧如次:烘 在炭上,慢慢地烤。煎 以少量的油,在锅内以微煎。焙 不用油,以微煎。烧 用比较炽热的烤,如烧猪、烧鸡。红烧 以酱油、糖、粉、椒、蒜等混合煮。白烧 不用酱油,讲究者加以蛋白。煨 调味后放在甑里蒸熟。炊 不调味而放在甑里蒸。煮 加水煮熟。卤 以酱油等以微慢煮,如卤鸭、卤肉。灶 干硬的东西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煮熟者曰灶。熻 加适量少许的水,放在锅内加盖,熟时已无水。炒 以烈并加搅拌,熟时无水。焖 炒

  • 文章东北的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33卷 第1、2、3、4期  作者:張恕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火炕 风俗 东北

    东北地区的冬天,冷冽异常,夜晚睡在冰凉的床上,越睡越冷,即使舖著厚褥,盖上厚被,仍会冻得发抖。针对那种环境,聪明的人们便发明一种暖床,那就是「炕」,简称叫「炕」。炕是用砖沿着卧室窗子砌成的大床,长度和卧室等长,至少也有四公尺以上,宽度约有一百七十多公分,高度比弹簧床略高。炕下面是一条前后循环的烟道,由卧室外间的大灶烧,让烟顺着炕面下的烟道,通到炕尾上方的烟囱排出室外。热烟经过烟道,把炕面燻热,人们睡在上面,便会温暖舒适了。炕的前沿,一条四五寸宽两三

  • 文章瑶乡有趣的「舞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文玉蘭  出版时间:2015-07-31
    关键字: 蓝田瑶乡 舞火狗 民俗

    作为一个旅游好去处,龙门可圈点的地方真不少,如果恰巧赶上农历八月十五,那你一定要去蓝田瑶乡,看看那里的「舞狗」,你一定会觉得它有趣极了。同时,也让你亲身体验一下瑶族那古老浓郁的民俗风情。蓝田瑶乡距龙门县有十六公里,据清咸丰元年(1851年)《龙门县志》记载,隋唐以后到明代,瑶族的祖先从粤北迁徙而来。「上建……多土著,俗虽朴野犹推淳……」书中提到的「上建」,就是蓝田的古称。自1987年国家设置瑶族至今有瑶族人口八千多人,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舞

  • 文章兩千年發生在棗陽的幾件大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旱灾 地震

    街不少住楼的人,也因受震动离开楼房达一小时许。当晚,枣阳市电视台播发的新闻称:「今天中午十一时五十分左右,河南省南阳一带发生了四·八级地震,波及到我市淸潭、平林、吴店、市区等地有震感,未受到损失。云云。」据〈枣阳志〉载:枣阳少有地震发生,民国时期以来,境内只有一九三二年、一九三六年和一九六〇年发生过轻微地震,无损失。据省〈地震危险区图〉表明,枣阳不在地震危险区范围,地震列度为五度。因此,这次地震,也属有惊无险!三、黄青骨灰「叶落归根」。枣阳高级官员之一,原

  • 文章離魂三小時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1期  作者:陳孝堤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健康 体检 火葬 急救

    化验解剖,如若有知,即是还魂了。所以我现下嘱子孙们,如阳寿终了,用葬最佳,一不占地,二不必做佛事功德,况港地坟地,乃寸金地,较之住人之住宅为贵。盖功德佛事,均为子孙辈恐先人在冥间有困难,求心所安,所以出此。但昔日唐朝贤相姚崇,也是达者,他遗令薄葬,且拒绝僧道作佛事等,所谓在天之灵在那里,祇不过子孙们努力从善,努力为人羣造福,不损害先人在世名誉而已。所以我极力提倡俭葬,通达同胞们,以为对否!(却酬)

共163条记录 1/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