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灌云县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灌雲百歲人瑞知多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百岁人瑞 名录 灌云县

    故鄕灌云县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出版之「鄕情」期刊第二十五期报导指出,海州鄕亲多有长寿之人,根据该刊统计,目前百岁以上人瑞,仅灌云一县即高达十人之众,显示生活水平提高及我海州鄕土的天然环境,相当适合居住,以及各种生物的滋长。下面是该刊公布的十位人瑞姓名:范姜氏(女,一百一十岁,陡沟鄕人)。蒋文丙(男,一百零三岁,杨集鎭人)。高万田(男,一百零二岁,鲁河鄕人)。吴徐氏(女,一百零一岁,四队鎭人)。吴潘氏(女,一百零一岁,四队鎭人)。王兰英(女,一百零一

  • 文章灌中同學87年度聚會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方璧成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灌云县 同学会 纪念大会 大会概况

    灌云县中在台北聚会,每年一次,二十余年来,在同学们热情欢聚心情气氛中,同集一堂,从未间断,远自高雄台中,冒着燠热,乘飞机、搭火车,不计辛劳,为的这片刻温馨,见面时家鄕话,全部出笼,不说家鄕话那够意思,尽情畅所欲言,岂不快哉!今年的聚会时,还讨论返回板浦,庆祝48届毕业校友离校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事宜,当时最起劲的韩敦善大学长,他展示商业长才,大吹法螺,鼓励同学们参加盛会,当时拉上李士农、袁锡汉、汪淮淸、方璧成、张雄飞、张善铭、江宽、陈佐庭等多位签名附和,并将

  • 文章灌雲是個了不起的地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杜從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灌云县 特产 风土习俗 地方风貌

    (一)灌雲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了不起之處;相反地由於水利不興,成大遍的農田,幾乎年年夏秋之間,不是水澇就是旱魃,或是蝗蝻成害。其次是人民貧困,盜匪猖獗,每當靑紗帳起(高梁、玉蜀黍接近成熟的季節),嘯聚數十百人,甚至數千人,佔據一方,旌旗招展,號角喧天,燒殺搶刼,爲所欲為,爲害之烈,較天災尤有過之。本刊特刊號曾載過胡建中先生敍述當年在江蘇省立第八師範敎書時,放假夥同一群浙江及蘇南一帶的老師返家,途經灌雲龍窩蕩地方遭土匪洗刼的故事,可見一斑。...

  • 文章灌云县中同学会杂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董福蔭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灌云县 同学联谊会 参会同乡 聚会感悟

    注:图为餐后在该餐厅合影留念时的情形。)一年一度的灌云县中同学会,今(九十一)年八月十八日,仍在台北市重庆南路的「鼎富楼」餐厅举行。远在高雄的丁乐钧、袁锡汉、徐光琳,当开会通知发出后,即再以电话与他们连络,得知已预购八月十七日中午自强号车票,下午先到张立业家,搓上几圈麻将。不巧立业在前两天因小恙住院,急得我要为他们另行安排去处。所幸立业为不让来客扫兴,特地提前出院,在家等候。十八日上午十时,当我到达餐厅时,已有葛邦桢、张汉生、潘敬皋先到了。方璧成出门

  • 文章漫談灌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李鐵肩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灌云县中学 学校历史 著名校长 旅台同学会

    提起灌中,在灌雲縣內,可是大大的有名;因爲它是唯一的「最高學府」。一十年代,灌雲縣內之中等學校,計有第八師範、鄕村師範、漁業師範、嚮水中學等,然不旋踵遷的遷、改隸的改隸、停辦的停辦,最後祇剩灌中一所。每逢考季,千名左右的考生及眾多的陪考者,一下湧進了板浦。熱鬧滾滾。我是民國二十七年考上灌中一年級第三十一名新生的,因我不是畢業的前十名,跌破大家的眼鏡。榜首是洪光新。灌中於民國十二年在板浦國清禪寺(大寺)設立,首任校長爲汪寶咸,十二年及二十年曾設師範科兩期,...

  • 文章灌雲建縣的前前後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鄒平彥 陳龍山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江苏灌云县 地理位置 建县历史 分治纠纷 辖地变化

    灌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临黄海,西接沭阳、东海两县,南与灌南县交界,北与连云港市区毗邻,境内「得交通之便利捷,占河山之秀丽,据渔盐之地利,享物产之丰盈」。她历史悠久,早在六千五百年前,今县城大伊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其隶属变更频繁,东魏至淸,主要归海州管辖,一九一二年海、灌分治,灌云县正式建立,二〇〇二年是其九十华诞,县政府为此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追溯灌云建县前后历史,其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本地学人对此多有探究,但由于资料的匮乏

  • 文章江蘇各縣巿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4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灌云县 行政区划沿革 地理状况 经济文化条件

    灌云县沿革 本海州之东境,民国元年分置灌云县,以南有灌河,北有云台山而名。县治设于板浦鎭。民初隶徐海道,抗战后属第八行政区。疆域 东与北俱滨黄海,南界涟水县,西界东海县。面积六百八十万四千亩,计二千七百八十一方公里,分为七区。人口 六十万九千一百零六人。(内政部三十五年统计公布)山川 大伊山,小伊山皆在治南,东陬山,西陬山皆在治东。伊卢山亦作伊莱山,与卢石山、句卢山,称三卢,韩信为楚王,鎭于三卢,即此。云台山在东北,古名郁林山,又名郁山,又名苍梧山,亦

  • 文章春酒話當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李士椿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灌云县 喝春酒 新春联谊餐会 李庄小学

    我家祖籍苏州,后迁居苏北海州。民国初年海州改制,划为东海与灌云两县,我家则隶属灌云县管辖。该地原为海埔新生地,芦苇丛生,沼泽绵延,极具农耕开发价値。嗣经先人筝路蓝缕,惨澹经营,先后开发出颇具规模之前后两座李庄。由于地属北方,人民以农为业,社会民风十分淳朴。当地人沿袭先人的习俗,每到农历新年期间(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亲朋好友交相拜年,互道「恭喜」之声,此起彼落,好不热络。在此同时,家家户户更为宴请宾客操忙,尤其是亲友中的新婚佳婿,更是宴会上争相

  • 文章灌中同學餐會紀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董福蔭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同乡动态 灌云县 同学联谊会 聚会纪实

    注:上图:席开两桌,餐前旧话。下图:餐后合影留念)灌云县中同学会,每年八月中旬都要举办一次联谊餐会。台湾的八月天,气温还是很高,对于上了年纪的学长们而言,自然稍嫌热了一点,所以在去年餐会时,就特别提出一项「今后餐会延后举行」的动议。因而今年订在九月十九日中午举行,地点仍为台北市重庆南路的「鼎富楼」餐厅。今年同学会,非常荣幸的请到海州同鄕会新任理事长李平荫先生莅临指导,李先生是留美博士,在敎育界服务已有四十多年,先后担任国、高中校长亦长达三十四年之久

  • 文章民間造船業趣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達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江苏灌云县 民间造船业 拜师学艺 生活规矩 修造船舶

    灌云县海连原,境内河流纵横,自古盛产鱼盐。盐运都以木船经海运和内河运输为主,因而,船舶的修造业也就历世不衰。数千年来,船舶的修造都由民间流动的水木工匠所担负。工匠们有其自发的组织和艺规制度。工头俗称为大师傅,是工匠中辈份长,技术高的人,工头统带一批小工头,小工头带领一批工匠,由工头统一领导,他们大部分都是师徒关系。学艺要通过祖传或师传两种途径:将手艺直接传给后代的谓之祖传;将手艺传给徒弟的谓之师传。拜师学艺,先经人介绍,说妥后,徒弟家备办酒席,请师傅及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